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一百七十九章:大汉第一叫父其实浪得虚名!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九章:大汉第一叫父其实浪得虚名!不到一炷香,贾玑急忙拿来了河内至魏郡一带打探的地图,只是有些还未整理汇总而划,仍是一片碎布,要分别查看。

    张韩和贾诩快速寻找,不多时找到了一处地界,从官渡小道可乘舟渡河,可过数百人。

    “在下觉得,攻下此地其实并无用处,只需占据白马津即可,占据河岸,以后无论是退还是守,都能自行选择,或者是退守后毁去此津,一样可以延缓袁军的进军路线。”

    贾诩直到现在为止,和荀攸的看法依旧一致,两人都十分笃定的认为,想要大胜袁绍,绝对不能渡河远征,而应该等他们过来。

    一旦袁绍渡过黄河,临战于官渡之野,那击溃之后才能凭借大河天险,方便追杀击溃其众。

    否则,袁绍根基在魏郡,渡河过去即便是大胜又能如何?

    难道还可强攻黎阳吗?

    黎阳乃是魏郡南面之屏障,就算以往不是易守难攻的坚城,但双方有意交战,它也会在未来数年内变成坚城。

    所以,在贾诩的理念里从开始到现在就没有想过要拿黎阳城。

    目标,就在河津的各个渡口。

    官渡、白马津、延津三地,都可谓极其重要,它们日后将会成为主战场和粮食运输的关键所在。

    这就意味着,张韩将计就计而示弱,要换取的成效应该看向此处。

    贾诩点了点白马津,道:“此处只要从东郡西北处渡河即可,应当取之。”

    “以君侯之能,没什么做不到的,此计若是换做他人或许较难,牺牲也大,可君侯的黑袍甲骑,无惧也。”

    贾诩眼中精芒不断,这是他在张韩身上看到的优势所在,而且这优势是他以往的故主身上均不曾有过的。

    譬如张绣,虽也年轻英武,却远不如张韩,再者是吕布,勇武相当又远远比不过张韩的狡猾。

    别的人计谋足够,但是无法统御军士万众一心达成计策,恐怕若是以此来论,张伯常已可谓是天下无双了。

    “呃,胜败乃兵家常事,且战场无情刀剑无眼,我若是不幸死了呢?”

    “决计不会,”贾诩不假思索,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韩咋舌道:“你这是盼着我去奔袭,成功你有献计之功,若是不成而身死……或者受伤败逃,你们父子俩就解脱了。”

    “造孽啊!!”贾诩脸都揪到一块了,攥紧了拳头痛心疾首,咬牙道:“君侯,这时候就不要多疑了好吧!?”

    “还在怀疑呢?”贾诩人都麻了,头皮震颤!伱这多疑的性子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

    我记得以前不这样啊?

    难道是现在身份地位不一样了,开始惜命了吗?

    张韩看贾诩急得跳脚炸毛的模样,心里趣味拉满,咋舌道:“我这不是,随口一问嘛,没有你就说没有就行了。”

    你还有理了!!贾诩嘴角猛抽,但却很从心的没有反驳,只是淡笑以待。

    “君侯觉得如何?”

    “我觉得太危险,我不想去,”张韩干脆利落的说道,“但是你规划的这条路线却是不错。”

    “何意?”贾诩眼眉一挑,好奇的看向张韩。

    “示敌以弱,其实便是让他们以为目的已经达成,而且自得于其计谋,安稳度过了许都以天子令征朝贡之危。”

    “而既然已经示弱了,又何必异军突起去声东击西,以彰显我之才能威名呢?”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眨了眨眼睛,稍稍安静了片刻。

    此刻,贾诩试探性的凑近,道:“不去攻取,只是放探哨过去?”

    “那,以什么身份过去呢?”

    “还没想好,文和先生觉得应该是何身份最好?”

    “嗯……”贾诩觉得这里面明显有坑,不想回答,但若是不答好像要遭罪。

    算了,宁伤天和不伤文和,他叹了口气道:“流寇山贼最佳,流民百姓也可,彼此暗中相连,能打探不少消息,见到不少实情。”

    “好,多谢文和先生进言,本侯采纳了,”张韩很敏捷的点了点头,并对贾诩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甚至,眼神里还有些“受教良多”的感激。

    当然,这些微表情贾诩是半点都不信的,现在君侯已经越来越鸡贼了。

    他再也不是那个充钱的少年了,已经有了亿丝丝改变。

    ……

    三日之后。

    张韩离开了河内,并且非常突然,几乎是紧急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务,把赈灾之职交托给了太守曹洪。

    对外宣称的就是……回去陪家人,已经一年在外奔波,不曾顾家了,想和家人团聚一个年关。

    本来张韩打算说家里人病了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哪家好人没事这么说家里人?

    这消息在有心人的打探之下,已经快速传扬了开去,在河内广为流传。

    张韩的近臣更是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可消息越瞒反而越发走得快速。

    没过多久就已经开始传到河内边境,打探这等消息的人,纷纷都在猜测张韩是否因贪腐受罚,已经回许都下狱去了。

    不过此时的许都,却比大多人所想都要安宁,特别是张韩。

    在今夜晚上,他就收到了曹操的书信,让他安心行事,无需担忧朝堂风评。

    曹操说有十足的把握,让张韩不会因此折损声名,反而会声名大噪,有大功于朝堂。

    于是张韩开始深思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是暗示他可以去胡作非为了,毕竟依据均衡兑换原则,义父口中的“大功”,可以用“大祸”来抵消。

    而这大祸,不能是谋逆之罪,只要是那种祸事之中带有功绩的,就无妨。

    在书信之中也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功绩,张韩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底牌,毕竟他自寿春回来之后,没能有什么独特的功绩。

    罢了,既然堂堂的当朝丞相都这么说了,本来就不会出什么岔子,倒是也不必担忧了。

    ……

    许都。

    曹操和荀攸、戏志才、郭嘉一同在堂内,桌案上还堆着送来的冀州奏表。

    而郭嘉和戏志才都不明白曹操给张韩那封信的意思。

    即便是郭嘉这种心思澄澈通透,玲珑急智者,也不知道这位丞相有何底气。

    按照他的猜测,应该是以武力、兵力直接镇压,而不是正常办法,这样做的确能保下来,可也会造成些许君臣不和。

    这样当前的局势也就压不住了。

    自然会产生嫌隙,这也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景象,更是冀州愿意看到的效果。

    此计,真正的目的不就在此吗?

    郭嘉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有深深地担忧,而他们又非常明白曹操的心思难猜,且深谋远虑,目光立足于高远。

    曹操瞥见了两人的眼神,冷哼一声笑道:“你们是不是好奇,我以何为底气,向伯常保证无碍?”

    “不错,”在场这两人都不是慢性子,一听曹操这话的意思就明白他定然是愿意说出来,于是同时转身来看向他。

    连荀攸也是无法避免的转头过来,面露审视之色。

    曹操嘿然一笑,“这小子还有一桩功绩,可能他自己都已经忘记了。”

    “那是去寿春之前,他擅离职守到乡间去祸害山民时,扯出来的一项策略。”

    “啊?”郭嘉和戏志才同时惊叹出声来,到乡间去祸害山民,这是什么说法,会否有些太过直接了?

    “那么,是何等功绩呢?”荀攸在一旁颇为无奈的问道。

    他倒是还能保持气度,因为对张韩已经做出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他心里,张少卿干出什么事儿来都不算意外。

    曹操取出了一卷锦布写下的卷宗,摊开后道:“张韩献劁豕之法,重开劁猪匠人,传至兖州、徐州,汝南郡、彭国境内。”

    “至今年冬日,时值年关将至之时,各地开宰豕,以烹入家宴,境内的猪肉增产,百姓可谓均可食肉,比起此前的五谷米粟,这难道不是一桩天大的功绩?”

    郭嘉和戏志才顿时惊愕,“竟有此事?”

    “增产多少?”

    “光是徐州便是十倍有余,允诚的请功奏表,也已经在路上了。”

    曹操轻声笑了笑,道:“有如此功绩在,伯常又岂会遭难?”

    “天子高兴还来不及,百官之能哑口无言,此等功绩,前虽有古人,后或许也有来者,但当下却真正值得举国欢庆,伯常可谓真英雄也。”

    曹操此话,不算真实,因为力主推行的不是张韩,是他曹操。

    张韩当初只是提了一句,再兴劁猪之法,以骟养肥,再令各地村民勤养殖之事。

    方才有这一年的“丰收”,而且曹操的政令,更是将原本大户、商贾人家才能养得起的猪,放开到了各处平民。

    才有了现下的功绩,不过正好遇到了冀州所来之事,那顺水推舟,把功绩给张韩便是。

    不光可以挡下此祸水,还能让他再得一番声名。

    至于现在张韩所为,曹操就期待了,他也想看看张韩要做什么。

    毕竟,这可不是我让他去主动对付袁绍的,这是袁绍自己惹的。

    曹操现在的心态,就像个富家翁,看着自家年轻气盛的儿子去与人斗财。

    他自可斗之,身后自有金山银山为他撑腰,若是败了也无妨,回来仍有功绩。

    “原来如此,”荀攸此时点了点头,轻抚胡须露出笑意,感慨道:“君侯真是,什么都懂一些,这骟猪之法,在武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41431/7083252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41431/7083252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