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六百三十二 我只管我活着的时候
    “你们接下来做什么?”田单问道,战场上韩军正在打扫战场,张若战死之后,秦军便投降了。

    “大王没有命令。”暴鸢摇了摇头,他之前的任务是击败秦军,夺回荥阳。后来被张若一路打到华阳,任务就变成了镇守华阳,抵御秦军南下。

    “既然如此,那就和我一起北上吧。”田单说道,按照三国盟约,他有权节制韩国所有兵马,除非韩王下令,否则暴鸢也要听从他的安排。

    不过暴鸢在韩军中威望极高,如果不听命令,田单也没有办法。所以还是要征求一下对方意见。

    “我们要断秦军的后路吗?”暴鸢跃跃欲试,很是兴奋。

    作为将军,哪有不想打胜仗的,以前那是没有这个条件,现在虽然自己不是主将,但能跟着混也是极好的。

    跟田单做队友还是很让人很放心的。

    赵军和田单的行为充分表明了赵国这次绝对不只是为了击退秦军,而是为了重创秦军。这对于每天都在面临秦国威胁的韩国来说,绝对是一大诱惑。

    如果能够重创秦国,韩国未来一二十年都不用面对秦国的威胁。

    “望诸君已经在河水以南击败王龁,我们北上配合望诸君,挡住秦军的援军。”田单说道。

    秦军两路战败,粮道被断,秦王如果不想二十万大军全部战死在魏国,派兵支援是必然的。

    “好,我先将战报送给大王,然后和将军北上。”暴鸢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飞骑是和我们一起,还是先回去?”田单看向颜聚。

    “我们明天就回去。”颜聚说道,赵飞骑速度快,散个步就从华阳返回扈城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田单才向乐毅借的赵飞骑,换别的军团,等跑到这里,仗都打完了。

    “辛苦了。”田单点了点头。

    ……

    大军出征之后,邯郸就忙了起来,兵甲,粮草,战马,路上的运输,打赢了如何奖赏,打输了如何抚恤,这都是朝廷要考虑的事情。

    赵国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无底洞,每一项都要精打细算。

    而且这是赵国改革变法之后第一场大战,一旦有失,赵国的新政将会受到严重打击,为此,赵国派出了乐毅、田单、魏无忌三张王牌,同时还有赵飞骑。

    这一战,绝不能输。

    “只要前线能打赢,后方粮草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蔺相如计算之后,自信的说道。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国内的发展没有受到影响吧。”赵括一边查看各地的报表,一边询问道。

    “除了抽调数万奴隶,导致铁矿开采以及道路铺设的速度有些慢之外,没有其他影响。不过今年报名征兵的人数有些多,要不要多招一些?”蔺相如说道。

    前线打仗,赵国后方也要开始征兵了。

    这几年下来,军功制已经逐渐扩散到了下面,人人都知道当兵的好处,但赵军一直没有扩招,百姓就算想报名也没有机会,如今赵国开放报名,各个郡县壮丁几乎争着报名。

    赵国每个地方都有士兵,待遇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家里只要有一个当兵,一家就不会饿死,如果能够勤劳一点,所有人都能活的很好,如果在军队里立功,那就更不用说了,连县令见了都会和颜悦色的打招呼。

    毕竟县令的爵位可不一定比士兵高。

    特别是赵国不少像代郡这些地方,不喜欢农桑,喜欢舞枪弄棒,走南闯北,听到赵国开放征兵,都激动地跑去报名。

    “多招了养不起啊。”赵括放下笔,叹了一口气。

    他难道不想多招吗,但赵国的生产力是有极限的啊。

    赵国这次征兵的名额只有两万,说白了,就是为接下来战死的将士准备的预备役,而不是扩招。

    赵军的名额就那么多,短时间不会扩招。

    赵军待遇好,天天训练,耗费也大,两万大军的花销放以前能养十万,多了真养不起。

    赵国也是知道这场战争短时间内不会结束,这才征兵,因为若是短时间内结束,赵国会发动新的战争。

    “大王不是可以印钱吗?怎么会养不起?”蔺相如奇怪的说道。

    在他看来,有钱就是万能的,有钱想养多少兵养多少兵,换做别人能印钱,早就拉起来百万大军了,哪像自家君主一样抠抠搜搜的。

    他就想不明白,赵国明明有那么多钱,为什么就是不肯扩军呢。

    “……”赵括有些无语,他确实能印钱,但不是像蔺相如想的那样。

    他发行纸币,最初是为了方便,赵国没有那么多现钱交易,但想要发展,只能用纸币作为凭证。

    并且纸张本身具有价值,就像丝绸,铜铁一样,这才得以被一部分人承认。后来大家发现,纸币也能买东西,并且更方便,这才逐渐流通,向货币转型。

    再后来,纸张价格不断降低,但纸币仍然能按照原来的价格购买物品,人们也习惯了这件事,因为纸币更加方便,特别是对于商人来说,没有人想拉几十车铜板去交易。

    于是,纸币逐渐从纸张本身的价值上剥离开来,成为真正的货币。

    担保人也变成了赵国,

    赵国在用自己的信誉来保证纸币的信誉。

    这件事赵括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前纸币在赵国内部流动的时候,每一钱赵括都要计算清楚了再发行,生怕影响赵国经济,后来各国都认可纸币,他才逐渐大胆起来,每天高高兴兴地收割各国财富。

    特别是秦国开放商业,着实让赵国挣了不少钱。

    不过赵括没有废除铜币,而是在继续铸造铜币,同时储存黄金和白银,若是未来纸币暴雷,赵国还能有替代品,就像大明宝钞暴雷一样,不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直接崩塌。

    当然,只要赵括活着,纸币是不可能暴雷的。

    同样,等到赵括去世之后,纸币的暴雷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因为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当国君或朝廷发现什么盐铁专营,什么丝绸之路,都是垃圾,哪有印钱抢的快。只需要不断印钱就可以收割其他人的财富,最后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一开始只超印一点,发现没有什么事,那就再超印一点,有点事,不过问题不大,那就再超印……最后纸币变成一张废纸。

    汉武帝为了敛财,疯狂铸造劣质铜币,来换取其他郡国的好铜币,结果其他郡国的节操比汉武帝还低,铸造的铜币比汉武帝铸造的还差,最后垃圾钱没人用,汉武帝只能重新铸造五铢钱。

    成本较高的铜币尚且如此,更何况几乎没有成本的纸币。

    即便是本身就具有价值的黄金,白银多了,也会贬值,后来的日不落帝国,将世界各地的财富疯狂掠夺到本土,最后导致本土物品价格疯长,黄金白银不断贬值,国家只能宣布破产,但即便如此,也解决不了货币贬值的问题。

    纸币要是贬值,比黄金白银更惨,只会像交子和大明宝钞一样,擦腚都嫌硬。

    赵括也曾想要建立贵重金属本位体系,但中原缺黄金、缺白银、缺铜,连铁都缺,实在没有这个条件,别看船队从瀛洲挖了不少矿,那点金银放整个中原根本不够看。

    与其如此,还不如使用纸币,至少目前来说是最合适的,可以解决一直以来的钱荒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赵括可以保证活着的时候不会暴雷,同时培养好一个继承人,保证之后几十年,至于再以后,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能什么事都靠祖宗。

    从时间上说,这玩意暴雷是必然的,谁也阻止不了。

    不要说古代,就是后世各国朝廷也在通过不断印钱来收割百姓财富,将债务和矛盾转移到百姓身上。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么做会破坏国家信用体系吗?

    知道。他们比谁都清楚。

    但是没有办法,这个口子一旦张开,没有人能够堵上。

    大家都在赌不会在自己手中暴雷。

    只要不在自己手里诈,管那么多干嘛!

    “印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数量少还行,如果数量多,代价恐怕承受不起。”赵括换了一种说法,没有和蔺相如具体解释货币和经济,蔺相如在这方便天赋一般。

    赵括想找一个年轻的,有天赋的,能够将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传承下去,并在自己以后掌管赵国的经济,不过还没有找到。

    不管是赵政,还是赵破奴,对这方面都不怎么感兴趣。

    “要付出代价那还是算了。”蔺相如连忙摇头,接着好奇的问道,“要付出什么代价?会折寿吗?”

    “那倒不会,寡人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其他人……我赵国百姓,以及其他各国的百姓会付出代价。”赵括平静的说道。

    蔺相如浑身一震,眼中充满了惊骇,连墨水滴到纸上都没有察觉,钱是你的,后果却让别人来承担,白起都没有这么狠吧。

    “反正寡人虽然能印钱,但数量是有限的,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的。”赵括笑着说道,他必须说清楚,否则蔺相如虞信等人三天两头在他旁边念叨钱不够用。

    “臣明白了,臣以后不会再说印钱的事情了。”蔺相如默默地将自己之前准备上奏的普及学校的奏疏给收了起来。

    赵国前线还在打仗,国内又要征兵,没有那么多钱,普及学校的事情还要押后。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6923/5489367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6923/5489367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