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五三 安朵伪造求救信 连环计巧入中国城
    安多夫人本来就是心怀锦绣、腹有心机之人。她早就看出来了,华夏军现如今是遇见难处了,要等他们缓过精神来,早晚要吞并大理国。

    现在华夏军最缺的就是粮食,因此在签订《老龙江条约》的时候让大理国每年提供10万石粮食。这大理国一共才400万人,而且山多地少,如此征粮必然给大理国的百姓带来巨大的负担。

    安多夫人让刀白凤以段和誉的名义给杨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对他说既然是为华夏军正征粮,就请杨志亲笔写下告示,并且盖上大中国公的印信,这样即使百姓有怨言,大理国朝廷也有的解释。

    杨志接到接到这封信后,找沈柏景、萧让商量。

    杨志道:“这个刀白凤倒是有些计谋,我要是写下征粮告示,只怕大理国的百姓都会恨我华夏军的。”

    沈柏景却道:“我当过地方官。当初朝廷也征收税款付给辽国、西夏过岁币,当地百姓才不管税款的用途呢,谁征税就恨谁。”

    萧让道:“如今咱们只能等待时机,现在不宜再动干戈,我看只要拿下粮食,做什么都值得。中原战况如何,咱们也不知道。不过王爷连万里之外的西域都能征讨,小小的女真过自然不在话下。等咱们能够战胜女真,在中原建国,早晚处理大理国这个烂摊子。”

    杨志听罢,点点头,于是就写下了征粮的告示,并盖上了大中国公的印信,然后派人送到了刀白凤的面前。

    刀白凤拿到了杨志的告示放到了安朵夫人面前,笑道:“就看妹妹的本领了。”

    安朵夫人笑道:“小妹别的不行,模仿他人的书法那是一绝。这个杨志的字如同七岁学童一般,仿之有何难处。”

    说罢安多夫人刷刷点点就按照杨志的字体写了一封求救信。刀白凤命令大理国的工匠又刻了一封大中国公官印,盖在了印信之上。大中国公的官印本来就是大理工匠所造,如今复刻一套毫无难度,安多夫人仿写的书信又是惟妙惟肖,这一封完美的信件就伪造好了。

    刀白凤看着这件伪造的信件高兴道:“我这就派人去打箭炉,将那些汉人赚骗出来就地歼灭。”

    安多夫人笑道:“太后莫急,我特意将日期往后写了几天。咱们先断商路,再取金家沟,最后再取打箭炉,这顺序可不能乱了。”

    刀白凤听了赞道:“妹妹高才,这连环计定能赶走中原人。”

    刀白凤立刻让夷兵在老龙江设下关卡,断绝了大中国城道打箭炉的商路。同时派出不少人大理士卒化妆成商队进入大中国城进行接应。

    杨志和萧让都是锦衣卫出身,他们都感觉出来这几天街面上有些不对劲了。街面上的商人确实不少,可是很多人目光闪烁,四处游走,对做买卖倒是不怎么上心。

    杨志对萧让道:“萧大人,我怎么觉得现在大中国城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萧让道:“我也有所察觉。不如让这些商人都暂时去城外露营,白天再进行交易。”

    杨志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最近来的商人有些可疑。另外,那个关押夷人的苦力营也要去城外。明天是二月二了,大理国成为春耕节,就让他们都去城外开荒种地。现在天色已晚,今晚给他们做点好的,让他明日出城。”

    萧让道:“这个我让沈柏景来安排。”

    就在二人商量政务之时,有军卒来报说是大理城送粮食的车队来了。杨志、萧让一听大喜,如今大理到处缺粮,没想到刀白凤竟然能够亲自送来粮食,这让杨志、萧让大喜过望,戒备之心也就没有了。

    杨志拉着萧让来到了大中国城的城门,看到长长的运粮车队缓缓的向大中国城靠近。杨志见光押粮的士兵就有2000多人,不禁一愣。他急忙吩咐道:“关闭城门,士兵上城,快!”

    萧让一听也紧张起来,急忙跟着杨志上了城墙。华夏军的组织能力还是一般部队不能比的,很快就城墙之上就刀出鞘,箭上弦,杀气腾腾的列好的队伍。

    萧让问道:“怎么了,哪里不对。”

    杨志道:“我突然想起这城中有如此多的奇怪的商人,要是刀白凤派来的可就坏了。你看这些士兵,一个个孔武有力,肯定是夷人精兵,如今大理国北方并无战事,用的到这许多士兵精锐押粮吗?我看其中有蹊跷。”

    萧让道:“大人所言极是,这等精兵应该派往腾冲防备段毅迪,来大中国城作甚。”

    杨志道:“你赶快带人禁止城内走动,那些商人如果作乱,立刻斩杀绝不留情。”

    萧让道:“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

    萧让转身下城去弹压城内秩序,杨志站在城头之上对着城下喊道:“领头之人过来答话。”

    这时之间一个精干的小伙子,走到了大中国城墙之下,高声道:“城上中国将领听着,我奉太后之命,给大中国城送粮食,快快开城。”

    杨志问道:“我乃杨志是也,你是何人。”

    那人一听是杨志,纳头就拜,道:“小人名唤金大坚,参见大中国公,我是送粮来了,有公文在此。”说着,就将一封公文顶在了头顶。

    杨志对公文完全没有兴趣,他问道:“护送几车粮食,你们为何来如此多的人马。”

    金大坚听了一愣,道:“启禀公爷,哪里是几车粮食,这1万石粮食,光大车就有1000多辆,我们一路之上小心翼翼,哪里敢有半点放松。我觉得这些人马还嫌少些呢。”

    杨志想起来当初签的条约的时候就说过大理国10万石粮食一时间难以凑齐,先给1万石军粮祝华夏军过冬。没想到大理国冬天很短,这冬季已经过了,粮食才运到。

    杨志还是不放心,道:“我要先验验粮食,咱让你们入城。”

    金大坚道:“公爷请自便,您是下来查验,还是小人带几辆车进城去验。”

    杨志想了想,对自己的亲兵道:“你们几个下城去,随机选择三辆车,让那个金大坚也进城。”

    他转身有对金大坚,道:“我派人出城,你就原地等着。”

    杨志道几个亲兵出得城去,不一会就赶着3辆大车进入了大中国城。杨志在城门口亲自检查,他将城里车外勘察了一个仔细,没有发现任何藏匿职务。打开了几袋粮食,袋子里装的确实是粮食。

    杨志再看金大坚,这个金大坚面色入场,对着杨志不断的点头哈腰,道:“大人您看,这是公文。如今天色已晚,我们都还没有吃饭,您看我们是进城吃饭,还是在城外宿营。”

    杨志看不出任何破绽,这时候萧让也走了过来,对着杨志道:“城内都安排好了,一切正常。这里情景如何?”

    杨志道:“看来是虚惊一场。”

    杨志对金大坚道:“你们辛苦了,赶快进城,将粮食卸入粮库之中,便可用餐。”

    金大坚道:“还请公爷体谅我等辛苦,这1万石粮食非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能否先让我们吃些饭食,再行卸车。”

    杨志一想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于是对萧让道:“你让沈柏景多做些饭食,领着这些送粮将士吃过晚饭再干活。”

    沈柏景接到给这些战俘营的苦力做些好饭食的任务有些不甘心,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华夏军了,所有的心思都占在了华夏军的立场去思考了。他认为战俘营的苦力就是编练之策剩下的苦力,要不是怕放了他们再到十万大山中跟华夏军做对,自己才懒得管他们呢。

    现在大中国城粮食也不富裕,平日里就给他们一些稀汤烂菜,让他们饿不死而已。明天就要春耕,按理说应该给他们做些好的,好让他们能够恢复一些体力。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6737268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6737268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