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七百六十五章 北巡途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国彻底沉寂了下来,走上了休养生息的道路。

    不过学院中的祭酒博士们,却疯狂的忙碌起来,即便是那些不问功名利禄,无视王权富贵的名士们,听说朝廷要主持编纂《字典》之后,也纷纷报名。

    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争吵。

    比如选择哪个版本的篆体,若是选择最近几年才出来的印刷版,有违传统,而且不为大部分学者接受,若是选择传统,过多的圆弧笔画很难印刷,还容易出错。

    若是无法印刷,即便《字典》编订好,也只能作为王室典藏版,置之于高阁之中,无法惠及所有士子。

    这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

    还有同样的一种字有几种写法,采取哪一种作为官方正版。

    以及有些最近几年才被创造出来的字,还没有普及,是否要收录。

    对此,荀子全部没有管。

    他只是将消息放出去,让大家开始扯皮。

    有些事情不扯几个月的皮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只有扯够皮了,才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

    齐王听说赵括从魏国回来了,连忙从临淄赶到邯郸,还给长乐公主带了礼物。

    上次他在赵国玩的很开心,回国之后,一直惦记着再到赵国找赵括玩。

    当然,这只是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齐国商队跟着赵国在西域赚了很多钱,他听说赵国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所以也想要来凑凑热闹。

    以前齐王在齐国没有什么地位,不仅太后能管着他,连那些大臣也常常站出来反对他。但自从李斯来到齐国,加上他派出去的商队赚到钱之后,齐王的腰板逐渐挺直了起来。

    过去太后和大臣不让做的事情,他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干了,理由很简单,老子花的是自己钱,又没有花国库,百姓遇到旱灾,我还拿钱出来救济了呢。

    齐王深切意识到一件事,男人不能没有钱,即便是国君也一样,没有钱说话就不硬气,没有钱就要看那些大臣的脸色。

    所以听到赵国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后,齐王就屁颠屁颠的来到了赵国。

    “带着齐国一起也不是不行,不过寡人有两个条件。”赵括说道。

    “赵王请说。”齐王一边吃着瓜果一边说道,虽然同为君主,但是赵国王宫中的美食,是他在齐国吃不到的。

    平心而论,在享受这块,自己和赵王相比还是差远了。

    “第一个,齐国商队在外面要用我赵国的名义与其他国家或商人交易。”赵括说道。

    “这个没有问题。”齐王毫不犹豫的说道。

    “第二个,我赵国和齐国之间取消关税,允许商人和百姓互相往来。”赵括说道。

    以前齐国商业发达,商旅云集,自从赵国组建商会,将所有商人联合之后,齐国商人就被赵国挤压的逐渐不行了。

    齐国的关税主要收的就是赵国商会的钱。

    “妹夫,不是寡人不答应。取消关税没啥。但是允许百姓互相来往,我齐国的百姓恐怕都会跑到你们赵国。”齐王放下从哈密传入赵国的瓜。

    他就算再昏庸,也知道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年齐国封锁边境,严查百姓进出,还是不断有齐人流亡到赵国,若是允许百姓往来,奔逃的岂不是更多!

    “齐王可知我赵国百姓为何富庶?”赵括问道。

    “不知。”齐王摇了摇头。

    “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两个,我赵国百姓有地种,只要不是躺在家里不动的懒汉就不会饿死。第二个,我赵国官府为百姓提供了各种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赚到钱,就像官员的俸禄一样。只要齐国和我赵国一样,百姓自然不会从齐国千里迢迢逃到我赵国来。毕竟如果有选择,谁会愿意离开从小长大的家乡呢?”赵括说道。

    齐王眼睛一亮,随后逐渐暗淡,摇了摇头说道:“寡人可没有赵王这般能力,我齐国朝臣也远不如赵括大臣。”

    齐王特别羡慕赵括,几个月不在国内,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大臣会将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很好。

    “寡人可以帮你啊。”赵括说道。

    “赵王说的是真的?”齐王激动的看着赵括。

    “你我是兄弟,做兄弟的难道会骗你吗?”赵括走到齐王身边坐下,“不过寡人若是参与齐国的发展规划,难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还需要齐王配合。”

    “那是,寡人一定配合赵王。”齐王连忙说道。

    双方都很满意。

    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不用赵括去管了,安排专门的人员去齐国考察,规划产业,选址扩建港口就行了。

    同时还有淮泗地区的官道建设,以及淮河海港的建设。

    过完年之后,赵括开始北巡。

    这次北巡主要目的是燕地。

    赵括并没有选择微服私访,而是表明身份,亮明旗号,并有披坚执锐的禁卫军在前头开路,贲和盖聂两名超凡境武将一左一右护卫。

    赵国本不想这般铺张浪费,但最后在文武大臣的劝谏下,还是答应了。

    燕地和赵国故地不同,冀州、太原等地自古就属于赵国,百姓对赵国早已有了归属感,微服私访也没有什么。

    但燕地刚刚归属赵国不久,即便过去燕国的名声不好,大家也早已习惯了燕国的统治。赵国需要通过宣扬国威的方式,明确告诉燕地的百姓,燕国没了,如今这片土地是赵国在统治,国君是赵王。

    而不应该偷偷摸摸的前往。

    北巡途中,百姓沿路拜见,赵括不时会让车队停下来,与当地的百姓交谈,询问他们是否能吃饱,做工的工钱是否按时发放,农桑之事如何,官吏可有欺压百姓。

    百姓颤抖着,看着赵括,激动地回答赵括的问题。

    整个北方的官吏听说赵括又开始巡视,心中暗骂一声,迅速投入到治理中来,即便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吏,也纷纷前往农田桑地,呼吸乡野之间的新鲜空气。

    并热情地询问父老乡亲农桑上面的事情,有没有遇到困难需要官府解决,便是被一些愣头青顶撞,官吏也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表示下次一定改进。

    官吏的改变,让百姓们有些错愕,直到听说国君北巡的消息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赵括很少去听官员的禀报,有的时候连府衙都不去,而是直接到大街小巷,或者乡下之中去询问当地的百姓。

    一个官员做的怎么样,当地的百姓最有发言权。

    除了乡下之外,赵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地学院,和当地的学子们交谈。

    这些人是赵国的未来,没有经历过社会和官场上险恶,有什么说什么,从他们口中,赵括能够听到真正的实话。

    而且赵括非常喜欢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待在一起,赵括总有一种自己依然很年轻的感觉。

    “这个县叫什么名字?”赵括看着眼前面有菜色的母子,顿时眉头一皱。

    他又推开侍卫,走到人群中间,面色瞬间阴沉下来。

    只见人群中不少人都明显的消瘦和营养不良。

    自从他成为赵王以来,从来没有因为战争、修路、建造宫殿城池而多收赋税,赵国地广人稀,每家每户都有土地,吃饱饭是不成问题的,不应该出现大规模面有菜色的情况。

    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站出来弹劾当地的官员。

    燕赵之地多义士,按理说,被官府欺压这么久,早就站出来反抗了,不应该见到国君都不弹劾,反而称赞当地的官员啊。

    “禀大王,这个县名叫苦陉县。”郭开说道。

    “苦陉,苦陉,当地百姓确实很苦啊。”赵括回头看向跟在身后的一众官吏,“县令,县丞,县尉站出来。”

    “微臣拜见大王。”三名官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跪在地上,低着头,身体有些颤抖。

    “全部关押起来审查。”赵括挥手说道。

    “大王,微臣无罪,您不能把臣关起来。”苦陉县令急声说道。

    “是啊,大王,许县令这些年兢兢业业,在百姓中口碑非常好,您不能无缘无故把他抓起来啊。”恒山郡郡守常开俯身说道。

    所有人都看向赵括。

    “你现在若是招出来,寡人可以做主,祸不及家人。”赵括对苦陉县令说道。

    “臣……臣不明白大王说的什么意思。”苦陉县令摇了摇头。

    “你是叫霍与对吧,寡人没记错的话,你是四年前从邯郸学院毕业的学子,上任的时候,还是寡人亲自将你们送出城的。”赵括看向旁边的年轻县丞。

    “大王还记得我?”霍与震惊的看着赵括。

    “还记得你们上任的时候,寡人对你们说的话吗?”赵括说道。

    “大王……大王说不求我们上报国家,下安百姓,只求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霍与低着头说道,“臣对不起大王,臣辜负了大王的信任,只有来世再报答大王了。”

    说完,霍与爬起来朝着禁卫军冲去,禁卫军下意识举枪刺向霍与。

    噗!

    鲜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6923/6460315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6923/6460315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