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满唐华彩 > 第319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
    “这封,由你亲自来批。”

    薛白目光看去,见上面写的是任薛白兼差剑南军度支副使。

    这是他给王忠嗣献军器得来的第一个回报。

    他遂接过李岫递过来的尚书左仆射的大印,“啪”地批允了这一任命。

    “持宰相印,给自己任官的,少见。”李岫笑道:“如你所愿,近来事事顺遂。”

    薛白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醒。国事不顺,个人太顺,未必是好事。”

    李岫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认为他阿爷若能作这般想,右相府以后的危险便能小很多。

    但薛白看似态度谦逊,实则狠狠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大肆提携党羽。他借右相之权,已把元结迁为解县县令,迁皇甫冉为军器监主簿,迁杜甫为左拾遗,又把刘宴、第五琦、杨绾放到河东榷盐的位置上…算时日,皇甫冉、杜甫也该快回京了。

    “对了,郡主许婚安庆宗一事,有消息了。”李岫接过文书,同时漫不经心地道:“圣人封庆王之女为荣义郡主。”

    薛白闻言动作略略一滞,迅速恢复了从容自若,但心中却甚是诧异。

    “我猜错了啊,一直以为圣人会借机封赏侄女。”李岫见他不答,自嘲一笑,以意味深长的语气道:“终究还是薛郎了得,不声不响,又做成了一桩大事。”

    “此事与我有关?”薛白讶然。

    “你我之间,卖关子便没意思了。”李岫道:“旁人不知,我还能不知伱与庆王的关系吗?这次,不是你帮庆王府挣得了一个郡主封号?”

    “不是。”

    李岫不信,抬手一指薛白,以不满又无奈的语气道:“回头想来,又被你算计了,你离间我们与安禄山,实则意在逼迫我们倒向庆王。之后,你再利用右相府之势,分化安氏父子,甚至直接拉拢安禄山?”

    “若如此,我何必大费周章,一开始便与你们合作岂不更好?”

    “不同的。”李岫道:“条件不同,当时右相府更强势,如今却只能受你摆布了。”

    “十郎万莫再敲打我,我万不敢摆弄右相府。”

    “但不得不说,这局棋下到现在,你已开始占到了优势,朝中重臣、边镇大将,已有人开始倒向庆王、反对太子了啊。荣义郡主这一嫁,形势不同了。”

    薛白道:“我坦诚说,此事并非我在背后推动,十郎相信吗?”

    “不信。你当我不知太池宴上你做了什么?”

    “我做了什么?”薛白问道。

    李岫道:“姚思艺不会无缘无故冤你秽乱后宫,你必是去见了谁,促成了此事。”

    既解释不清,薛白也就随李岫怎么想。

    但正如方才所言,太顺未必是好事。薛白心中揣测,渐渐有了一个颇让他胆寒的猜想——

    莫非,李隆基已发现李林甫病了,不动声色地寻找下一个制衡东宫的势力,故意利用他扶持李琮,这才让李琮联姻安禄山。

    满朝文武,不过是圣人养的斗鸡,一只败下场了,再换一只,但不管是哪只,休想啄到主人。

    这个猜想最可怕之处在于,薛白感到自己与李琮的几次秘谈,已落入李隆基的视线了,他才会纵容自己。

    当然,终究只是猜想。荣义郡主之事有各种旁的可能,或是李琮使了力,或是宗室没有更适宜的人选。

    近来事多,倒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其实四月中旬还未过,薛白成亲还不到一个月。

    颜季明还在长安,薛白离开右相府之后便特意去见了他一趟。

    才被引进庭院,便听颜季明指着他笑语了一句。

    “我这妹夫来,必是有事相谈。”

    “何以见得?”

    “谁不知你薛御史忙。”颜季明道,“连杜五郎到金城县赴任,你也不打算送行。”

    说来旁人不信,杜五郎赴任金城,并不在薛白近来所关心的事件当中。

    “他还未启程?”

    “看你,如今你已不是杜誊最好的朋友,换作我了。”颜季明摇头笑着,“我们正在商量着明日送五郎。”

    “知道他能拖,竟是拖到明日才往金城县上任。”

    说话间,两人进了堂,只见堂中已坐了些人,看样子就是长安城的才俊,因其中还有两人李栖筠、李嘉佑正是薛白的同年,可见颜季明人缘十分不错。

    另外,安庆宗、史朝英也是薛白认识的。

    “薛郎来了,我们正在玩你想出的那些游戏。”

    史朝英最是直率热情,站起身来,道:“你如何那般聪明?能想出这许多古怪的东西。”

    “不过是好玩罢了。”薛白应了,目光看向安庆宗,道:“还未恭喜仁行兄。”

    安庆宗脸上还贴着两张纸条,双颊通红,想必已喝了不少的罚酒,讶道:“恭喜我什么?恭喜我游戏总是输不成?”

    一句话,众人皆笑了起来。

    他们都是一副只顾玩乐的模样,像是无心打探朝中消息。薛白见了,心里却不信安禄山的长子如此与世无争。

    “仁行兄不知圣人赐婚一事?”

    “听说了。”安庆宗道:“还是在薛郎的婚宴上,听人提起过,但和政郡主既看不上我,此事该作罢了。”

    “那仁行兄该请我吃一顿酒,谢我这个报喜人了。”

    众人皆讶,道:“薛郎知晓安大郎的婚事?”

    薛白也不卖关子,道:“荣义郡主,是庆王之女。”

    “真的?安大郎总算要成亲了。”

    堂中众人纷纷恭喜安庆宗。

    史朝英与安庆宗很是熟识,则调侃了几句,接着操心起婚礼如何如何办,她可在长安待得更久些,喝过安庆宗的喜酒再走。

    在此间,却是无人问薛白如何这么快得到了消息,是否从庆王那儿听来的。

    这些问题薛白已准备好了答案,此时便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落空感。

    说说笑笑了一会,安庆宗看向薛白,显然是打算问些什么。

    薛白本以为他要问圣人这桩赐婚背后的深意之类。

    “薛郎可识得荣义郡主?她性情如何?”

    “虽不识得,但在宗室之中该算是温柔和善的。”

    “那她…”安庆宗欲言又止,踌躇了片刻,方问道:“她漂亮吗?”

    薛白道:“这我便不知了。”

    “莫误会了。”安庆宗笑道:“我并非喜欢漂亮的,清秀就好。”

    “懂的。”颜季明道:“都说喜欢清秀的。”

    史朝英则道:“我可去与荣义郡主当朋友,先瞧一瞧她的样貌。”

    众人这般说笑,竟是无一人提及这桩联姻背后的利益牵扯。

    恰是如此,薛白才不信他们是真没深想。

    说话间,杜五郎也到了,也不用人去接,他对颜季明的宅院很熟悉,自己便走了过来。

    “我来得晚了,我阿爷非得叮嘱我许多…”

    话音未了,他人已风风火火地转进堂内,见到薛白,又惊又喜,呼道:“你今日怎有空在这里?”

    薛白见杜五郎如此惊讶,倒是有一瞬间的恍然。

    以前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从偃师回来以后,薛白忙于公务,则是许久未见了,而杜五郎也有了更多新的朋友,以及新的乐趣。

    “正好得空。”薛白道:“来看看十二郎。”

    杜五郎愣了一下。

    这一个瞬间,两人显得有些疏远。

    但紧接着,杜五郎一把揽过薛白,拖着他走到一边,悄声嘀咕道:“我才不信你是得空了,来这里一定是别有目的。”

    “为何?”

    “我还不知道你?”杜五郎斜了薛白一眼,得意道:“一心扑在官途上的人。”

    “那你猜错了。”

    “不可能,你若真是得空了,在家陪娘子、陪青岚,哪怕是找我姐姐,绝不会先来看颜十二郎。”

    薛白沉默了一会儿。

    他平时真没看出杜五郎有这般聪明。

    “嘿,让我说中了吧,快与我说,你想做什么?冲谁来的?”

    “不急着说。”薛白道,“看你晚些能否观察出来。”

    “我才懒得观察,一会我们来玩游戏。”

    “你不喜欢动脑子的事,不是吗?”

    杜五郎傻笑了几声,道:“那是在你面前,但在这里,所有人都是我教会的。”

    话到最后,他提高了些音量,转身向众人,道:“徒儿们,来玩吧。”

    今日到颜季明家里,薛白反而有些看不透安庆宗了。

    他观察了一会,发现安庆宗有些老好人性格,玩游戏几乎每盘都输,始终笑呵呵地任罚。到最后也没问联姻之事,反而颇关心明日便要与杜五郎分别。

    从这方面看,安庆宗倒与安禄山十分相像,都擅长于伪装,把野心藏在懦弱老实的假象下,也是个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次日,众人相送杜五郎往金城赴任。

    于杜有邻而言,儿子要离开身边,一开始是十分感伤的,可是这一天拖一天的,终于是把他惹烦了,到了送别这日,心里只剩下嫌弃。

    反而是史朝英表现得最为不舍,拉着杜五郎千叮咛万嘱咐。

    “听说金城县的宝货比长安要便宜,你到了以后替我买些。”

    “好吧。”

    “临别在即,我该送你一首诗的,只怕你嫌我写的诗不好。”

    “不会啊。”杜五郎道:“我觉得你的诗…还是很独特的。”

    薛运娘坐在马车上,掀帘看去,见此情形,才有些担心史朝英是看上了她夫婿,目光便瞥见一旁的薛白、颜季明,瞬间便安心了许多。

    终于,杜五郎挥了挥手,道:“我很快会调回长安的。”

    “不急,治理好一方。”薛白应道。

    眼看着杜五郎的车马向西而去,薛白道:“走吧,回城吧。”

    转过头,他却意外地发现安庆宗眼眶微红,一脸不舍。

    “仁行兄,你这是?”

    安庆宗叹息一声,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五郎…我太容易感伤,让薛郎见笑了。”

    这般一对比,薛白自觉相比安庆宗,自己为人有些太无情了,就连来送别杜五郎都是为了借机观察安庆宗。

    李岫既然看到了公文,果然,没几日,圣人便下旨赐婚,封李琮之女李佩娘为荣义郡主,嫁于安庆宗。

    李琮无所出,李佩娘其实是李瑛的庶长女,若李瑛还是太子,她自是当得起一个郡主的封号,但李瑛既被废杀,此事便让一小部分人疑惑。

    事实上,只有寥寥一些人知道李琮的儿女是收养来的。李隆基一直以来都禁止旁人提三庶人案,除非以后的皇帝翻案,否则这些事大概会消弥于尘埃之中。

    因此,此事依旧可以看做是对安禄山的拉拢,至少安庆宗本人没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史朝英则打定了主意,要到庆王府去看一看荣义郡主,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竟是真去了,扬言要安庆宗请他吃酒才肯细说。

    安庆宗遂在四月二十二日设宴答谢亲友。

    薛白是报喜人,自是在受邀请之列。安庆宗甚至还向他请教,宗室中还该邀请谁,因觉得他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薛白当然了如指掌,毕竟他如今是隐藏的右相。

    “嗣歧王李珍、嗣薛王李琄等皇侄,必是该请的,皇子公主们反倒不必,哦,还有,汝阳王李琎,他与庆王关系一向亲近,也不可漏了他。”

    “好,我独自在长安,身边都是些粗鲁的胡人。多亏了有薛郎帮衬…”

    薛白不认为安庆宗连一份宴请名单都难办妥,无非是借他的人脉,甚至藏着试探之意。

    没关系,彼此试探,诸事早晚能渐渐清晰。

    如此,薛白终于有了能接触到汝阳王李琎的机会。

    宴席当日,他早早便到了亲仁坊东南隅的安府,宅邸为圣人所赐,堂皇三重,皆像宫中小殿,极是奢华。

    薛白到得够早,史朝英却更早,一见他便问道:“薛郎可有看到颜十二郎?”

    “想必他晚些便会过来。”

    “肯定又是与哪个小娘子去谈论诗文书法,颜十二太过风流了。”史朝英道:“但我听说了薛郎你的事迹,你竟是个正人君子?”

    “误会了。”薛白道:“宾客们来了多少?”

    “不少,安大郎在迎,让我们先自饮酒说话。”

    薛白先去送了贺礼,往礼单上看了一眼,发现李琎竟已来了,遂往庭中漫步而去。

    安府大而奢侈,房廊窈窕,绮疏诘曲,隔着竹帘,有悠扬的琴声飘来。

    绕过花径,前方站着一群人,正抬头望着一座小阁。

    阁楼上,一个女子背对着众人正在抚琴。

    薛白对这女子毫无兴趣,目光梭巡着观琴的人群,试图辨认出汝阳王李琎。

    他并非无备而来,已打听了一些李琎的信息,知其乃酒中八仙之一,杜甫诗云“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有“酿王”之称。

    另外,李琎是个美男子,据说相貌英俊,诸王第一。

    仔细看了一会,薛白判断,李琎应该不在这些观琴者中,因这些人中并没有比李珍长相更好的。

    但人群中却有人认得薛白。

    广武王李承宏回过头来,高声笑道:“薛郎来得好,不如填词一首,正配此曲?”

    “见过广武王,我才华粗鄙,配不上这等仙曲。”

    薛白应了略一思量,试探着问道:“听闻今日来了许多位擅饮酒的,广武王不去痛饮一番?”

    “他们在那边饮酒,但不急,酒中高手都是迟登场的。”

    正说话,一名美婢下楼来,道:“见过薛郎,我家主人有请。”

    “尊主人是?”

    “薛郎登楼便知。”

    薛白有心去寻李琎,不愿与阁楼上的女子多谈,摆手道:“我不擅音律,有‘白嗓’之称,不敢班门弄斧,便不上去了。”

    史朝英在一旁看了,不由惊讶,赞道:“不愧是正人君子,换作颜十二,遇到能弹琴的娘子,早便登楼了。”

    颜季明刚在长安春明门外接了几个归京的友人,突然打了几个喷嚏。

    他抬头看看天,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暗忖城外风大,莫惹了风寒才是。

    也不可惹了风流债。

    “十二郎。”

    “陈二,你可算回京了。”颜季明转过身,迎上友人,拍了拍对方的肩,之后问道:“这位是?”

    “先不告诉你他的名字,我先念他赠我的诗,诗名便是《赠陈二补阙》。”

    “好,好,我听听是何诗作。”

    “听好了…世儒多汨没,夫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好诗!”

    颜季明不像史朝英那种半吊子,他是真懂诗的,只听这诗便知作诗人功力不凡,不由惊喜地看向与陈二一同前来的那位形象潦倒的男子。

    “陈二,我大概知这位先生是谁了。”

    安府。

    美婢向薛白深深万福,道:“请薛郎登楼一叙,定不后悔。”

    史朝英见了好奇起来,也怂恿薛白道:“知道你比颜十二要正人君子,便上去一趟吧。”

    薛白听得那“定不后悔”,心念一定,暗道或许李琎便在阁楼上,遂道:“好吧。”

    史朝英其实是自己想上去看看,当即跟在他身后。

    阁楼上却没旁人,只有弹琴那女子。

    听得动静,她转过身来,显出一张如花似玉的脸。

    但她其实不年轻了,看起来虽只有三十如许,薛白却认为她该有四十往上了。

    倒不是从哪个细节看出来的,毕竟她保养得极好,脸上还敷了粉,薛白看女人,凭的是直觉。

    “闻名已久,今日总算见到薛郎了。”

    “娘子琴音优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薛白赞了几句,道:“但不知邀我登楼,是有何事?”

    那女子笑了笑,以手掩唇,道:“听闻你坐乱不怀,我也想涨涨见识。”

    薛白摆手,无意与她详聊这些。

    她长得再漂亮,他也不是她轻易能挑逗的人。

    “娘子若无旁的事,我便告辞了。”

    “还真古板君子,你真不与我细聊聊?”那女子伸出纤纤玉指,在琴弦上一拈,悠悠然道:“你可别后悔。”

    薛白听她语气如此笃定,不由再打量了她一眼,虽隔得远,还是能看出她的皮肤晶莹光洁。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6925/6220061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276925/6220061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