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厂一下就能多出三个工作岗位,既然是合作,那肯定得为对方送货上门,轮胎这是不都是他们给自行车厂送过去的吗。

    许厂长笑呵呵的送李东阳出了办公室,李东阳很快就来到了橡胶厂劳资科。

    有了许厂长的介绍信与批文,很快合作的合同就签订下来,这月中旬橡胶厂就能开始供应。

    每月月底需要李东阳来橡胶厂财务科这边结账。

    搞定了这件事,李东阳就回到了云阳县,来到了黑市采购了两台缝纫机让对方送货到李家村。

    李东阳又来到了韩主任家,将钢厂的板车借了过来,将韩主任家多余的这台缝纫机拉回了李家村。

    有了橡胶底,以后做鞋就方便很多了,只需工人们做好鞋面,用锥子将鞋底鞋面缝制在一起就行,省去了糊千层底这一道工序。

    与橡胶厂那边定制的橡胶鞋底,不管大小统一都是两毛钱一双,一个月需要一千双,橡胶厂就有200块钱的收入,除去专门招聘的三名工人工资还有额外的收入。

    李东阳一双鞋有近8毛钱的利润,第一个月就能把这些缝纫机的钱全部挣回来还有富余。

    哪怕少挣一些全部送去给各个百货大楼或者供销社1块2的价格,除去运输成本李东阳最少都有5毛钱的利润,这可比钢厂上班一个月36块钱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只是小豆子他们不能继续去钢厂幼儿园上学了,得转学去县幼儿园那边上学了。

    “群姐。”

    李东阳拉着一台缝纫机走进了沈长生他们租的院子。

    “东阳来啦,咋还拉着一台缝纫机。”

    张群吃惊道。

    他们夫妻俩做鞋鞋面都是李甜甜他们用缝纫机加工出来的,手工缝制的鞋面没有缝纫机密,没有缝纫机好看,但有额外的支出。

    虽然她也很想弄缝纫机自己赶制鞋面,可兜里钱不够。

    李甜甜她们一个月挣近四十多块钱可抵得上她们夫妻俩三分之二的工资了,人家是一个人的工资,所以张群想等攒够钱去城里询问能不能弄一台二手的缝纫机。

    “是这样的,以后做鞋可能有变动了。”

    李东阳笑呵呵的说道。

    “东阳是不是人多了,你不想让我们继续做了?”

    张群脸色有些发白,好不容易有了这样好的工作她真的舍不得离开。

    “不是的,怎么可能人多了,我还嫌弃人少了呢,只是有规定请人不能超过7个,是这样的千层底的鞋虽然穿着舒服,可不是很结实,我打算全部换成橡胶底的,以后就省去了千层底多糊三层鞋底这道工序了。

    缝纫机给你们赶制鞋面,你这几天跟着甜甜她们学学怎么使用缝纫机,多余的布料你们给我做成鞋垫,我会去百货大楼给你们拿样品过来你们瞧瞧。”

    李东阳说着话招呼着沈长生两人将缝纫机搬进了她们做鞋的屋子。

    随后李东阳来到了李甘来,李开江,以及李开明家,将她们的媳妇都带到了自己家院子。

    一个月要赶制一千双鞋,单凭刘桂芝,自己老丈母张文秀,以及沈长生夫妻俩根本忙活不过来。

    就算省去了一道工序,他们一人一天顶多也就多做两双鞋,再加三个人才能忙活得过来。

    以前刘桂芝一人一天才能忙活出三双鞋,现在省去一道工序最少也能做5双,她们晚上不加班。

    而李东阳新找来的这些人都是李家村的,而且做鞋就在自己家里做,一天最少也能忙活出6双鞋一个月赶制一千双鞋出来简简单单。

    李东阳还得到处跑到一下,把送货去百货大楼这些事分包出去,不然就凭自己一个人忙死也跑不完。

    县城这边倒是简单,可之春那边就得包给别人了。

    村里这些人早就想跟着干活了,可一直李东阳也没提这事。

    现在把她们喊过来,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全村谁不知道李甜甜一个月近四十块的收入,早就想取而代之了,可李东阳夫妻俩对李甜甜跟干女儿一样好,谁也不敢提这事。

    找人上门定亲都被吴老太太给婉拒了。

    现在终于轮到她们了,众人安静的站在周燕她们身后,听着对方的讲解。

    虽然恨不得亲自动手尝试一下,可还是有些不敢,怕把缝纫机给弄坏就得不偿失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说不定就黄了。

    等到傍晚李甜甜她们下班,几人才敢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缝纫机。

    没一会几人飞快的跑回了家,拿着家里的鸡蛋,抱着老母鸡就跑回了李东阳家。

    围在萧玉身边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聊什么。<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7371/6761782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7371/6761782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