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零八 靖康之变(七十三)
    大宋朝境内有两块“法外之地”,一个是河南的汝南庄,另外就是河北沧州的柴王庄。宋太祖赵匡胤早年征战天下的时候,拜了一盟把兄弟,太祖行二,老大是柴荣,老三是郑恩。

    三兄弟在后周皇帝郭威手下征战,郭威无子,便认了柴荣为义子。郭威龙御归天之后,柴荣便继承大统成为后周的皇帝。柴荣在位之时,赵匡胤和郑恩精心辅佐他们这个皇兄。但是柴荣也是短命皇帝,英年早逝。这时赵匡胤便起了谋朝篡位之心!在他郑恩的辅佐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夺了柴氏江山。

    不过赵匡胤也没有将义兄柴荣的后人斩尽杀绝,而是封他的后人为崇义公,在河北沧州赐给了他们一座庄园,这座庄园便称为柴王庄。柴王庄与汝南庄一样,都是良田千倾,不纳皇粮的法外之地。

    不过这柴家的后人与郑家后人行为做事完全不同,柴家人觉得大宋朝拖欠他们家的,因此在地方上行事张扬、嚣张跋扈,成为了地方上的豪强。

    传到了如今这一代崇义公柴豪这里,柴豪的放荡嚣张更是远胜前辈。柴豪号称小孟尝,他豢养江湖豪客作为门人,每日陪着他打猎游猎,不务正业。他收留的这些游侠豪客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甚至有些朝廷的逃犯,这些人聚在柴王庄中,陪着柴豪游戏,将好好的柴王庄弄得乌烟瘴气,甚至整个沧州地面都不太平。对此沧州百姓叫苦不迭,不少人将诉状递到衙门,可是柴王庄有太祖赐下丹书铁券,别说小小的沧州府,就是朝廷上下对此也是无可奈何,面对百姓的告状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理睬。

    柴家、郑家两家关山相隔数百里,但是两家祖上颇有渊源,算得上门当户对,所以两家世代联姻。

    郑家到了郑怀这一代汝南庄非常兴旺,但是人丁凋零。郑怀只有一个亲姐姐嫁给了柴豪。柴家正好相反,柴家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张柴豪折腾的快见底了,不过柴家的人丁兴旺。柴豪不过40多岁,儿孙加起来都有十几个了。

    不过柴家的子孙多数都跟柴豪一样都是纨绔之徒,眼看柴家就要衰败了。对此嫁到柴家的郑怀的姐姐也是忧心忡忡。

    柴豪的儿孙中只有一个名唤柴进的还算是有祖上遗风,弓马纯熟,不过这个柴进不是郑氏所生,其母出身卑微,未来无法世袭公爵。郑氏自己生的三个儿子又都不成器,郑氏打骂无效,她亲生的3个儿子还是我行我素,只能让她徒增烦恼。再加上郑师经常思念在汝南庄的弟弟,最近一些时日总是咳声叹气,愁眉不展。

    所谓“易怒伤肝,易思伤脾,易忧伤肺”,郑氏“怒、思、忧”三样全占了,最终导致一病不起。

    柴豪虽然性情乖张、嚣张跋扈,但是对于郑氏还是礼遇有佳的,见郑氏生病也是焦急。他遍访河北名医可是医不得法,郑氏的病状越来越差。

    后来有老道给了一个方子,说是郑氏夫人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治,让他们去泰山烧香祈福,或许有些疗效。柴豪一听也觉得有理,于是带这郑氏夫人去泰山烧香祈福。

    郑氏的病起因本来就是看不惯柴王庄里的乌漆嘛黑的乱象,忧愤而生的。这一出了柴王庄,庄中的乱象也就看不到了。所谓眼不见为净,再加上柴豪对郑氏也算是照顾精心,还没到泰山,郑氏的病情已经大有好转。

    柴豪见状大喜,带着郑氏在泰山祈福完毕之后,又带着郑氏在山东游山玩水一番。经过一番游历,郑氏身体越来越好。本想柴豪带着郑氏多游历一些地方,让她的身体恢复的更好一些,但是就在此时,金兵二次南下中原的消息穿了过来。

    面对金军的南下,柴豪只好匆匆结束了山东之行,准备回归柴王庄,以应对不时之需。不过柴豪也不是特别的担忧,因为大宋朝封赏给他的柴王庄根本就不是什么紧要的战略之地,金兵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柴王庄根本就没收到影响。

    都传言这次金兵南下的规模大了不少,但是柴豪想不出什么理由,金人会分兵夺取他的柴王庄。他回转柴王庄只是为了防备万一而已。

    没想到柴豪一行人还没有出山东近遇见了前来寻他的柴进,看着柴进狼狈不堪、满面风尘的样子,柴豪就知道家里出了大事了。

    柴豪急忙问道:“你怎么寻到这里来了?”

    柴进见到了柴豪,立刻痛哭起来,道:“父亲大人,大事不好,这金兵为了抢粮血洗了咱们的庄园,将庄中老少屠杀殆尽,只有孩儿拼死杀了出来。我担心父亲大人回庄遇见金兵,故而前来报信。”

    柴豪一听当时就呆在了当场,他颤声问道:“你说什么?全家都被金狗杀了!”

    柴进哭诉道:“全庄都被金兵血洗,可谓鸡犬不留。就是孩儿……”说道此处他将上衣解开,胸口上一道尺许长的刀疤,现在还未结痂!

    柴豪见状一屁股坐在地上,用空洞的眼神向远方看去,不知道未来将何去何从。而郑氏夫人闻听此言后,意识到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都已经死在了柴王庄,自觉心中拥闷、眼前发黑,她大叫一声:“苦也!”然后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柴豪见状急忙差人施救,众人一通忙活,急忙施救,总算保住了郑氏夫人的性命。不过此时郑氏夫人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眼看就是游离在生死之间了。柴豪见状毫无应对之法,急的直搓双手。

    还是柴进有些见识,道:“父亲,不如咱们去汝南庄舅舅家暂时避难。”

    柴豪听“汝南庄舅舅”几个字,看了柴进一眼。这个柴进是柴豪年轻时一时兴起,和身边的一个小丫鬟生的孩子。柴进的母亲地位低下,而且生了柴进不久就死了,所以柴进在他众多的儿子中并不受待见。虽然平时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称呼正印夫人郑氏为母亲,但是这只是一种大宅门的礼教规矩而已,可从来没有称呼郑恩为“汝南庄舅舅”的道理。

    不过此时柴豪也没有仔细计较这些了,于是道:“也只好如此了。”

    柴豪又对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郑氏说要回汝南庄精神又好了一些,柴豪于是命人启程够奔汝南庄。一路之上郑氏的都是昏昏沉沉的,似乎只是吊着一口气,再见兄弟郑恩最后一面而已。

    柴豪带着一大队人马出了山东直奔河南府,进入河南地面散兵游勇可就多了起来。各种队伍不断的对他们进行骚扰,好在柴进还有几分勇战,能够勉强应对一路之上的波折。柴豪算是历经辛苦,将队伍带到了汝南庄。

    柴豪将过往的结果叙述完毕,郑怀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道:“这柴王庄乃是偏僻之所在,金兵为何攻打?”

    柴豪道:“谁知道金兵发什么疯了。听进哥(柴进)说金兵是为了筹集粮草。你这汝南庄这200多年不交皇粮,恐怕存粮更多吧。还要早做计较,以免解释手忙脚乱。”

    郑怀冷笑道:“我这汝南庄有百姓500户,护庄丁800人,金虏要想宣布该攻打这里恐怕还要掂量掂量。”

    柴豪摇摇头道:“兄弟,莫要托大,东京汴梁城都丢了。早做打算,早做打算啊!”

    郑怀道:“好吧,兄长先安歇吧。我自有打算。”

    郑怀安顿好柴豪和他带来的家丁后,独自坐在书房内发呆。这时候管家郑好求见。

    郑怀问道:“我阿姊如何了?”

    郑好道:“请军医把过脉了,不太好。”

    郑怀探了口气,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郑好道:“听军医说,华夏军中有一种名叫人参的药物,也许可以救命。”

    “华夏军?”郑怀听了一愣,道:“你到底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673728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4295/673728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