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 第236章 瘟疫四起
    大明与南下清军大战结束后,以黄河为界,明清双方进入停战期,正当周鉴准备改革制度,提高综合国力之时,于永绍元年元月,全国各地爆发大大小小的瘟疫。

    尤其是河北、河南一带出现瘟疫最为严重,很多逃难的百姓又将瘟疫传染到了南直隶。

    永绍元年二月,京师南京这一天非常寒冷,街巷走动的人群非常稀少。

    有几名百姓走在大街上,好好的人突然倒地抽搐,周围百姓见状,纷纷围了过去。

    询问倒地的几个人什么情况。

    众人虽然询问,但倒地的几个人除了浑身打颤,抽搐之外没有任何反应,很快便不省人事。

    几个人虽然不省人事,但很快被家属找到,带回家中。

    起初,京师南京的百姓并没有将此事当回事,结果,过了数日,那些家属以及周围的邻居纷纷出现类似状况。

    而且之前,最先倒地的那几个人也都相继病逝。

    不到半个月,整个京师南京各大街巷都出现类似情况,开始出现整户整户病倒,甚至整户病逝的情况。

    有些百姓蹲在家门口,上午人还好好的,中午人便犯病过逝。

    然而,人过世必然大操大办,结果传染的人更多了。

    此事引起了南京府衙的注意。

    府衙将此事上报给了摄政王府,周鉴得知,立马有了清晰的判断,这是南直隶传染了瘟疫。

    周鉴以摄政王的名义,下令南直隶百姓居家隔离,不得到处走动,以防瘟疫传播失控。

    起初百姓不理解,不配合朝廷的决议。

    周鉴只能派人大量印发瘟疫病理,并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前以宣传。

    并派出重兵巡逻,若发现百姓出门闲逛,立刻罚款。

    同时给家家户户百姓免费发放麻布“面罩”,类似后世的口罩。

    另外发放大量的活性炭,给百姓的井水消毒。

    至于食品则由地方衙门统一采购,根据每家人口状况定额定量配置。

    过了半个月仍然不见瘟疫传播停止,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周鉴立刻想到,这是没有搞明白瘟疫是何种病理,瞎忙活不见效果。

    于是派人请来太医院主官吴有性。

    吴老子一大把年纪,两鬓斑白,却没有胡须,这一点和其他老人不同,毕竟吴老爷子认为胡须不干净。

    坐着轿子来到摄政王府,被太监搀扶来到摄政王府大殿。

    他当年是李时珍的高徒,自己撰写了《瘟疫论》,这理论甚至影响深远,为祖国医学在瘟疫治疗,防控等领域做出了经验性的贡献。

    周鉴接见了吴有性。

    吴有性见周鉴本想跪拜行礼,周鉴立马阻止,并命人给吴有性搬来椅子设座。

    吴老爷子听闻周鉴给他讲述了南直隶发生的怪病传染百姓的情况。

    吴老爷子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要求见一见百姓,并且要经过“望闻问切”之后再做出科学的论证,最终才能确定为何种瘟疫。

    周鉴听了吴老爷子的建议,有些担心,万一这大明如此宝贵的中医专家要是被这瘟疫传染了,岂不是损失太大了。

    但是吴老爷子本着中医世家,治病救人乃是我中医千年祖训医德,即使有被传染的风险也要甘愿一试。

    周鉴被吴有性的高尚医德所感动,答应让他冒此风险。

    吴有性戴上面罩,类似后世用的口罩,独自一个人来到一户病绝的人家。

    这家人全部病死,床上躺着四具尸体,一位老人,一名孩童,和一对夫妻俩。

    由于死绝,所以没有人收尸,只能由衙门来收尸,但是由于衙门知道太晚,尸体在屋里躺的时间太久,已经发臭。

    好在开春,天气寒冷,故而没有生蛆。

    吴有性进入房间之后,戴上嫩猪皮手套,解开死者被褥。

    整个尸体发青,面色狰狞。

    检查完这户之后,吴有性脱去身上嫩猪皮外套,穿上新的,又去了旁边另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虽然已经有人被传染,但是还没有死。

    吴有性通过“望闻问切”的中医特色辩证诊断的方法看病。

    躺在床上的是一名男子,也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身旁站着的妻子嚎啕大哭,害怕丈夫无药可治。

    吴有性接过那名男子的手腕,细细的拔起脉来。

    随后又观察了男子眼睛,脸色,鼻子,舌苔。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4980/690012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4980/690012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