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布衣枭雄 > 第九百六十章 杀手
    为了确保燕州的计划成功,苏祁安不惜将随行的东山军给调离,在双方离开京都时,东山军改变路线,一路往东,直奔赵、东二州边境,

    在抵达二州边境,便静默下来,一直等到苏祁安离开宁州,北上进入踏宁城后,方才开始活动踪迹。

    给索尔木派人去往赵州做掩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库克图和苏泰,相信苏祁安要在赵州有大动作。

    会及时调动人马,前去赵州,与东山军激战,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赵州,这时,苏祁安便能继续向北,深入苏泰的后方。

    等进入燕州,等到合适计划,燕州爆发一些动荡,一定会给苏泰一个很大的惊喜。

    为了这个计划,苏祁安颇为低调,除了苏勇、童战二人知晓,其余手下一点风声都不知晓。

    哪怕随行的三万东山军,得到命令去往赵州,他们也认为,苏祁安下一步计划就是,要攻打赵州。

    就算没能拿下,也不能让苏泰的赵州如此舒服。

    不仅东山军是这么想的,就连直属队员也是如此,苏祁安要的就是一个效果。

    想要敌人相信,就必须让自己人相信,现在看来,苏祁安的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三万东山军陈兵边境,加上有东州兵的支援,一时半会坐镇赵州的苏泰,怕很难分心,也很难想到苏祁安会在眼皮底下,进入他的后方。

    他们的目光,只会盯着处在前线的赵、东二州边境。

    连东山军都出现了,苏祁安出现在赵州几乎是必然的,面对苏祁安这个大敌,以苏泰的性子,必定会亲自前往。

    甚至还会调兵遣将,亲自坐镇,准备一举击溃这三万的东山军,以及死里逃生的苏祁安。

    而真正的苏祁安,乘坐着马车,缓缓朝着前方的燕州地界而去。

    在苏祁安前脚离开踏宁城,后脚和他想的一样,在得知消息的苏泰,想都没想,第一时间下令,集结手下军队。

    他打算亲自带领集结的五万大军,开拔赵州。

    苏泰有绝对的信心,别看他手里只有五万军队,但在赵州,就已经集结了七万的军队。

    这支军队原本是用来对付苏康指挥的三州联盟,之前双方就爆发过战事,但凭借苏泰的有所准备。双方基本打了一个平手,谁都没有占到太大便宜。

    与苏康的战事,表面看去告一段落,但二州边境依然有潜在的危机,苏泰并没有将七万军队撤走,一直部署在赵州边境,随时防备苏康的偷袭。

    本以为苏康的消停,是因为衡量了双方的差距,不得已退兵,现在看来,是在等与苏祁安的汇合。

    也难怪,赵成翻遍了整个宁州,一直都没有发现东山军的踪迹,原来这支大军,根本不在苏祁安的身边,早就去往二州边境了。

    …。。

    也就是说,苏祁安身边只有区区千人左右,就只带着一千多人,在宁州让赵成对他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以一千多人的实力,不仅将宁州搅动天翻地覆,更在数万的兵士围攻下,死里逃生,最后活着逃到了赵州。

    说白了,就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轻松逃脱,如果不是库克图手下一名新上位的郡守,发现了端倪,恐怕苏泰一直会被蒙在鼓里。

    库克图告知的消息,苏泰并不怀疑,毕竟,这事打的不止是他一人的脸,同样也打了库克图的脸。

    以库克图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拿自己的脸面开玩笑。

    在宁州他们给苏祁安准备的可是天罗地网,可就是这样一个必赢的局,硬生生被苏祁安捅破了一个窟窿。

    并且,在走之前狠狠打了他们的脸,换做任何人就没有不恼怒的。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多的怒斥也没有什么作用,如今苏祁安都跑到自己的地盘上,眼看着要作威作福,苏泰这次倘若不将他一网打尽,他这个皇帝也就不用做了。

    和库克图、苏哲在镇军城商议了一会,随即,先行一步,带着集结的五万军队,开拔赵州。

    至于留守镇军城的苏哲、库克图,没有一同前去,而是坐镇后方,给苏泰提供必要支持。

    要是他们三位,都齐聚前线赵州,后方要是出了什么事,他们在想返回也就难了。

    在后方坐镇,随时可以根据前线战场情况,做相应调整。

    对拿下苏祁安,二人也是期待着,一旦前线受挫,或者需要支援,二人一定会及时派兵出发。

    虽然平时三人之间互相不对付,有些矛盾,但苏祁安在宁州戏耍三人,这仇不能不报,如果苏祁安在赵州得逞了。

    二人必定颜面扫地,到时别说号令百姓,恐怕那些不安分者会生出异心,这可事关二人的性命和前途,容不得马虎。

    随着苏泰的军队,朝着赵州开拔而去,稍微平静的赵、东二州边境,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此时,离开踏宁城,一路朝着北边燕州而去的苏祁安,那叫一个顺利。

    基本上,每过一座城池,只要缴纳一定的过路费就会放行,并不会过多为难。

    至于城与城之间的道路,偶尔也会遭遇一些打劫的土匪,但在直属队的出手下,这些土匪全部送他们上路了。

    如今苏祁安已经离开了青州地界,距离北边的燕州也只有不到百十里的路程,越是快要抵达燕州,越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息。

    这种气息不明显,但却存在着,一路走来,冷风嗖嗖的,让人忍不住打寒颤。

    燕州之地,本就偏僻,而且民风彪悍,自古出的侠义之士很多,至于文人雅客,基本忽略不计,民风都是以习武为荣。

    …。。

    正因为如此彪悍的民风,大凉的军队兵士,燕州人氏是最多的,但大凉皇帝考虑到,燕州兵的骁勇善战,又十分团结,从未将他们成军制的组建成军。

    而是分散各州,怕的就是他们容易聚集闹事,要是有什么反叛,朝廷受不了。

    所以,在大量的燕州兵被填充各州,而燕州本地的军队,又是外州人氏的情况下,战斗力自然算不上彪悍。

    最终在面对苏泰和荣人的出兵下,燕州被拿下轻而易举。

    在拿下燕州后,苏泰对燕州百姓采取了极其冷酷的高压政策,想要以铁腕震慑燕州百姓。

    毕竟,燕州兵的名声,在外界不是说着玩的,苏泰这么做,就是担心燕州百姓会被鼓动造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打实发生过的,在他拿下燕州后,短短一个月,境内就爆发大小十余起的反叛。

    规模虽然不大,但有这个苗头,自然让苏泰警惕,因此,对燕州的管控十分严格,甚至继续保持大凉之前的政策。

    抽调燕州百姓入伍,与赵州兵互换,以这种慢慢的换人方式,一点点的将燕州给管控拿下。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8132/731578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68132/731578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