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378章 谋生之道
    未等陆德明说话,伍良夜直接拿走了他的担子。

    陆德明无奈,叹息一声,只能跟着伍良夜走。

    想想也是,自己来这边是客人,泾阳王是不会让自己干活的,而且要是在这边出点意外,即便是自己愿意,是自己的原因,旁人也会对泾阳王多加揣测,给泾阳王带来麻烦。

    方才是自己冲动了,未曾多想,做出如此行径,实属不该。

    坐在树荫下,陆德明开始反思自己。

    方才自己不应该听到李复的那两句话之后,就一腔热血涌入心头,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就想着去干活。

    唉,人老了,岁数大了,不服老不行啊。

    伍良夜从马车里拿出了矮桌,放在树荫下,又拿出了凉茶和水果,摆在了矮桌下。

    “陆博士,您在这儿稍候,估摸着,三位小殿下,也熬不住多久的。”伍良夜说道:“郎君的意思,并非是真正的要让小殿下干活干一上午。”

    陆德明点点头。

    李复的心思,他懂得,在此之前,也都说明了。

    不仅仅是他懂,甚至,太子殿下也早就明白了。

    只是,三位殿下如今都乐在其中。

    是啊,如此育人,生动活泼,倒是比一天到晚的坐在屋子里读书,更令人深刻许多。

    也如同昨日里,泾阳王与三位殿下讲“君子远庖厨”一样。

    坐在树荫下的陆德明,又开始自己琢磨着这两天听到的李复的那些言论,包括李复是如何教导三位小殿下的。

    想着想着,陆德明觉得,泾阳王此人,若是做太子的老师,也不错。

    如今东宫太子的老师,都是有名的大儒,有的如同他一样,在国子监,专门研究学问,也有入朝为官的,譬如孔颖达。

    除却自己,孔颖达,还有于志宁,杜正伦,魏征。

    他们这些人,教导太子,遵循圣人之道,告诉太子殿下,天下黎民百姓生活如何,为君要以百姓为念,以天下为念,施行仁政。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人带着太子殿下亲眼看看天下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如何在田间劳作的,从粟米到碗中饭食,是如何得来的。

    泾阳王说的对,每年春天,陛下率文武百官亲耕,那只是一个场面,后续自会有皇庄的人去收拾打理。

    皇后亲蚕,亦是如此。

    这些事情,虽说不是陛下和皇后应该做的,可是不能不懂得其中艰辛。

    地里的三个孩子,起初还觉得这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等到走个四五趟的时候,就觉得有些枯燥了。

    日头渐渐的越来越热,他们脸上也开始布满细密的汗水。

    “王叔,咱们还要干多久的活儿啊。”李泰抬起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李复指着这一大片农田。

    “青雀,你看,这片农田多大。”

    “都要浇灌吗?”李泰瞪大了眼睛问道。

    这活儿,得干到什么时候去?

    “是啊,都要浇灌,只不过,这么多地,一天肯定是浇灌不完的。”李复说道:“但是你看那位老伯伯,带着家里的人,一起在干活,每天都在这般辛勤的伺候地里的庄稼,如此,庄稼才会成熟有产出。”

    “咱们这才干了一会儿的工夫,就累成这般模样了,他们是以此为生的。”李复说道。

    “可是,咱们与他们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读书人有读书人要做的事情,农户有农户要做的事情,军队里,士兵也有士兵要做的事情。”李泰说道。

    “你说的是对的,不同的职业,哦,就是以什么为生存,要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李复说道:“朝廷百官要做的事情,就是制定良好的制度,监督制度的施行,处理国家的政务,想方设法的为百姓谋福祉,使得国家兴盛。

    专门读书研究学问的,在钻研学问有天赋的,如同陆博士一样,他就可以做旁人的老师,把钻研的知识,教导给更多的人,自己也可以着书,把一代一代人研究出来的东西,都要传承下去,使后人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

    工匠呢,要制作方便大家生活的各种物品,大到宫阙建筑,小到日常生活所需,比如说,王叔给朝廷进献的曲辕犁,又比如你们在庄子上见到的作坊,在王叔家吃到的美食,你们宫中那些精美的器具,包括你们读书写字的那些笔墨纸砚。”

    “每个人,要做的事情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6724498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6724498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