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仙侠修真 > 凡仙逆续 > 第1861章 守夜(上)
    入夜,薰儿、古灵儿和白龙都回到各自帐篷里面休息去了,虽然叶枫提议过让她们可以到空间珠里面休息,那会舒服很多,但是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毕竟在野外过夜,也是难得的不错体验。

    而叶枫则是负责守夜,毕竟叶枫已经很久没有睡觉的习惯了。

    之前我们说过,叶枫的核心力量不是修仙界的灵力,而是独有的元炁,那是属于“人”的力量。而叶枫修炼的元炁战力体系的核心就是人道。因此,叶枫的想要变强,就只能依靠人道的磨炼。而那就只能靠叶枫自己历练红尘了。修行从来不在寺庙、洞府,而是在红尘浊世。正如那句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修行说到底就是修心,那么哪里有比俗世更好的修心之所呢?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吃喝玩乐不一定是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一定值得歌颂。人生本就是不停地感受,进而感悟。可是我们总爱和别人比较,徒增自己的焦虑内耗。所以不一定非要去做世俗认为的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拿来演绎完美的,更不是演给别人看的。举个反例的话,就好像如今的愚蠢透顶的春晚一样。

    所以,简单的说,叶枫只有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才是修行人道的正途。闭关打坐,反而是事倍功半,不得寸进。这个就是人道最特殊的地方。当然也有一点例外的,那就是梦境空间的实战,毕竟“打架”是战力最直接的体现。毕竟再高的修为,如果你打架能力弱智,那怎么能行?!

    所以叶枫白天,是“红尘历练”,晚上一般都是到梦境空间进行实战。

    这个也是为何短短千年,叶枫就拥有这般天花板级别的力量的原因。

    同时这个也是叶枫相信“努力不会徒劳无功”的原因。自己付出的汗水不会辜负所有流汗之人的。即便一时不会及时反馈,但是“努力”的汗水,总会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你闯过难关的信心!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但是今天晚上,叶枫却不想去梦境空间里找犹格索托斯实战,并非是因为那样会影响到守夜。

    要知道,叶枫去的地方虽然叫做梦境空间,但叶枫不是真的睡觉做梦。那个空间其实是叶枫清醒的时候,创造的空间。之所以取“梦境空间”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在梦境空间里面叶枫想什么有什么,而我们普通人,想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方就只有“梦境”了不是吗?

    所以这个梦境空间是叶枫近乎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能力的一种运用罢了。而叶枫取“梦境空间”这个名字,其实是在不断提醒自己,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这一次叶枫不想去了,是因为白天明珠的事情。

    虽然之前叶枫信誓旦旦地对所有人说,即便不明白未来时间线呈现虚无“叠加态”,到底是好是坏。但是,着眼于眼下,做好眼前的事情,提升自己就可以应对未来,那就足够了。

    毕竟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

    这一点说的没错,但是那是对于薰儿她们来说的。叶枫作为整个队伍的leader。他不能这样“无知”、“得过且过”。

    明珠所牵扯出来的“未来叠加态”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叶枫愿意花一晚上的时间去想整个问题。

    。。。。。。。。。。。。。。。。。

    夜,很安静,也很平静。

    只有微风在树梢间悄悄地游走,吹动着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四周的树木仿佛是守护这片宁静的巨人,它们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月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斑驳地洒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银色的光斑。夜晚的森林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它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韵律。

    在这静谧的夜晚,每一片叶子、每一粒土壤,似乎都在呼吸,与自然的气息融为一体。在这片安静的森林夜晚,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有机会与自然对话,感受那份来自大地的安宁与和谐。

    远处的矮灌木丛里,或许是因为过于安静的缘故,许多的萤火虫都静得飞了起来。而其中一只萤火虫却晃晃悠悠地飞到了坐在篝火旁守夜的叶枫的面前,好像不太想离开的样子。

    叶枫见状,笑了笑,抬手伸出了食指,而萤火虫居然就这样落在了叶枫的食指上,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样子。此时此刻的叶枫在萤火虫看来,就只是一棵树而已,一棵在大自然中再寻常不过的树。不过,这棵树可能是营养不良,怎么长不高的样子,而且萤火虫不明白,明明就是树,却为何要坐在那可怕的火旁边,而且为何这棵树会动?

    叶枫此刻的修为早就达到了“无”的层次。或许是因为萤火虫的生命层次太低感受不到。但是要知道,即便是第八维度的领主——主宰,也感受不到叶枫的力量的存在,能切实感知到叶枫实力的也就只有同为第十维度的存在。第九维度都只能模糊隐约地感知到而已。

    叶枫在其他人的眼里,就是平凡的普通人的感觉。即便叶枫动用手段,他也不会让你感受到一丝力量的波动。即便他是要杀人的话,对方都不一定能感觉到是怎么回事就死了,而且如果叶枫愿意,对方死的时候,连痛苦都不会感受到。

    其实真正厉害的人,并不是那种举手投足之间、一呼一吸之就能引起天地异象的人,而是叶枫这种不动声色、与世无害的样子。在他身边的人,丝毫不会因为其强大的存在而感到窒息。

    。。。。。。。。。。。。。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往往是真正厉害的人。

    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菜根谭》也说过:“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学会隐藏自己是一种能力,真正厉害的人将丘壑藏于胸中,不轻易让外人得知,如此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那些真正的厉害的人,从来都不会过分地张扬自己。他们努力避免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习惯掩饰真实的自己。

    毕竟自古以来,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是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因此他们把自己伪装成普通人。这个就是藏,以此来降低其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和警惕。简单的说法和例子,就是“闷声发大财”。

    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往往都是真正厉害的人。他们思想逻辑成熟完备,所以遇事才能冷静不慌,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从容处置,即便心中疑惑,脸上依旧表现得风轻云淡,依旧沉默寡言。

    我们常用“行知病虎,立如眠鹰”来证明越是胸有成竹,行动起来越是不慌不忙。

    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聪明人大概有以下几个表现。

    第一个,难得糊涂,明哲保身。

    人生在世,大部分人都会去争名逐利。这一点没有错,只是很多时候都不是容易之事。

    如今现代生活中,因为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与所有人都处好关系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所以除了不仅要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取舍的原则外,明哲保身也是必修课之一。

    而糊涂,或者说装糊涂,就是明哲保身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人生难得是糊涂,这里的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装糊涂。

    以史为鉴,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太多的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都是聪明“死的”。但是那是小聪明,而真正聪明的人,或者说是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却表现得不是很聪明的亚子。

    这个叫“大智若愚”。

    这世上有太多事情看破却不能说破,否则必会惹火上身,而且很多都是没必要的麻烦。而想要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装糊涂是最恰当的选择。

    当然在原则底线、民族大义上,必须是该为则为。有些事情,即便麻烦,也要迎着麻烦上!

    第二种,学会示弱,深藏不露

    真正的厉害往往不动声色,以弱示人,深藏不露。

    所谓的“示弱”并不是真的弱,而是表现出弱者,对于强者的虚名没有争强好胜的执着而已。

    不敢示弱,是因为我们过分渴望认同感,不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敢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敢于示弱的人,体现的恰恰不是懦弱,而是自信。因为真正懦弱的人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懦弱的,对于任何指出自己懦弱的人,他们都会暴跳如雷、口诛笔伐。

    而真正的强者,他们会表现的善解人意,就像水一样,也就是老子说的“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第三种:装普通,低调为人

    聪明人不会不分青红皂白,逢人就甩底牌。在他们的手里最好的,最有威力的东西,往往放到最后必要的时刻才会去展示。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在你面前看起来很普通的人,他们或许只是低调而已。这一点在脑残装逼打脸网文里面出现的最多。或许你会说那些反派真的是脑残,没事都去找主角的麻烦。

    但是,我问你们啊,你们是有上帝视角,知道谁是主角罢了。但是现实生活中,你没有视角,那么我告诉你,你身边不起眼的、看起来很普通人的,其中就有非常厉害的,堪比网文主角的人。你若是不收起嚣张的态度,总会惹到主角的。

    那时候,你就成为了当初你最鄙视瞧不起的脑残反派了!!!

    所以你要不要低调?

    如果你没什么本事话,更加要低调,为了不惹到你惹不起的人。

    我们常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做人最好还是低调一点,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才能将路越走越宽。

    自古以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世界之上还有世界,强者之外还有强者。

    第四种、不惧颓废,厚积薄发

    现实是残酷的,而童话是美好的,所以现实生活从来不是童话故事。有些局面已经形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在短时间里改变。而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积攒力量,待时而动。厚积方能薄发,但厚积的过程却从来都没那么光鲜亮丽。自然就是颓废的。所以不要畏惧颓废,只要你颓废的时候,不放弃自己,依旧不忘记积蓄力量那就够了。

    其实吧。

    以上讲的这些,总结概括的说,就是我在前1749章里面讲过的“木雁之间”和“龙蛇之变”的道理。

    “木雁之间”和“龙蛇之变”这两个词语都出自《庄子山木》一文,是庄子回答弟子问题的一段语,他想表达的是,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做人处事必须判断情况,找准时机,随机应变。为此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5342/6695064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5342/6695064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