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晋黄带子
    九阿哥在苏努旁边坐了。

    终于轮到福松议功了,再不议他都怕皇父忘了。

    从去年中秋开始算,这都一年多了;从十七阿哥成功种痘算,也过了半年。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福松曾祖爱度礼,虽折于多尔衮专权,可确实是悖逆之处,当时太宗驾崩,两黄旗扶世祖登基,两位辅政王命宗室与勋贵宣誓,爱度礼言‘主上幼冲,我意不悦,今虽接力从事,其谁知之?两王擅政之处,亦不合我意,每年宣誓,我心实难相从,天地神明,其鉴察之’…”

    旁人宣誓是忠诚,他在这里提醒天地神明,他自己不乐意忠诚。

    这样狂悖,要是不重罚,旁人效仿,宗室就要乱了。

    这也是为什么世祖亲政后,给许多在多尔衮辅政时倾轧的宗室平反,却没有给爱度礼这一支平反的缘故。

    关乎到自己福晋外家,九阿哥当然也查过这段。

    只能说那个时候宗室子弟都比较狂妄,谁会想到真的会因怨愤之词就落到自己横死,妻子与长子都跟着问罪呢?

    当时八旗秩序还有些混乱。

    有些宗室希望恢复到八王议政,从宗室王公中推选新汗王,两黄旗则只拥护帝系,只肯在皇子中选新汗王。

    最后陈兵宫殿,最有资格争夺新汗王的多尔衮与豪格都退了一步,选了年幼的世祖皇帝登基。

    爱都礼不喜叔叔济尔哈朗权势大,反对幼帝登基,可实际上世祖皇帝驾崩后,朝廷依旧是面临幼主登基的局面。

    九阿哥虽是偏着福松的,可是也晓得好赖,道:“虽说怨愤大半是冲着郑献亲王去的,可是也不该在宣誓的时候说这些…罪有应得…”

    当时皇家确实乱,不仅从父系这里论,都是叔侄兄弟之类的,从母系那边论,冲锋陷阵的这些也基本上是乌拉国主的外甥或外孙。

    都不是外人。

    许是只以为是亲戚格叽了,言行才少了顾忌,可是涉及到权力,斗出真火来,就是你死我亡。

    没有胜利者,胜利属于科尔沁。

    乌拉国主有关系的这些外甥、外孙们多是横死,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小一辈的爱度礼、硕托、豪格等…

    康熙看着九阿哥,满意几分,虽是提挈妻弟,可是也晓得是非黑白。

    “有过则罚,有功当赏…”

    康熙转过头,对苏努道:“为了别血脉,省得乱了秩序,这些年除宗籍的黄带子准列觉罗红册,授红带;已除宗籍的觉罗单列紫册,授紫带…爱度礼曾孙福松于国有功,准晋黄带子,列宗室黄册。”

    苏努起身道:“皇上隆恩,奴才领旨。”

    九阿哥跟着起了,没有说什么,只心里算了下,合算不合算。

    好像还是挺合算的。

    归到宗室里,即便是无爵的闲散宗室,儿女教养聘娶都由宗人府负责了。

    出去一亮身份也不一样,比红带子尊贵多了。

    关键是还没有让福松的后爹继母弟弟占便宜,正好正好。

    他一脸占了便宜的模样,康熙都看在眼中。

    等到苏努退了下去,康熙就对九阿哥道:“这么高兴?”

    九阿哥点头道:“汗阿玛圣明,恩典给得太好了,要是因福松的缘故,让他阿玛跟继母他们沾光了,那也让人难受,做阿玛的没有个做阿玛的样子,嫡长子不闻不问、不养不教,那继母也是心黑的,将嫡长子挤出去了,也不消停,前几年上蹿下跳的,差点将福松送出去做赘婿,心坏了…”

    康熙去年就查过福松,也晓得福松的境遇。

    要是没有觉罗氏这个姑姑接过去抚育,要么立不住,要么在继母的磋磨下,也只会养废了。

    康熙嘴上说着大度,实际上也是恩怨分明之人。

    选择给了这样的恩典,也是不待见福松阿玛继母的意思。

    否则福松阿玛就两个儿子,给这一支恩典,宗室人口也多不了几个,又能如何呢?

    不过康熙这样处理是这样处理,听了九阿哥的话,还是难免多疑,道:“福松对他阿玛、继母有怨?”

    九阿哥立时摇头道:“没怨啊,好着呢…”

    说到这里,他反应过来弄混了,道:“福松订婚之前就改口了,如今都统府那边是阿玛、额涅…”

    康熙道:“那他本家那边呢?怎么称呼?”

    养恩是恩,生恩自然也是恩。

    康熙不喜长辈不慈,更不喜小辈不孝。

    九阿哥老实回道:“那儿子哪里晓得?或者也是阿玛额涅,或是‘老爷’、‘太太’?福松是儿子岳母教养大的,儿子岳母最是重规矩,指定错不了规矩就是…”

    康熙没有再说什么,只皱眉道:“泥灰之事,交给了十三阿哥,带了内务府下几个窑口的匠人,试出来两种更坚硬的配方,只是需要铁粉。”

    可是哪有那么多铁粉呢?

    没有那么多铁粉,就限制了产量。

    九阿哥想起了自己福晋之前提过的话,钢筋铁骨也可以换成竹筋竹骨,就是效果减半。

    他就斟酌着说道:“若是没有铁粉,等到修筑堤坝的时候,里面用铜柱子铁柱子呢?”

    康熙摇头道:“朝廷一直铜荒,没有富裕的铜;至于铁柱,会锈了朽掉。”

    九阿哥道:“那再试试竹子呢?那个便宜啊,就算从南方水运过来,价格也不抵之前所用巨木的十分之一…放在泥灰中为骨,会不会也能结实些?”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你早就想过这些了?”

    九阿哥摇头又点头道:“想过,不过不是因泥灰想的,是听说巨木折银贵的时候想的,这京城真假观音竹的缘故,外地也往京城运了不少耐寒的竹子,儿子那南城荷花池边上,还移栽了两车,听说在南方有的竹子长得很快,发了竹笋一昼夜就长半丈,三两年功夫就是碗口粗的竹子,要是其他木材,总要十来年才能这样粗细。”

    康熙看着九阿哥,多了探究,就道:“牛痘也好,玉米土豆也好,还有眼下的泥灰,都是你提出来的,要是你耐心地善始善终,功劳不说翻倍,也差不多,你到底怎么想的,只是偷懒么?”

    九阿哥听了,露出苦恼来,道:“儿子动脑子就好了,还需要事必躬亲么?儿子也不是偷懒,就是有自知之明,就儿子这身体,冬天不折腾都要感冒个三五回,寒冬腊月去南苑跟着试牛痘,儿子就要请长假了;还有试种新粮种那个,要是儿子把在手中,也不会去田间地头巡看,只能打发人去盯着,到时候好了赖了的也说不好;泥灰这个也是,也就是十三阿哥了,既勤勉也晓得轻重,废寝忘食的,换了儿子,只会告诉匠人们,继续试,明年后年出来成果都成…”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舒舒的说辞。

    有的时候,不是懒,是身上不舒服了。

    他就道:“儿子也不是成心偷懒,就是有时候不爱动弹,也不爱费脑子,总觉得身上乏…”

    当然了,这个乏也是有前因的。

    多少在学习太用功之后。

    哈哈!

    康熙却是听了进去,仔细打量他两眼,蹙眉道:“这是气血不足之兆,还需要进补,回头叫太医开个养生方子,好好调理身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0768/499312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0768/499312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