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46章 工厂的变化
    温越继续道:“参谋局以赵率教为局长,祖柏、高严、钟大成、马名等四人为副局长。

    “参谋局下又另设作战科、命令科、测绘科、军教科等,开设讲武堂,培养各级军官,抽调军中有才能军官为参谋赞画。

    “其中作战科和命令科,又要细分出另外两科。

    “一科作战北边的建虏方略,另外一科则作战关内贼寇的方略。

    “参谋局设立完毕后,但凡有军队出战,必须要有参谋局的命令,若有擅自动兵者,以谋逆定罪!”

    这番话说下来,场中众人听着神情向往,心潮澎湃。

    参谋局职权极重,负责一切兵事,放在其他大明军队上,是完全没有过的。

    可以确定的是,以青牙军现有的出色作战能力,再配上参谋局的谋划,日后战力必然是飙升。

    这样的作战制度,每个人都无法用详细的语言去描绘出来。

    不过都知道这是一股全新的作战方针,无人能比拟的那种。

    “练兵局则由朝宁来担任,下分布卒、马卒、炮兵、护卫营等,统领关外的所有军士操练!”

    朝宁面色平静,接过了温越下派的这个职责。

    他是军中老人了,负责练兵事务许久,这个职责交给他,众人也没有意见。

    “民政局则以李昌荼为局长,下分数科,由李局长自行决断,关外所有的农牧、商贸诸务,都由民政局处理。”

    李昌荼喜出望外,差一点跳了起来。

    他知道前些日子自己赌对了,镇国将军对他主动跳出来进行文武对衡的表现很满意,故此将民政局这个重任交给了自己。

    李昌荼赶忙道:“谢大人,属下必定尽心尽职!”

    温越继续说道:“后勤局则由朝安为局长,该局负责各屯堡的米粮仓储,负责全军粮草以及辎重的供给,以及培养各种军医人员,朝安兄弟,你的责任颇重啊。”

    朝宁愣了片刻。

    虽然在军功论下后,温越分给了他不少军功,可是因为做的是后勤工作,他没能上阵杀敌。

    所以现在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千户官,现在温越居然直接任命他为八个局长之一,给予重任。

    朝安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是,大人!”

    朝安眼睛通红,站起来高声道。

    见他这样子,不少人也是羡慕。

    后勤局掌管全军的物资和粮草,也是一个关键部门。

    归于朝安,也是因为朝安的资历摆在那里。

    最后镇抚局长则是归给了卢一恩,常言铮为副局长。

    他们两人一个是锦衣卫出身,手段破狠,军中有着威信,一个则是一言不苟,不近人情。

    这镇抚局管着的是军纪军法,军中诉讼,核定功劳等。

    这种容易得罪人的职务,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做的。

    情报局则是由熊一扬负责。

    他本来就是夜不收的千总,收集情报交给他,别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熊一扬兴奋领命。

    温越道:“熊兄弟,这情报局不是往日的夜不收了,现在我青牙军名满天下,吸引了各方注意,想来有不少奸细涌入关外。

    “你的责任很重,以后不仅是对建虏,其他贼人流寇,甚至为了防止朝中奸臣作乱,各居心叵测者,你情报局也要刺探。

    “相关的科种,也要及时确定,关内外所有保甲信息,各种茶楼酒肆,商会客栈来往人员,都要盘查。

    “至于各种厂矿军工重地,为了防止机密泄露,也要严查。”

    说到这里,温越冷声道:“为此,你之情报局人数可以增加,不仅是千人夜不收,外围派遣人员也可多多发展,务必要收集各地情报,天下各地的异动都要第一时间传到本将手中!”

    闻言,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若是按照温越这般去做,想必会有一个比如今锦衣卫还要精悍的特务机构出现。

    不过想到镇国将军乃是锦衣卫出身,会定下这样的情报机构,不足为奇。

    “是,将军!”

    熊一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上位者积极进取,下属者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若是幕府八局建立完善后,再也无人可以阻挡镇国将军的崛起。

    最后是文化局的确定。

    温越没有确定人员,而是表明直接由他负责。

    之所以这样做,温越是打算把后世的思想,灌入他治下百姓当中。

    会议最后,温越环视在场众人,说道:

    “幕府八局确立,各局主事之人也定,至年底,各局相关人员都需完善,并拿出未来的粗略方针,来抵抗暗流涌动之大局!”

    “愿为将军效命至死!”

    所有人起身,高声大喊。

    会议结束后,众人还在不断的讨论,心中激动振奋,兴奋不已。

    温越设立幕府八局,外界也有传闻。

    不过具体情况,每个参与会议的文官武将都没有朝外透露。

    所以外界有些传闻和讨论,并不了解详情。

    外界人士这温越设立幕府并不觉得有奇怪,毕竟现在哪个文官和武将,身边没有设立幕府的。

    虽然大明开国的时候。

    老朱头就详细发下了条例,告知每个上任官员,要干什么,怎么做,都说着的具体,明明白白的。

    然而,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许多死读书,靠着科举入仕的大明官员到任后,大部分或是无处下手,或是乐的轻松,还需要属下的幕僚和吏员做事。

    在外界人士的脑海中,温越确立幕府,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温越现在管着辽东这块地方,案犊繁琐,没有属下帮忙。

    单单靠着他自己一个人,是很难治理的。

    所以想到这里。

    许多人变得非常热切,觉得镇国将军既然大开幕府,那么他们这些能够识文断字的文人不就可以趁此取得一席之地了?

    如今的温越乃是一个香饽饽。

    刚刚晋升为大将,又有着天下强军,朝廷内阁争先拉拢,可麾下却全是武将。

    现在治理整个关外,正是大需文人的时候。

    因此许多文人都是蠢蠢欲动,想着挤进温越设下的幕府当中。

    就算不能进入核心圈子。

    至少也在外围寻个饭碗也是不错的。

    想这几年来,温越在中前所、青牙堡等地建设屯堡,给了收纳了上百个文人做事。

    现在这些文人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无不都成为了高官,掌管一方政务,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如今大明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天灾频繁,土地歉收。

    即便是读书人和乡绅,因天灾和土地兼并受灾的人也不少。

    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能在镇国将军的手下干事,别的不说,至少能获得一份足以活口的口粮。

    甚至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另外会发下米粮酒肉。

    镇国将军还微末的时候,许多人犹豫没有过来投靠,现在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了。

    这连番几月的作战,镇国将军从建虏手中救回近二十万人口。

    根据传闻,镇国将军打算将这近二十万的人口,全部转为军户,在关外建设屯堡安置。

    每个屯堡大约需要十个文吏。

    四十多个屯堡下来,文吏人数就需要五百左右。

    如此庞大的树木,让关内关外的文人都是心热。

    对于温越的崛起,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毕竟,再北边就是建虏,青牙军赫赫威名镇守辽东,没有文人觉得为镇国将军做事丢人。

    甚至还有许多阁老,朝中地方愿意将自己的闺女嫁给温越为妻为妾。

    他们这些小吏、秀才、文员等,有什么丢脸的?

    更别说如今乱世,能吃上一口饭是最为重要的。

    你不干,有的是别人干!

    天启六年九月下。

    温越来到了青牙堡。

    青牙堡发展到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繁荣的大城池。

    本地的军户人数就超过两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则有三四万。

    每日都有外来人口源源不断的涌入。

    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被挑选,补充入青牙堡地界的难民百姓。

    如今在青牙堡的周边可是有着许多田地开垦,工厂、畜牧建设。

    挑选进入青牙堡地界的百姓无疑是最幸运的。

    在山海关外,青牙堡给予的待遇是最好的,完全可以吃饱饭,甚至还有闲钱。

    更关键的是,进入青牙堡地界的难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官府的引导下,难民百姓们都分到了事情可做,可以养家糊口。

    如果表现良好,再经过严格的考查。

    他们甚至可以加入青牙堡的军户户籍,享受和原有军户一样的待遇。

    能够分下田地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6639/6552340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6639/6552340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