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241章 暗流
    京师。

    乾清宫内。

    朱厚照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你们的意思是,京师之中有人故意放出了消息,称中山侯即将出海私自开启海洋贸易,违背太祖高皇帝的祖训?”

    西厂提督谷大用,东厂提督马永成,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三人俱在此处。

    “然后,你们三人连背后主谋是谁都没有查清楚,只是抓了些无足轻重的棋子?”

    朱厚照静静地看着三人,然后陡然怒拍案桌。

    “还愣着做什么?”

    “滚去查!”

    “查不出来朕废了你们!”

    三人身子齐齐一颤,忙不迭地躬身退了出去。

    等他们走后,朱厚照这才看向了陈宽。

    “大珰,你说这三人为何就是如此不堪大用呢?”

    “缇帅倒也罢了,他性情如此又是父皇旧臣,但是谷大用和马永成这两个废物,真是越来越不堪入目了!”

    伴随着自身的成长,朱厚照现在已经开始到了帝王进程的下一个阶段,那就是考虑用人的问题。

    比如谷大用和马永成,这两个太监都是他的东宫旧臣,因此这才得以身居高位,一个执掌西厂,一个执掌东厂。

    这种监察机构自然是要放在自己人手中才能安心。

    然而多次事件表明,这两个心腹好像并没能担当起大任,反倒是在争斗之中一再落入了下风!

    朱厚照当然对此感到不满,或者说动了换人的心思。

    陈宽思忖了片刻,还是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陛下明鉴,既然那背后主使敢将这种事情捅出来,而且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那他定然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厂卫想要追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理由,足够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了。

    只是问题在于,他们不能就这样一直被动下去。

    朱厚照起身来回踱步,随即咬牙切齿地开口道:“嘿,真是好手段啊!”

    “眼看着野人那边船队即将组建完毕,眼看着马上就可以出海贸易了,这些该死的臭虫在此刻将此事闹大,直接摆在了台面上来!”

    “朕和野人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他们竟然敢这样做,真是好胆!”

    朱厚照确实很愤怒,甚至是恨得咬牙切齿。

    他和汤昊为了这次出海贸易,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既没有调动各地的船只,也没有抽调南京水师将士,一应将士和船只全都是他们自己准备的!

    没有船,那就在清河船厂造船,为此汤昊不惜亲自前去山东坐镇!

    没有航线,那就先行出海一趟积攒经验,为此汤昊更是亲自带队出海!

    没有水师将士,那就自己训练战兵然后改造成水师将士,为此他们这对君臣付出了海量的钱粮!

    结果现在,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却有人在背地里使坏,将此事给彻底闹大,阻止他们的船队出海!

    真是……该死啊!

    “陛下,这件事情,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陈宽叹了口气,道:“这幕后黑手用心险恶,将此事闹得太大了,瞒是瞒不住的。”

    “然而一旦放在了台面上来讲,那定然就绕不过这些文臣缙绅,尤其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训,更是会成为这些人攻讦中山侯的借口!”

    之前不管你怎么藏着掖着,群臣都可以装作看不见,或者说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人故意将此事给闹大了,那文臣缙绅就不得不插手反对了。

    这幕后黑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逼迫文臣缙绅出手,或者说给文臣缙绅一个出手的理由,制衡中山侯汤昊率船队出海!

    朱厚照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这是他学习汤昊的小习惯。

    “大珰,你说那个幕后黑手,有没有可能是……李东阳?”

    陈宽闻言心头一颤,随后认真思索道:“并非没有可能。”

    “不如让厂卫盯死他,一旦发现任何异动,直接抓进诏狱拷问!”

    对于李东阳,陈宽那是没有半分好感的。

    原因无他,这厮曾与刘瑾勾结过,那自然就是陈宽的死敌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正准备开口下令,然而却有些来不及了。

    “陛下,谢学士与杨学士求见!”

    一名宦官入内通传,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内阁首辅谢迁,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

    他们二人此刻联袂前来,所为何事不言而喻。

    朱厚照脸色一沉,只能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传他们进来吧!”

    片刻之后,众人各自落座。

    谢迁甫一坐下,就沉声开口道:“陛下可知近些日子,京师里面出现了大量谣言?”

    “这些谣言称,中山侯在山东私自组建船队准备出海贸易,说的有模有样的,而且还列举出了中山侯勾结外夷的实证!”

    呵,勾结外夷?

    还真是好大一个罪名!

    朱厚照不耐烦地回答道:“不过是些许谣言罢了,谢学士切莫当真!”

    “谣言?”谢迁沉声道:“既是谣言,陛下为何不召中山侯回京?”

    “中山侯为何在山东之地驻守半年之久?又为何要在清河船厂征召工匠广造船只?”

    “这是为了备倭!”

    陈宽插嘴道:“先前兵部尚书许进曾经提过,我大明战船糜烂日久,备倭体系更是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中山侯之所以驻守山东,建造船只,自然是为了重建备倭体系,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备倭!

    这是最好的借口。

    毕竟汤昊第一次离京出海,就是打着这个名义。

    那么这第二次,为什么不可以呢?

    “陛下!”

    谢迁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

    “太祖高皇帝曾有禁令,片板不得出海!”

    “一人出海者,斩!三人出海者,斩其家!三人以上出海者,诛三族!率领船队出海者,必被灭族!”

    “若中山侯此刻所为是为了备倭,那倘若他日后率船队出海呢?那请陛下以祖训治其罪!”

    此话一出,朱厚照顿时勃然大怒。

    这算什么?

    逼着他朱厚照表态吗?

    要么你现在就把中山侯给召回来,停止出海贸易的念头;要么日后中山侯果真率船队出海了,那你就将其抄家灭族,以尊太祖祖训!

    这就是嫉恶如仇、略显迂腐的谢迁。

    也是为何他做这内阁首辅,能够赢得文臣缙绅支持的真正原因。

    毕竟有任何争斗发生的时候,嫉恶如仇的谢迁就会成为那把最好用的尖刀利刃,替他们达成目的!

    “谢迁!”

    “伱放肆!”

    朱厚照怒斥道:“难道中山侯出海剿倭,你也要将他抄家灭族吗?”

    “祖训祖训!你就只记得这一条海禁祖训吗?要不要朕再跟你提一下“贪腐六十两及以上者剥皮实草”这条祖训?”

    谢迁被怼得哑口无言,但他还是不甘心。

    “陛下,有些事情绝不能开此先河!”

    “若是人人都知道出海可获巨利,若是人人尽皆效仿中山侯,置海禁国策于不顾,那谁还甘心在乡野田地间耕种?谁还愿意做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耕户?”

    “人跑了,地荒了,粮食减产,国不将国,朝廷收不上赋税,那这大明还如何能够维系?”

    “陛下三思啊!”

    说实话,谢迁自然有着真才实学,他也不是什么为了反对而反对。

    中山侯和皇帝陛下的目的,明眼人一眼都能够看得出来,无非就是想要开启海洋贸易从中谋利罢了。

    但是这样做,是在伤害大明王朝的根基。

    “自古当权者首重农桑,这也是我华夏能够传承至今的根基所在!”

    “若是陛下为了利益而兴商贸,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陛下不重农桑之事,下面就更不重视农桑之事,就算大明的丝绸织的再多,瓷器烧的再多也不能当饭吃,若是我大明百姓人人争利,为了利益改稻为桑,江南粮秣重地早晚会无粮可用,天下百姓也终将无粮可食……”

    谢迁今日前来,本身就不只是为了汤昊准备出海一事,他真正想要做的,是打消皇帝陛下的逐利之心!

    做皇帝的不重视农桑,反而像个商人一样去追逐钱利,这是一个帝王该做的事情吗?

    谢迁这番话,无异于是在公然指责朱厚照这位天子失德!

    朱厚照再也忍不住了,指着谢迁的鼻子怒骂道:“好!你谢迁真是好得很!”

    “既然你骂朕追逐钱利,那朕倒是想要问问你,我大明王朝的赋税为何越来越少?”

    “朕倒是想要问问你,为何训练京军战兵,户部却不愿意出钱出粮,还要朕从内帑拨款?”

    “你谢迁不是能说会道吗?那你告诉朕啊!”

    谢迁闻言一怔,默默地低下了头。

    朱厚照脸色铁青地怒斥道:“若不是你们这些文臣缙绅从中作梗,若不是你们这些文臣缙绅争权夺利,朕用得着和汤侯如此苦心孤诣地发展海外产业填补这些漏洞吗?”

    “哈!你们这些文臣缙绅就会在那儿高喊,要朕励精图治,要朕中兴大明,要朕发展民生,但是朕要练兵的时候你们不同意,朕自己花钱练兵你们还是不同意,朕和汤侯为了练兵四处奔走筹措钱粮,朕这个皇帝他妈的像个商人一样偷偷摸摸地组建船队出海挣钱,你们还是不同意!”

    “那谢迁你现在告诉朕,没有一支强军,你拿什么去抵御日渐强盛的北虏,你拿什么去打那些蒙古鞑子?拿你谢迁这项上人头吗?还是如你们这些文臣缙绅滚去九边挨个站好,等那些鞑子一刀一个砍了你们的狗头?”

    “回答朕,谢迁!”

    皇帝陛下的话语,如同一柄柄利剑,狠狠刺进了谢迁心田。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王朝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皇帝陛下经商,这自然是不对的。

    皇帝陛下违背祖训出海,这同样是不对的。

    但是,陛下为何要经商,陛下为何要出海?

    因为陛下想要练兵,陛下想要中兴大明,那这又是无比正确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偏偏会是这样呢?

    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啊?

    谢迁沉默了,好几次张了张口,可是最后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哪怕他不愿意承认,但是他的内心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问题,不在陛下,也不在中山侯,而是在……文臣缙绅!

    杨廷和一直没有说话,此刻终于开了口。

    “陛下,事情已经闹大了,即便臣等二人不来,也定有其他同僚前来。”

    “所以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为汤侯出海寻一个绝佳的借口,比如济州马场!”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全都神情诧异地看向了杨廷和。

    这位文渊阁大学士,好像……立场不对劲啊!

    杨廷和不顾众人的异样眼神,自顾自地开口道:“济州马场现如今归属我大明,那汤侯可派遣船队前去输送物资转运战马,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足以应付的借口。”

    “至于那背后煽风点火、造谣生事之人,必须要尽快挖出来,不然迟则生变!”

    因为杨廷和的意外配合,所以朱厚照心中的火气也小了不少。

    “杨师所言极是。”

    “这件事情朕心中有数,你们退下吧!”

    谢迁和杨廷和行礼离去。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914/7236180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6914/7236180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