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一百九十章:岳父待我恩重如山,真好!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一百九十章:岳父待我恩重如山,真好!南临山。

    张韩亲自带人一同搭建营寨,就山取材,并不偷歇。

    甚至在临河处,请了壮丁来建凉亭、筑围栏,打造小筑以居住。

    如果是别的人,或许此刻只在查探地形,四处走动。

    但是张韩就不一样,他是真拉着人干,孙乾、糜竺、贾诩都赫然在列,贾诩一把骨头了还能挽起袖子伐木、砍竹,搬运石料。

    看得赵云一阵恍惚。

    在场劳作者,上至君侯,下至军士,无不欢畅卖力。

    战马齐鸣之声于野外校场,营寨围住之地则是热闹吆喝宛如市场,甚至还有人唱起了号子。

    过往的百姓好奇来看,知晓张伯常建营于此操训士兵,打造工坊,纷纷送来酒水、猪肉款待。

    “君侯,深得人心。”

    赵云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初所见很多仁君的模样。

    只不过,还是有些许不同,那些仁君都不会亲自卖力气,和下头的弟兄一起苦劳。

    即便是有这种想法,也没有君侯这样的体力。

    “君侯,齐了!”赵云上身只穿一件单薄的内服,精壮雄武的身躯肩扛圆木,放在张韩身旁。

    “真就,说来就来了!”赵云心里是想来的,但是面上过不去,有些话不好开口,也没有这种号召力。

    张韩就不同,张韩的性格就是容易感染周围的朋友,什么事一张罗,不管你内不内敛,干起事来一切扭捏就都忘了。

    “好,休息片刻!”张韩拍了拍手,把木料都归整在一堆,然后把图纸递给了身旁的工匠。

    几名工匠再行商议,建木质小院,另外还有混泥搅拌的料铺一条小道出来,从南临山通许都南门,刚好可通行商马。

    连接在去往汝南的主道上。

    张韩蹲在了一颗大石头上,对赵云道:“小筑修建恐要半个多月,院里的用度,我已经在着人搬运了,但军营,今夜就可以安歇。”

    “晚上调运的钱粮和酒水都会从许都到达,咱们休息一会儿,然后进山看看猎场。”

    “好,”赵云展露笑颜,仿佛轻松到当年与兄弟一同在家中劳作的时候。

    “多谢君侯,”赵云由衷的感慨道。

    “谢我什么?”张韩伸袖子直接擦了一把汗,有点奇怪赵云的脑回路。

    我建这些,不都是为了自己玩儿得开心吗,顺便离开许都,但也不算太远。

    好处就是,校事们不用盯着我了,反正他们盯着也没什么用,每天送去的日常消息都是典韦检查过的。

    赵云坦然而笑,面色阳光,“自然是,多谢君侯如此慷慨,子龙不过随口一言,竟能促成此事。”

    “在南临山,地形多样,远离耳目,可秘密练兵,提防探哨,又有水源、牧场、校场,有平原粮仓囤积钱粮,还可游山玩水,实在是得天独厚之地。”

    是得我独厚,张韩心道,三年前这里可是荒山。

    “是,什么好处都占全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张韩意味深长的说着,甚至还叹了口气,目光悠远平视前方。

    赵云一愣,忙问道:“有何遗憾?”

    “唯一的遗憾就是我还没给丞相说,咱们有可能会被治擅离职守、私调兵马的大罪。”

    赵云:“……”

    典韦:“……”

    赵、典两人同时陷入了沉默,但是沉默的理由却也各不相同,赵云只是觉得很厉害的同时,有一种走上不归路的预感。

    典韦则是单纯的觉得他又开始了。

    沉默了一会儿,典韦直接道:“不对,迁徙营地这么大动静,就算没给丞相说,他也早知道了,但是不曾传来命令叫停或是问询,说明他默许了。”

    “对了!”张韩一拍手,眼神发亮的盯住了典韦,道:“就是这个道理,肯定是默许了,否则青釭、倚天早就已到身前了。”

    日落之后,大营建落,军士已开始巡防操训,夜间安排军务,张韩和典韦在主帐设下了宴席,以酒水款待众将领。

    黑袍甲骑的新丁被钟繇要去了六百,老人则还有四百在张韩身边,另外四百早已去了冀州潜伏。

    而初建营地的这些用度,据说是张韩的私产家资。

    军中已经开始有传言了:君侯又散家产了?

    然后就会引起别人发问:“他到底还有多少家产,怎么散都散不完。”

    “我以为君侯以前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是舒其壮志,没想到是他的真实经历!这还是句记叙诗!?”

    “我们也偶有钱财入账,怎么就没有这种家底……”

    一番酒后热络,聊得更是欢快,说到最后全是敬佩,人君侯立功揽财两不误,名声还不算全差。

    至少有大半的人都在夸赞他的各种品质和功绩,敬佩其人品。

    只有社会上一小撮不理解他的人,嘴里容不下他,要说他贪财好色。

    “冀北那边的消息,似乎对君侯的打探的确少了很多。”

    说起了此事,贾诩也的确听过不少类似的消息,立刻来了兴致,“冀州那边,打探您的探哨已经撤去了很多,想要探听您的命令已经很少了。”

    “说明,您引退这件事,卓有成效……”

    张韩咋舌的瞪了他一眼道:“退隐,什么引退!你这词和谁学的?”

    “和君侯啊,”贾诩眨巴眨眼,定定地看着他。

    “那没事了,”张韩低下头去,而后心情大好,“我已被他们的计策打压,不再为大理寺少卿,几乎就退出了朝堂九卿之途,日后又可任用名士,以揽其心。”

    “此节,又是必行之事,”张韩看向左右,笑道:“你们觉得是为何?”

    贾诩轻笑,道:“因为冀州会认为,天下依旧离不开士族支柱,所以君侯的功绩已经到头了,接下来便是功成身退,将高位让与他人。”

    “而且,冀、幽的名士、贤者在判断局势的时候,心底里不会认为君侯真有逆转乾坤的大才,而是当初丞相起于兖州时身边并无他人可以任用,方才无奈推举、重用,以彰显其举贤任能的气度心胸。”

    “这不是看轻,而是世上人均如此,以名气为重,以世家的枝叶为重,得一家支持则可有数百人相随,君侯如今广为交友,底蕴支脉也远不能及也。”

    “没有没有,”张韩连连摆手,“我没有逆转乾坤之能,只是乘大势,顺其风而已。”

    贾诩停下来深看了他一眼,“嗯,君侯说得是。”

    “这是好事,”张韩一拍大腿,颇为欣然,“冀州越不重视我,越能在数年后忘却我名,但是,冀州的探哨也不差,他们怎会如此放弃打探我的消息呢?”

    “嗯……”贾诩也不解,心中有所猜测,不过未得真相也不可随意断定。

    张韩轻笑了几声,道:“呵,等会问问就知道了,子脩也会到这里来。”

    “中郎将?”贾诩瞥了他一眼,心里嘀咕。

    私自离营的事情,中郎将都已经知道了吗?

    哦不,他应该不光是知道了,甚至还是来告知丞相态度的。

    说话间,曹昂便已经到了,从帐外得军士接引进来,脸上带着笑意,一眼看向张韩:“妹夫。”

    “诶,大舅哥,”张韩露出如花般的笑,伸手请他到身旁来坐下。

    没等曹昂坐下,他接着道:“咱爸……咱父亲怎么说?有何指示?”

    “他问伱还缺不缺军粮用度,可从许都那支调不少,用于半年安营扎寨。”

    “那不用,我这里有……只需正常支用就可。”

    每个月都有军需送军粮来,倒是也无妨,只是挪营时,耗费些许钱财罢了。

    花费不过等同于数千金而已,张韩还花得起。

    “另外,还有一件事交托给你,”曹昂坐定后,语气平静,他知道张韩不会拒绝。

    毕竟他擅离职守、私调营寨在先,父亲并没有怪罪,而是交托重任。

    张韩脸一下就垮了,看过去的眼神也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叹了口气,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说吧,什么重任?”

    曹昂左右看了看,此刻帐中还有不少生面孔,应当是新入营,或是新提拔起来的将校。

    张韩心领神会,直接一扬下巴,“都出去,典韦、贾诩、子龙、高顺留下。”

    刚说完,想了想,又改口道:“算了,高顺,子龙也出去。”

    张韩想了想,这种情况下交代的事情,很可能不是正经事,那么两个正经人就得赶紧出去。

    堂内只留下正常人就行了。

    等人都走后,曹昂拿出了一份地图,还有一张布匹,“这是前哨送来的探报,过几日,会有一队马商走这条道,去荆州。”

    “应当是从并州、凉州所购的马匹,开春之后就运送进荆州境内,一共好几批,跟随商队而行,看似是普通的货马,其实看体型就可以看出来乃是战马。”

    “父亲觉得,妹夫好像离得比较近——”

    “我明白了,这是典韦最适合干的事。”

    “呵呵,”典韦听完直接笑了:“君侯说得对啊,俺是粗人,就适合去打家劫舍。”

    曹昂深色狐疑,略有迷茫,怎么典韦现在说话变成这样了。

    “也不是打家劫舍,”曹昂十分正经,好似在商量国事天下事:“就是,父亲也想买这一匹战马,出价能比荆州高。”

    能不高吗,生命无价啊,这价绝对比荆州的好。

    不过,荆州地处南方,本来战马就不多,而步卒与水军战船居多,若是这几匹战马去了荆州,日后同样也是与曹军交战的本钱。

    张韩知道,不能让这些商马到达荆州,而且还要做得漂亮,不能让人留下话柄抨击。

    “这是父亲送给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41431/7083253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41431/7083253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