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仙侠修真 > 白茶传说 > 二百一十九 白茶制作技艺
    吴旺三与苏娘心怀感恩之情,踌躇满志地欲往“香茗雅叙”答谢陆羽与白茶二位恩人。

    夫妻俩左思右想,思量着该以何种礼物方能表达他们深厚的谢意。

    黄金珠宝?太俗,自己的小家也拿不出来。

    其他又不足以表心意。

    最终,二人决定还是以最质朴的肉片,寄托他们的一片诚挚。

    这好歹是那位酷似白娘子的女山神传授的秘方。

    说干就干,吴旺三挥舞起屠刀,将上好的猪肉斩成薄如蝉翼的片儿。苏娘则在一旁,将肉片拍打至松软的肉泥,再细细拌入适量的淀粉,使肉片更添嫩滑。

    他们将调好的肉泥装入精致的布袋中,一袋又一袋,像是装着满满的感激与敬意。

    携着几袋精心准备的猪肉片,吴旺三和苏娘踏上了前往“香茗雅叙”的道路。

    茶馆依旧,虽居于闹事,但一派清幽景象。

    陆羽与白茶迎了出来,笑意盈盈,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宾主落座,品茶谈心。吴旺三和苏娘将肉片献上,道:“此乃我夫妇二人造访贵宅之时,所能备上的微薄之礼,万望笑纳。”

    陆羽、白茶接过肉片,喜不自胜,当即命人拿到后厨煮了,端上桌来,尝之更是赞不绝口,连连称奇。

    酒过三巡,茶至五味,陆羽忽生一计,向吴旺三和苏娘建议道:“贵夫妇如此手艺,何不在望海里街市开设一家肉片店,让更多的百姓也能品尝到这般美味?”

    吴旺三和苏娘对视一眼,心中虽有几分忐忑,但想到能以此报答更多有缘人,便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于是,没过多久,望海里的街市便多了一家小小的肉片店。店面虽不起眼,但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

    店铺的招牌用漆黑的字体写着“长溪肉片”,字迹飘逸而有力。店里的布置简洁古朴,几张木桌,几条长凳,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古风古韵的生活情趣。

    吴旺三负责操刀,每一刀下去都准确无误,每一片肉都恰到好处。苏娘则在一旁料理细节,她将肉片轻轻铺在洁白的瓷盘上,撒上细葱花、香菜点缀,再淋上特制的酱汁,香气四溢。

    顾客们纷纷驻足,被那扑鼻而来的香味吸引。

    一时间,人们争相品尝,无不称赞其美味。更有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品尝后更是挥毫泼墨,留下诗词佳作,赞颂“长溪肉片”。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家小店的名声越传越远,成为了望海里街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吴旺三和苏娘也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变成了自信满满的店主。他们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陆羽与白茶的点拨和支持。

    隔三差五,夫妇俩便要送些没有煮熟的肉片,到“香茗雅叙”。

    ……

    肉片店,生意蒸蒸日上,陆羽和白茶的茶行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他们以白毛茶为原料,精心研制出了绿茶,名为“茉莉龙珠”,此茶香气清新,滋味醇厚,很快就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尤其受到了文人雅士和高贵仕女们的青睐。

    然而,好景不长,“香茗雅叙”的兴盛引起了同行的妒忌。

    那些竞争对手看着陆羽和白茶日渐红火的生意,心生不满,暗中结谋,施展种种卑鄙手段来陷害他们。

    一日深夜,月光如水,突然间一群蒙面人闯入了“香茗雅叙”,将店内珍贵的茶具砸得粉碎,珍贵的茶叶散乱一地,一片狼藉。

    天亮时,陆羽和白茶看着这满目疮痍的茶行,心如刀割,却毫无办法。

    他们知道,这是同行的蓄意破坏,但苦无证据,无法申冤。

    为了重振家业,他们决定用白毛茶制作新的茶品——红茶。他们对茶叶精益求精,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对茶的研究之中。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良,他们终于制成了一款独特的红茶。此茶色泽如血,香气浓郁,味道更是甘醇无比。

    夫妇二人希望这款红茶能重振他们的名声和生意。

    但是,就在红茶即将推向市场之际,竞争对手又一次下了毒手。

    他们散布谣言,说“香茗雅叙”的红茶是用劣质茶叶冒充的,还贿赂了当地的官吏,使得茶行遭到了官府的打压。

    许多原本对“香茗雅叙”红茶抱有期待的客人,受流言影响,纷纷取消了订单。

    面对如此逆境,陆羽和白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深知,只有创造出一款无与伦比的顶级茶品,才能彻底扭转局面,打脸那些嫉贤妒能的同行。

    ……

    望海里的街市上,“香茗雅叙”的店铺大门紧闭,橱窗内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茶影摇曳,主人家陆羽和白茶也不知去向。

    望海里的街市上人流依旧熙攘,“香茗雅叙”的关门大吉,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曾经常来品茶的文人雅士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或许主人家常年累月的劳碌终于让他们身心俱疲,选择了归隐田园;也有传言说他们其实是遭遇了更大的阴谋,被迫离开。

    不管坊间流传何等传说,此时的陆羽和白茶夫妇正在游山玩水,放松心情。

    他们所到之处,便是武夷山。

    位于闽中郡的北部。

    但见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清澈的溪流穿梭于奇峰异石之间,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致。

    夫妇俩徜徉于山水间,观奇峰,饮甘泉,心怀豁达,仿佛所有的尘世烦恼都已随风而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陆羽和白茶来到一处茶园。

    只见茶园中,茶人们正忙碌着采摘新鲜的茶叶,他们的手法熟练而轻柔,仿佛在与茶树交谈,每一片茶叶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夫妇俩看得入神,心中涌起了强烈的共鸣。

    在茶园的一隅,几位制茶师傅正在精心制作大红袍。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以其色泽橙黄,形如红袍而得名。

    制作大红袍的过程需要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和烘焙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要精准掌握时间和温度,需要极高的技艺和经验。

    陆羽和白茶看着这些师傅们一丝不苟的操作,心中充满了敬意。

    李朝的茶类十分繁多,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

    比如绿茶,以其清新爽口、色泽翠绿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茶则因其色泽红润、滋味甘醇而闻名;

    普洱茶则以其陈年的香气和独特的发酵过程而备受推崇。

    夫妇俩在武夷山的游览中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发现,无论是哪一种茶,都有其独到之处,但白毛茶在制作其他茶类时,似乎总有局限性。

    比如,制作绿茶,就需要调入茉莉花香,以提升香气,否则味道就淡,制作其他茶类,亦是如此。

    这让他们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将白毛茶的独特品质发挥到极致呢?

    武夷山归来,陆羽就把自己关到白苑的制茶室内,几天几夜不肯出来。

    李朝因制作工艺不同,已有几大茶类:

    绿茶,以其清汤绿叶,鲜爽口感而闻名,其制作工艺以杀青、揉捻、干燥为主,保留茶叶的天然色香味。

    红茶,其色泽红润,滋味醇厚,制作工艺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为主,经过完全发酵,使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变化,形成特有的红色。

    乌龙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色泽绿中带黄,香气浓郁,制作工艺以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为主,半发酵的过程使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

    黄茶,其色泽黄绿,香气独特,制作工艺以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为主,经过黄堆过程,使茶叶形成特有的黄色。

    黑茶,其色泽黑褐,滋味醇厚,制作工艺以晒青、揉捻、发酵、干燥为主,经过后发酵过程,使茶叶形成特有的黑色。

    几大茶类,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魅力。且各自有自己的品牌茶叶,白毛茶无论制成哪一类都无法脱颖而出呀。

    陆羽呆在制茶室中苦思冥想。

    他在制茶室中看着眼前的白毛茶,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想:“这绿油油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虽然味道鲜美,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他选择了上等的嫩芽,用清水洗净,然后摊放在竹席上,让茶叶自然萎凋。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准的掌握时间,既不能过长,使茶叶失去养分,也不能过短,使茶叶无法充分萎凋。

    陆羽呵护着他们,就像呵护孩子一般周到。

    接着,陆羽开始尝试杀青。他将萎凋好的茶叶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炒热。

    这一步,既要去除茶叶中的草酸,又要保留茶叶的天然香气。陆羽一边炒茶,一边观察茶叶的颜色变化,心中暗自琢磨。

    杀青完成后,陆羽开始揉捻。他将茶叶握在手中,轻轻揉动,使茶叶内部的物质充分释放出来。这一步,既是对茶叶的按摩,也是对茶叶的塑造。陆羽看着手中的茶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步——干燥。

    陆羽将揉捻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席上,用自然风干。这一步,既要保证茶叶的干燥度,又要保证茶叶的口感。陆羽一边翻动茶叶,一边感受着茶叶的变化。

    最后,是品鉴。陆羽泡上一壶自己制作的白茶,轻轻品味。那清香四溢,甘甜爽口的味道,让他忍不住露出笑容。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8207/7041535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08207/7041535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