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东晋,我来了! > 第39章 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苻晖手握重兵,若安然退回关中,也是我们将来的祸患啊。”王忱跟在他身后,不无忧虑地道。

    陈望端起茶盏边喝着边笑道:“哈哈,攻下洛阳,我们就不再西行了。”

    “哦?这是为何?大军士气正旺,我认为该乘胜进取关中。”

    “现在的关中就像一团乱麻,我们若再去仅仅是多了一条麻绳,不如在洛阳观看他们自行解开,然后再去,岂不更好?哈哈哈……”

    王忱本是聪明人,听着陈望的解释,完全理解了他的意思,不由得暗自钦佩。

    “元达,卢嘏的粮草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伊水了,此刻应正在装船,不出意外,三日内粮船就可抵达洛水大营。”

    “甚好,甚好,待会儿咱俩再出去看看渡河大军,我对朱绰主攻的北门还是有些不放心,只怕北邙山有敌军偷袭。”

    “平北将军指的是……”

    “在野王的慕容凤啊。”

    “哈哈,欣之多虑了,谅他也没有此狗胆。”

    “朱序、皇甫奋现已到了什么位置?”

    “哦,下午来了急报说已攻下荥阳,应该这两日兵临虎牢关外。”

    “再嘱咐,不得强攻虎牢——”

    正说话间,有骁骑营军兵进帐来报:“禀平北将军,洛阳城内有人自称您的故友,前来拜见。”

    “哦?我在洛阳哪有故友?”陈望诧异地问道。

    王忱对骁骑营亲兵道:“他可曾报姓名?”

    “回主簿大人,他说他叫薛赞。”骁骑营军兵躬身道。

    “薛……赞,啊,哈哈哈……”陈望不禁抚掌大笑起来,吩咐道:“还真是故友,快快有请!”

    说罢,站起身来,走出了案几,对王忱神秘兮兮地低语道:“看来咱不必攻城了,也不谈什么围师必阙了。”

    边说着,边向大帐外走去,王忱紧跟在身后,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来到大帐外,两侧数十人排列整齐的骁骑营亲兵高举火把,帐前如同白昼一般。

    远远看见一名骁骑营亲兵引着薛赞往土坡上走来。

    陈望向前迎去,距离二十几步远时,就抬臂拱手,笑吟吟地道:“薛公,哈哈哈……不想在洛阳能再次相遇,陈某三生有幸啊……”

    薛赞停住脚步,躬身施礼道:“陈公,九狐原一别,已历九载,别来无恙啊。”

    “当年陈某得蒙薛公相助,没齿难忘,快快里面请!”说着,陈望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薛赞不敢托大,走到陈望面前,执意请陈望先行。

    陈望一边向里走一边手指身边的王忱介绍道:“这是我的主簿,出自太原王氏的王忱,你们薛氏也是出自于太原,还有同乡之谊啊,哈哈哈……”

    王忱和薛赞互相见礼,薛赞打量着王忱,赞叹道:“早闻王公弱冠知名,江东才俊,后来之秀,幸得一见啊。”

    王忱谦逊地道:“薛公过奖,王某只是一介儒生,哪有什么才俊之称,倒是河东薛氏人才辈出,在天下享有盛誉。”

    三人一边客气寒暄着一边进了中军大帐。

    大家分宾主落了座,骁骑营亲兵奉上了茶水。

    陈望招呼着薛赞喝茶,边热情地道:“一别九载,薛公风采不减当年,看来是青云直上,富贵无边啊。”

    “哎……”薛赞笑着摆手道:“陈公过誉了,你看看我已须髯尽白,老喽。倒是平北将军风华正茂,自离别之后,做了许多惊天动地之壮举,名满天下啊,哈哈哈……”

    “薛公这是在调侃陈某了,哈哈……薛公何以在洛阳啊?”陈望笑问道。

    薛赞呷了口茶水,放下茶盏,抚须道:“薛某在建元十六年后——”

    忽又觉不妥,改口道:“啊,太元五年,因天王陛下施行氐族分散制,被派往洛阳辅佐平原公,入镇东大将军幕府任镇东长史。”

    “哦……”陈望抚摸着光秃秃的下颌,夸赞道:“薛公高材疾足,补天浴日,甚为苻坚所倚重啊。”

    王忱在旁,听二人互相吹捧,心道,明晨就要刀兵相见了,怎么没完没了的。

    于是在座榻中拱手向薛赞问道:“薛公此行,可有何见教?”

    “哦,哈哈……见了陈公,一时高兴,竟忘了正事,”说着,他从袖口里取出一封信笺,双手递给了陈望,“这是平原公给陈公的信函,还请过目。”

    陈望忙双手接过,含笑打开了信笺,只见上面写道:

    大晋广陵公、平北将军陈公:

    公大兴兵戈,率不义之师二十万从兖州千里而来,长途奔袭,窃以为乃穷兵极武,有违天道之举。

    我闻老子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故不忍生灵涂炭,百姓遭殃,特遣使下书。

    虽我城内有十数万精锐军兵,但仍欲退出洛阳,以德服人,息止刀兵,化干戈为玉帛。

    但须三日整顿粮草辎重等物,城内百姓去留自愿,房舍集市等皆保留原貌,悉知。

    大秦镇东大将军、平原公苻晖

    甲申 建元二十年三月

    陈望看完,合上书信,递给身边座榻中的王忱,向薛赞微笑道:“平原公有此意向乃洛阳之幸,万民之福啊。”

    说完,顿了顿,脸色一肃,淡淡道:“但陈某兴兵并非穷兵极武,请薛公回去对平原公讲,洛阳本为大晋故都,且当年家父从鲜卑人手中光复,只因在太和四年家父早逝,所以再次沦陷于鲜卑之手,后又为氐秦所占据,我此行乃王师收复失地,替天行道,怎会有违天道?”

    “咳咳……”王忱已经看完,一个劲地咳嗽着暗示陈望。

    这可是和平解放洛阳啊,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不费一刀一枪,天大的好事啊,可别言语过激而触怒了人家,再生反悔。

    薛赞微微一笑,解释道:“此信还得面呈天王陛下,内容展示洛阳百姓,所以……”

    哦,原来如此,陈望心中暗笑道,苻晖这小子还挺有心机,虽然怯战但又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就像武侠书被打败者临走时常常会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

    其实是逃跑,以后但愿别再见面的意思。

    于是借坡下驴,笑道:“当年在九狐原上,陈某曾对薛公说过,欠您一个人情,日后有事可来寻我,既然是薛公出面,我义不容辞,请回复平原公,三日后,我大军再入洛阳。”

    王忱在旁暗暗松了一口气。

    薛赞躬身施礼道:“陈公义举,薛某不胜感激,也代平原公,洛阳军民铭感五内。”

    陈望还礼道:“薛公多礼了。”

    薛赞仿佛如释重负,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陈望曾在谯郡大破六十五万秦军,凉州又大败苟苌二十二万大军,都是以少胜多。

    而且名将毛当、毛盛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现在也已经传遍天下,系陈望亲率兖州军剿灭。

    传闻就连这淝水之战都是陈望在进行了周密的幕后策划,谢石、谢玄等人只是执行者。

    更不用说苻晖这个自幼娇生惯养的苻坚庶次子了。

    今天下午在城头又集体参观了兖州军的军容士气,那叫一个兵强马壮。

    他能放过洛阳这七万人全身而退往关中,那是苻晖的运气好。

    不不不,这应该是自己的功劳!

    是陈望重情重义,不忘当年自己曾经帮助过他。

    与洛阳的七万大军性命相比,当年九狐原那点儿事,真是沧海一粟。

    想到这里,薛赞站起身来,向陈望躬身一揖,郑重地道:“陈公高义!如此,薛某就回去禀报平原公了。”

    陈望和王忱也站了起来。

    陈望还礼,有些抱歉地道:“故人相逢,本应备下酒宴款待,只因——”说着,他四下里看了看,笑道:“还望薛公见谅。”

    王忱马上在旁解释道:“军营中不得见一滴酒,违者立斩,这是平北将军的铁律,还望薛公海涵啊。”

    薛赞向二人拱手道:“陈公治军严明,薛某佩服,佩服,心领了,心领了。”

    说着,薛赞退出了座榻,躬身道:“那薛某就告辞了。”

    陈望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和王忱陪同薛赞向大帐外走去。

    将薛赞送至洛水岸边,看着他乘一叶扁舟,在月光下渐渐远去,直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与夜色融为了一体。

    王忱一脸凝重地问道:“欣之,您和这薛赞交往很深吗?苻晖的信不会有诈吧?”

    陈望转过身,向兖州军大营走去,边走边笑道:“我西赴凉州路过安定郡时,薛赞有恩于我和呼延堡,我料定关中大乱,群雄并起,苻坚有难,苻晖与其死守洛阳,不如完整的带回一支成建制的生力军。元达勿忧,我有九成把握。”

    王忱在陈望身后停住了脚步,一时间呆愣在了当场。

    从攻下新城之后,作为三军总参谋长的他就开始了策划筹备攻取洛阳的详细事宜,并制定了一整套的攻城作战方案,准备呈给陈望过目。<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34151/6877429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34151/6877429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