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问,纳下师爷
    民间有人仗义疏财,但这类人多数情况下只是结交一些黑白两道的人,像李宗风这种接近穷困百姓的只是少数。

    顾正臣敬佩这样的人,至少他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平稳的日子。

    遮风挡雨。

    兴许是曾经的苦难,兴许是共同迁移的命运,让这里的人更为团结、互助。

    客栈。

    萧成看着安排伙计送来酒菜的顾正臣,一头雾水:“你饿了??”

    顾正臣笑道:“不是我饿了,而是有人要来,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

    萧成不明所以。

    顾正臣安静地等待着,直至半个时辰之后,房门外传来了动静。

    “李承义深夜拜会张先生,多有叨扰,还请见谅。”

    声音传入房内。

    萧成敬佩地看了一眼顾正臣,起身开了门。

    李承义背着个包裹走入房内,见桌子有酒菜,而顾正臣端坐在那里,不由笑道:“你知我会来??”

    顾正臣微微点头:“你不知我明日几时离开,今晚是你最后的机会,想来你不会错过,请坐吧,长歌兄。”

    李承义坦然坐下,认真地问:“张三,是你的真名吗?”

    顾正臣微微摇头,承认道:“不是。”

    李承义将包裹搁下,严肃地说:“我不管你是谁,只要你能帮我拿到沉船案的卷宗,助我找出杀害我妻子的真凶,我李承义愿将命交给你,自此之后,我是你的人,哪怕你让我去死,我也不会犹豫!”

    顾正臣凝眸:“你与你妻子的感情……”

    “我们是青梅竹马,她居江南,我居江北,虽有江水相隔,却早就相识。她被人杀害,而真凶却逍遥在外,我死不瞑目!!”

    李承义满怀仇恨。

    顾正臣深深看着李承义,认真地说:“三个问题,只要你的回答让我满意,沉船案的卷宗,我亲手交给你。”

    李承义激动地站了起来:“当真?”

    顾正臣重重点头。

    李承义紧握着拳头,只要看过卷宗,自己定能找出其中的破绽,到时候便可翻案,倒逼官府重审此案,索拿真凶!

    “说吧,什么问题。”

    李承义平复了下情绪。

    顾正臣端起酒杯,吹了吹酒水,看着里面的残渣说:“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大是大非时,你会舍生取义吗?”

    李承义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是一个考验人性的问题!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熟读过孟子的这番话,可在历史长河中,真正做到舍生而取义的人并不多!!除了杨业、文天祥外,谁还能说出五个名字?

    说容易,做实难。

    李承义坚定地说:“在沉船案之前,我怕死。沉船案之后,我已不畏死。我愿舍命,取大义而死。”

    顾正臣盯着李承义,没有在他的目光中发现半点虚假,点了点头:“皇帝下旨禁百姓出海,你认为皇帝错了没有?”

    李承义打了个哆嗦,惊讶地看着顾正臣:“皇帝不能有错,也不可能犯错。”

    “那你是认为禁绝百姓出海是对的?”

    顾正臣目光变得锐利。

    李承义语塞,犹豫了下说:“禁绝百姓出海,甚至不让百姓打海里的鱼,许多原本靠海为生的百姓没了生计,他们又缺乏其他手艺,不会耕作,不会石雕,每年还要负担两税、徭役等,这些人生活得并不好。”

    顾正臣摇了摇头:“我不问其他,告诉我,皇帝错了没有?”

    李承义不知道如何回答。

    很显然,皇帝错了。泉州许多渔民本就该生活在海上,他们属于大海,撒网捕鱼,满载丰收而归,这才是他们该有的生活,而不是锄头挥不好,镰刀不会用,农时不记得,就连如何打稻谷都不清楚……

    可,谁敢说皇帝错?

    天子无错,哪怕他错得再离谱,也不能说他错了。

    要知道皇帝是君父,也就是皇帝爹,哪里有当儿子说老爹错了的?

    自己反驳下老爹,挨一巴掌。

    若说一句皇帝错了,还不得挨一刀?

    顾正臣并没有催促,这个问题对正直,坚持自己意见的人来说,是很致命的,明明知道皇帝错了,却不能说错,那到底是错还是没错?

    皇帝不是薛定谔养的那只猫,可以既死既活。

    但对错的问题,在现实中就和光影一样交织在一起,有些一目了然的对,一眼断定的错,但有些部分,却是既对既错的状态。

    能不能有智慧找出对错,判定既对既错中对错的大小,是顾正臣所看重的。

    李承义突然想起来,第一个问题是舍生取义,而在第二个问题里,只因为牵涉到皇帝,自己就忘记了大义。

    “我站在洛阳镇看,皇帝错了,如此独断专行的决策,害了不少百姓!”

    李承义终于豁了出去。

    萧成站了起来,面色冰冷。

    顾正臣抬起手,示意萧成老实待在原地。

    李承义继续说:“我站在那些被海寇杀死的百姓坟墓前看,皇帝是对的,因为他的举措,保护了不少百姓。”

    顾正臣笑了。

    这不是一个海瑞型的人,海瑞黑白分明,连个彩色都没有,他却很清楚,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有些政令确实出了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政令一点利处也没有。

    “第三个问题,你敢出海去杀海寇吗?”

    顾正臣问道。

    “敢!”

    李承义没有任何犹豫。

    自己连死都不怕了,连皇帝错了的话都敢说了,还怕什么海寇!

    顾正臣满了酒,端给李承义:“我帮你拿到沉船案卷宗,并帮你惩处真凶。但你要想清楚,跟了我,很可能一辈子没个自由,另外,我这个人虽然好伺候,却很容易得罪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整死,到时候你也难幸免。”

    李承义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摔碎酒杯:“君子的话,掷地有声,身万死而不改。”

    顾正臣有些心疼,你至于摔杯子嘛,至少两文钱。

    “我身边还缺一个师爷,看你有些眼力,善于观察,便跟在我身边办事吧。”

    顾正臣答应留下李承义。

    李承义欣喜不已。

    然后,和萧成一起打地铺。

    天色还不亮,顾正臣等人便已起身收拾。

    李承义对洛阳镇很熟,但为了不暴露行踪,特意戴了帷帽。

    “老爷,我们去哪里?”

    李承义问。

    “晋江城。”

    顾正臣大踏步而行,至江边处,看着宽阔的洛阳江不由得有些震撼。

    河流的宽度至少有二里远,甚至可以比得上金陵外长江的宽度了。

    “那里是?”

    萧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58688/6269118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58688/6269118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