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673章 熟悉的环境
    “泾阳王府,不养闲人。”李复的目光扫视过众人。

    随后他看向老赵。

    “老赵,既然人是你带来的,这宅子你也熟悉,带着他们收拾妥当之后在周围转转,熟悉熟悉,一切等晚上阎少匠他们回来之后再说吧。”

    “是。”老赵拱手应声。

    “你就留在这宅子里,负责宅子里的事情,老周和张焕让我调派着去帮着处理工地上的人员和账目了,正好宅子里缺个管事的,这两天庄子上要过端阳节”

    李复将自己要让庄子上闲下来的人一块包粽子的事儿告诉了老赵。

    “人员交给你调配,来材料,咱们庄子上准备,你找个地方给她们,搭好棚子,准备好东西,事情办的越早越好。”李复叮嘱着。

    老赵在这庄子上都多少年了,对这边的一切,比老周和张焕两人加起来都要熟悉。

    也不用怕老赵这些事情不上手。

    庄子上的人他都无比的熟悉,做这些事情还不是信手拈来。

    老赵回到了熟悉的环境,重新再看庄子上,颇多感慨。

    自从武德九年去了长安城,住进长安城的泾阳王府之后,他就再也没回到庄子上来了,一直都是管理着那边的事情。

    今朝再回来,这庄子,与他离开的时候,还真是大不相同了。

    与长安城里的泾阳王府一比,如今这老宅子还真是不大。

    好在庄子上在建造新宅。

    但是老赵对这老宅,是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的。

    当年日子过的清贫的时候,便是守着这老宅子。

    苦日子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李复回书房待着去了,昨天送过来的账目还要看一遍呢。

    就算是不耗费多少心神,但是也要走这个过场,也要让人家知道,这些账本,他亲自过目了。

    只有这样,多少才能震慑住下面一些动心思的人。

    干活的将近有两千多号人,管着这些人的,从长安城来的官儿,也有不少。

    阎立德阎立本,还有姜确,加上自家出的这些人,老周张焕什么的,他们都是相处久了,信得过的,他们的人品如何无需多说。

    可是后续朝廷来的那些其他官员,李复并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他们为人如何。

    朝堂上的风气是什么样的,官员之间的那些“潜规则”是如何的,李复有所耳闻。

    但是朝堂是朝堂,泾阳县庄子不是朝堂,不是他们能伸手的地方。

    这种风气,别的地方李复管不着,但是在泾阳县的庄子上,断然不能有!

    又不是他们来干活,没有额外的给他们发放报酬。

    李复不仅仅发了,而且还发了不少,比他们在朝中每个月的俸禄都要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伸手掏工程款,做假账的话,也就不能怪李复不客气了。

    朝廷官员,他不能随意打杀,但是有的是手段让他们在长安城身败名裂。

    这段时间内,因为李复每天都会到工地上去转悠,甚至是拿着账本过去。

    即便是做做样子,也是表现出了他的态度。

    多少还是有点唬人的。

    到目前为止,账目上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人因为账目的问题而遭殃。

    老赵让下人领着这几个买来的年轻人去收拾妥当,随机就要带着他们在庄子上走走看看。

    他也很久没有回到庄子上了,对庄子上现在的情况感到好奇。

    在看到新建造的那些精致的宅子的时候,心里也是羡慕。

    真好

    郎君也说过,安置在这里的人,都是从晋阳来的那些仆从的家属,跟随了两代人,岁数也不小了,让他们家人在庄子上过安稳日子,也是他这个主君应该做的。

    老赵也不禁想着,等到将来自己也找个婆娘,生个孩子,也向郎君讨个恩典。

    谁还不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呢?

    这么些年过去了,老赵也转眼间四十来岁了,因为肩负着整个家,他也没有心思去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

    当年老赵跟在李复的母亲身边做管家的时候,才二十来岁。

    一晃眼,快要二十年过去了。

    日子过的是真快啊。

    想到如今自家郎君也是发达了,心中亦是无限欣慰。

    “这边宅子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些从晋阳来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住在这里,一家一户。”老赵脸上带着自豪,说起了过往。

    “当初宅子里穷,没什么钱,日子也是勉强过,后来郎君恢复了身份,宅子里的钱也多是宫中的赏赐,靠着不断的经营,才盖了新房子,首先就是将府里的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下。

    因此,跟着郎君做事,大家都是无后顾之忧的。”

    当中有人问道。

    “赵管家,您在这边有宅子吗?”

    老赵笑了笑。

    “我还没成家呢。”

    “啊?为何?”

    “当年跟在老夫人身边的时候,我才二十出头,后来老夫人去世了,家里只有郎君这一个主人家,又逢天下大乱,我得顾念着整个家里,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过多考虑,日子过的艰难,也就不想着这些了。”老赵笑道:“只要能守好这处宅子,守着郎君健康长大,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是我的职责。”

    老赵从二十出头到现在四十岁,二十年的时光,坚守着这庄子,这宅子,肩膀上扛起了原本是属于一家之主该扛的担子,抚养幼主,直至幼主长成,能够挑起重担,他才稍微放松一些,喘口气。

    后来去长安城的宅子,算是享了两年的福。

    如今看来,福气真是在后头呢。

    自打那次抢水打架,郎君受伤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一家之主了。

    当看到郎君光彩熠熠的身着王服,认祖归宗之后,老赵心里的重担,当真是卸了下来。

    他没有辜负夫人的嘱托,将郎君养大成人,亲眼看着郎君到今日。

    就算是现在闭上眼了,他也安心了。

    跟在老赵身后的人听过这些事情之后,心中无不感叹。

    赵管家当真是忠义无双,真男人。

    “泾阳王府日子越过越好,我啊,还要跟在郎君身边,帮着郎君,做更多的事情,为郎君分忧,能在泾阳王府做管家,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在老赵看来,郎君心善,仁义,对他们这些下人是没的说,满长安城也挑不出这么好的主家了。

    人呐,知足才能常乐。

    老赵领着这些人子啊庄子上转悠了一圈,当然,也并非是只溜达,来到了村子里之后,见到人,老赵也跟他们打招呼,告知他们这是刚刚从长安城来的,往后也要在庄子上做事,大家相互之间熟悉熟悉,往后见了面,打个招呼也知道谁是谁。

    庄子里便是这样的,一出门,都认得。

    莫要说是人了,便是狗上街,都知道是谁家养的。

    “郎君说要过端阳节包粽子,这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吗?”老赵跟乡亲们问道。

    “知道的,方才里正才召集了人,说起了这事,赵管家,那这活儿,啥时候开始呢?”

    “很快的,等我带着他们先转完了,然后就马上准备地方,准备材料,到时候着人到村子里吆喝一声。”老赵笑着说道。

    “成,那就等您的信儿了。”村子里的人也笑着回应。

    他们跟老赵之间的熟悉程度,比张焕和老周更甚。

    毕竟是在庄子上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老赵去了长安城,今日再回到庄子上。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就仿佛自家亲戚,远走他乡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家乡一样,一如既往。

    老赵带着他们转悠着转悠着,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动工的新宅子。

    “那里是将来主家的新宅子。”老赵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就开始建造了,新宅子大得很,肯定比老宅子要好啊。”

    说这话的时候,老赵的眼里也洋溢着高兴的神色。

    别说搁在以前,便是搁在三年前,眼前的景象,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谁能想到有一天,整个庄子都会大变样呢?

    变得越来越好,家里日子越来越富裕。

    不仅仅是他们宅子里的人如此,整个庄子上的人,都是如此,都会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继续往别的方向走,肉眼可见的很多人在忙活。

    “那边应该就是郎君所说的,新的学院了。”老赵兴奋的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学院,将来会招收很多很多的学生,不仅仅是培养他们读书,还有做别的事情,专门教导他们,除了书院,能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可多着呢。

    算数学的精的,就去工坊做账房先生,会管人的,就去做掌柜的,读书读的拔尖的,但是其他方面平庸的,也有机会留在学院里做下一代的教书先生。

    若是真有才能的,将来进入朝堂,也未尝不可。

    宅子起初缺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721408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283/721408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