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六十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鼓声自远处传来,带着催促的意味。

    文武官员开始整队,一旁还有礼官维持秩序。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文臣居首的是中书右丞相胡惟庸,武官居首的自然是魏国公徐达。

    顾正臣虽然是泉州县男,可那玩意没明确的品阶,只能按工部郎中正五品排。

    工部尚书李敏、黄肃和顾正臣也算是老熟人,李敏见顾正臣路过,连忙伸手拦住:“顾县男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吧?”

    顾正臣对李敏、黄肃行礼称是。

    黄肃对李敏笑道:“你教下他规矩,莫要惹了祸端。”

    顾正臣见状,对李敏再行礼:“还请李尚书指点。”

    李敏笑呵呵地伸出四根手指:“大朝会有四不准,你可要记住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坏了规矩,那可不好收场。”

    “哪四不准?”

    顾正臣谨慎起来。

    李敏听了听鼓声,感觉时间不多,便快速说:“一不准跪拜迟缓,需随礼乐、众人而动。”

    顾正臣点头,反正自己站在后面,前面人怎么动作自己跟就是了。

    “二不准交头接耳,嬉笑言谈。”

    顾正臣表示理解,大朝会礼仪庄重肃穆,谁敢在这个时候笑,老朱一定会让他全家哭。

    李敏正色:“三不准闭口无声。”

    “呃?”

    顾正臣不明白什么意思,刚说了不准说话,现在又说不能无声?

    黄肃在一旁解释:“不准闭口无声,指的是山呼时,需要大声喊出来,不发声是为不敬,心不诚。”

    顾正臣恍然:“不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喊大声点,没问题。”

    李敏脸色一变,急切地说:“是谁告诉你山呼万岁的?杀千刀的,这是想害你全家啊!”

    “啊?”

    顾正臣神色有些难看,咋滴,不都是山呼万岁吗?

    黄肃拉着顾正臣,严肃地说:“可不敢山呼万岁,陛下认为万岁二字太过虚语,平日里喊一声无人怪罪,可这是大朝会,没有山呼万岁,只有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顾正臣有些后怕。

    感情这大朝会如此多门道,想想那个场景,人家在那喊“天辅有德”时,自己一个人扯着嗓子大声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不成了全场焦点,坏了元旦大朝会的礼仪,说不得真会被弄到泉州去钓鱼。

    “多谢!”

    顾正臣谢过黄肃、李敏,然后问:“这四不准是?”

    李敏呵呵笑道:“四不准失态,稍后礼仪结束时,会有歌舞盛宴,可不能有失态之举。”

    礼官跑了过来,着急地说:“县男,还请入列。”

    顾正臣对礼官告罪一声,至正五品位置挤了进去,惹得后面官员颇是不满。

    没办法,这不是插队,这是官品秩序。

    二次鼓传出,文武官员进入午门,文臣经东角门、武将经西角门进入奉天殿前面的丹墀(奉天殿广场)。

    甲士林立,长戈肃杀。

    旗帜飘动,威严肃穆。

    百官向北肃立。

    在第三通鼓敲响时,朱元璋身着衮冕,在华盖殿升座,宫内执事官五拜之后,奏请朱元璋升殿。朱元璋前至奉天殿,礼乐伴奏,直至朱元璋落座于龙椅之上。

    奉天殿外两排手握长鞭的甲士,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发出啪啪地声响。

    似是驾驭之声,又如鞭笞之刑。

    丹墀大乐起,百官入殿四拜。

    因为奉天殿空间有限,而文武官员又多,哪怕是文武分成八队,也有许多官员只能站在外面。顾正臣运气不错,至少挤到了门口,算是入了大殿。

    在大殿之内和大殿之外是有区别的,这可是元旦啊,虽说这一日开始算是春天了,但天气依旧寒冷。

    殿外没个遮拦,风呜呜吹,还时不时卷过广场。

    殿内就好多了,至少没寒风。

    行礼结束,之后是进表官进表。

    这是元旦贺表,每个地方都需要写,可以是知县写,也可以是教谕写,礼官会挑选一些文采华丽,排比对偶出色,歌功颂德精彩的贺表呈报上来然后宣读:

    “具官庐州府六安教谕臣张饶:滋遇元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慕唯皇帝陛下,膺乾纳祐,奉天永昌……”

    念完一篇之后,百官跪一次,平身,奏乐,四拜,再平身……

    传制官看向朱元璋,得到允许之后,便走出来传制:“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之后百官跪一次,平身,奏乐,四拜,再平身……

    繁琐的礼仪让顾正臣直郁闷,开个朝会而已,至于如此冗长嘛。

    但没办法,礼是保证社稷安定的重要工具,说社稷不行了,民不聊生时,往往用到“礼崩乐坏”这四个字,相对应的,自然是礼制完备。

    没有礼就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服管,不服管就容易事多,事多就容易乱,乱了社稷就容易完。

    这是一套认知逻辑。

    所以历朝历代中原王朝都将礼制放在极重要的位置,所以朱元璋在礼制设计时面面俱到。

    皇室需要礼约束士大夫与天下,士大夫需要礼约束下级与百姓。

    礼兴,是天下太平的标志。

    不管你是否觉得麻烦,但这一套玩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想在官场混,想在古代混,就必须知礼仪,懂礼仪,守礼仪。

    赞礼官员高唱赞歌,文武百官开始齐声山呼天辅有德。赞立官再次高唱,官员跟着山呼海宇咸宁,之后还有圣躬万福。

    礼乐大奏,又是挥鞭。

    朱元璋在百官的祝贺之下宣布退朝,然后回华盖殿,整个大朝会典礼结束。

    当然,百官这个时候并不会真的回家,在殿外溜达溜达,吹吹风,等老朱换好衣服,奉天殿的宴会便开始了。

    洪武七年的第一顿饭,老朱请客,不算寒酸,至少有鱼有肉有酒。

    歌舞之类的也就那样吧。

    顾正臣坐在门口附近,旁边还有个柱子可以遮挡,反正老朱也看不到,着实饿了,索性便吃了起来。

    坐在顾正臣一旁的是个年近六旬的官员,顾正臣不认识,也不想认识,可这个老家伙似乎看顾正臣不顺眼,总是吹胡子瞪眼,似乎很不满顾正臣吃东西。

    歌舞之后,便是说闲话了。

    魏国公徐达举杯:“元旦伊始,臣恭愿陛下龙体金安,大明风调雨顺!”

    朱元璋微微点头,威严地说:“魏国公这杯酒,朕还是要喝的。不过这杯酒不是你敬给朕,而是朕敬给你,还有前线的将士们!元廷虎视眈眈,年年犯边,朕能在金陵睡得安稳,治理江山,你们是首功,来,让我们举杯,敬给勇猛无畏的将士!”

    “饮胜!”

    众人举杯,顾正臣也跟着喝了一杯酒。

    徐达颇是感性,见朱元璋如此,感动不已:“臣定会将陛下之话带给前线将士!!”

    朱元璋含笑。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58688/5636275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58688/5636275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