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489宋钦宗抗金
    种世仁垂头丧气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当晚自己的平西侯府就被禁军团团围住,整个侯府是许进不许出!

    种世仁担心自己拥立康王功亏一篑会遭到钦宗皇帝的清算,不过落到了如此的下场,后悔也是没用了。他试图联系醉仙居的李掌柜让他想办法将救自己出去,可是如今平西侯府被重兵围困,别说联系李掌柜了,就是连一只鸟也飞不出去。现在朝廷恐怕还不知道种师道在西域建国之事,如果要是知晓,只怕自己的人头也就落地了。

    种世仁惴惴不安的等了数日,这一天他发现自己侯府外的禁军守卫少了不少,而且看守的将军居然换成王渊。种世仁心中大喜,让管家将王渊请进来。

    前几日种世仁也请“保护”平西侯府的禁军将军进府聊天,但是这些将军们都无人敢应。今日种世仁一请王渊,王渊毫不避讳,立刻就来见种世仁。

    王渊见到种世仁笑着道:“下官参见侯爷。”

    种世仁苦笑道:“我哪里像侯爷了,被圈禁在此地,犹如囚徒一般。倒是王将军这次只怕得到新皇的提升了吧。”

    王渊道:“大公子,瞧您说的,谁敢圈禁您。跟您透个信,现在坊间传言,种师中大人已经率领10万人马出潼关了,几日内就到东京。”

    王渊一句“大公子”拉近了种世仁和王渊的距离,这是王渊向种世仁表示没有忘记自己西军出身的身份。

    王渊接着道:“也就在这几天东京盛传,经略相公(指的种师中)带兵前来勤王,朝中气氛为之一震。昨日我就接到枢密院的命令,让我来保护大公子了。估计种大人一到东京,您也就不用下官保护了。”

    种世仁道:“如今外边情况如何。”

    王渊道:“如今道君太上皇已经禅让给当今皇上了,道君太上皇下了一个罪己诏,然后带着蔡京、童贯等人匆匆南巡了。”

    种世仁道:“高俅也走了吗?现在枢密院谁管。”

    王渊道:“高俅也走了。现在枢密院有李纲代管。”

    “李纲?”种世仁冷笑道:“他端地势好生算计。”

    王渊道:“李大人还不算最红的,当今皇上开始宠信张邦昌、李邦彦等人了,这些小人开始把持朝纲,要行当初六贼之勾当。”

    种世仁叹了口气,暗道:这大宋真是要亡国吗?

    种世仁借着问道:“李纲是主张抗金的,他现在作甚?”

    王渊道:“李大人如今在整顿军马,武安军、禁军都在整顿之列,准备守城器械,总之他倒是很忙的。不过李纲他人在朝廷之上也受到了排挤。”

    “此话怎讲”种世仁问道。

    王渊道:“如今皇上宠信张邦昌之辈,张邦昌也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们主张跟蔡京等人类似,就是割地、赔款保平安。我听说李纲大人跟他们吵了几次,每次都不占上风。直到昨日听说种师中相公带领大军出了潼关,这样当今皇上才下定决心抗金。”

    种世仁点点头,又问道:“宗泽在那里,能否安排我们见上一面。”

    王渊道:“陛下登基后,也提拔了一些人。其中老军师被封为磁州知州,河北义军都总管,已经够奔磁州而去了。还有就是那个刘豫,被封为了济南知府,也去济南。这个刘豫只是弹劾了李彦,就从一个小小的御史摇身一变变成了济南知府,让人颇感意外。”

    种世仁深知刘豫是张邦昌的人,钦宗皇帝如此安排也彰显了对张邦昌等人的信任。种世仁又问道:“康王现在如何?”

    王渊道:“康王府也被禁军严加看护起来了,现在侯爷府解禁在即。等种师中相公的大军一道,侯爷就可以向当今圣上请求恩典,取消康王府周围的禁军。”

    种世仁道:“也只好如此了。”他随即看了看天,道:“现在天色不早了,王将军就在我这府里用膳吧。”

    王渊道:“那感情好,倒要尝尝侯爷府里的手艺。”

    种世仁道:“我这里哪有什么好吃的,这府被围了这么多天,什么都缺。今日能否行个方便,本爵派人去醉仙居定一桌酒席。”

    王渊沉思了一会儿,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小的派人去一趟醉仙居便是。”

    种世仁见王渊并不让自己府里的人出去,也是无奈,心中不满,脸上却没带出来道:“那就有劳你了。”

    种世仁见王渊去安排人到醉仙居,自己转到书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的始末缘由很快的写一封信。他希望醉仙居的李掌柜能够派出精细之人,将朝堂的变化尽快带出去。

    这些天李掌柜也是惴惴不安,他们锦衣卫在东京主要的任务除了打探消息之外,就是保护种世仁的平安。李掌柜也知道种世仁最近在秘密的做些事情,但是种世仁没说,所以自己也不便打听。这几天禁军突然将平西侯府和康王府围了,李掌柜也给吓坏了。无奈他找到了宗泽打听消息。

    宗泽知道李掌柜是西军在东京锦衣卫指挥使,现在种世仁被囚禁也超出了他的预判。如果种世仁因此丢了性命,他宗泽也有一定责任。宗泽此刻也觉得自己没有将兵谏的事情谋划周全,不过现在已经无法补救了。宗泽把种世仁计划通过兵谏拥立康王的事情,从头到尾讲给了李掌柜。

    李掌柜一听只拍大腿,他道:“宗大人,这么大的事情,跟我通个气也好。我设法禀告老侯爷,请他老人定夺,断不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宗泽道:“老侯爷在万里之外,这消息传递就是再快也要数月,到那时东京只怕落入金人之手了。”

    李掌柜道:“如今侯爷被困,万一朝廷欲对侯爷不利,如何是好?”

    宗泽想了想道:“你就去散布谣言,说经略相公带兵10万前来勤王,如今已经出了潼关,数日内就可到达东京!”

    李掌柜是锦衣卫头领,现在虽然锦衣卫的大量人马都在西域,但是东京和延安的锦衣卫还是有不少留守的。因此李掌柜知道种师中要带人马勤王,而且这几天就能在潼关集结完毕。

    李掌柜自言自语道:“这恐怕也算不得谣言。”

    宗泽道:“这就对了,就当真的消息去散步,朝廷也就有所顾忌。”

    李掌柜得了宗泽的计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散步种师中带领10万大军前来勤王的消息。这消息传播的飞快,不几天整个朝廷尽人皆知。钦宗皇帝得知后对于抗击金兵的信心也增长了几分,因此就下旨命令李纲整军备战,保护汴梁。

    李纲觉得种师中勤王可能是真的,但是他很难相信种师中能带来10万大军。

    李纲还是有些战略眼光的,他认为金人长驱直入,后勤补给肯定是大问题。所以要有人能够在河北、山东等地整合当地人马,骚扰金军,这样就能增强东京保卫战的胜利机会。

    李纲向想钦宗皇帝禀告了自己的想法,钦宗皇帝自然应允,并让李纲保举可用之人。李纲遂保举了宗泽为磁州知州河北义军都总管。商议军情之时张邦昌也在场,他随即保举刘豫为济南知府山东义军都总管。

    李纲就在东京为官,深知刘豫只是一个御史而已,并不能带兵打仗,心中不满,但是如今张邦昌是钦宗皇帝面前第一红人,也就没敢反对。钦宗并不知道宗泽是谁,却知道那个刘豫正是在大殿之上弹劾李彦之人,招致了徽宗皇帝不满,说他是“河北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4400915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4400915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