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六集 江东就亲
    江东添兵之事,早有细作报入合肥。

    曹军把守合肥首将,乃是扬州刺史刘馥。张辽虽于曹操自南郡北归时奉令往守合肥,但因袁术旧将陈兰、梅成起兵反于南阳,因而羁留于彼,并未准时到任。

    刘馥苦守合肥经年,力阻孙权已是勉力而为。此时陡闻江东增兵,且皆乘赤壁之胜盛气而至,领兵者又皆为惯战宿将,不由大惊,急派快马到许都告急。

    曹操自从闻报曹仁失了江陵,退守襄阳,便知合肥必危,于是早在刘馥使者到来之前,已派将军张喜带兵前往解围。

    刘馥急报至都,曹操不由大惊,便遣来使且回,还报刘馥务必坚守旬月,以待援军;一面又发使者南下,于路催促张喜兼程进兵,可令辎重在后,先率轻骑往救合肥。

    信使快马加鞭,于宿县之南赶上张喜,宣布丞相旨令。张喜领命,急选精骑一万先行,眼见距合肥尚有五六百里,恐违战机,不由心中叫苦。

    按下张喜,单表孙权。

    程普援兵即至,孙权设宴接风已毕,因一时气盛,次日便聚将升帐:孤今不用新到之将,只率旧部轻骑突击攻城。程德谋与鲁子敬等,为我合后声援可也。

    长史张纮出班谏道: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主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欲亲冒矢石突阵冲锋,徒使诸将丧气,三军寒心。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应为之事。愿主公抑制孟贲、夏育之勇,应怀霸王之计,则臣民有主,三军幸甚。

    孙权:先生休急,是孤之错,今当改之,不逞匹夫之勇便是。既是如此,命太史慈为先锋,宋谦合后,率一万兵马攻城。程普、鲁肃,以为后继。

    众将应诺,出营列阵。太史慈率军攻打一日,城中刺史刘馥及别驾蒋济多方防守,率满城军民上城,奋勇还击。

    天色将晚,江东兵马将合肥城墙撞得伤损多处,眼看便要成功。忽然乌云密布,天降大雨,天色黑如锅底,对面不能见人。太史慈无奈,只得率军退回。

    孙权罢兵,聚众商议来日攻城之计。

    正在此时,张昭派人送来战报,说九江当涂之战失利,孙权闻而不喜。

    原来孙权围攻合肥之时,另派张昭率军进攻当涂,以为东西呼应。此时接到张昭战报,方知东线之军未获成功,合力北上江淮计划就此落空。

    合肥城经过吴军数月攻击,又逢此大雨,南门城墙堪堪将要崩塌。

    刘馥夜间巡城,见城墙损坏严重,怕次日天明后被吴军看出破绽,急令守军连夜以茅草棕叶补上城墙,又令于城墙上点起灯火照亮城外,观察敌人营中动静,以作防备。

    安排已毕,刘馥枯坐衙中,寻思危城将破,而张喜援军仍未到达,心中不安,急令人请别驾蒋济进府商议。

    字幕:蒋济,字子通,楚地平阿人。胸怀锦绣,足智多谋,是为刘馥智囊。

    蒋济听闻刺史召唤,早知其意,急忙进衙献计:如今大雨如注,城危将崩,待雨停之日,便是城破之时。但我城墙重损将倾之事,吴军并不知晓,此乃万幸之事。现城外孙权有三万人众,我城中守军只有万人,若守此城,惟有援军大至,吴军则闻之必退。

    刘馥:先生之言,我岂不知?但吴军雨停便即攻城,我何来援军拒之?

    蒋济:援兵已至城外矣。

    遂请屏退侍者,俯耳低言,如此如此。

    刘馥急从座中弹起,一揖到地:若非先生如此妙计,合肥必为江东所有,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别不多说,全依先生之计而行。

    次日雨过天晴,孙权即派太史慈、吕蒙各率二百人,往合肥城外哨探,以便用兵。

    将近午时,太史慈捉来两个曹军细作,向孙权汇报:本有三人自北方快马而来,溜进合肥城去,走脱一个,捉住两个,解与主公讯问。

    孙权:你三人自何处而来?入城何事?实话实说,饶你不死。

    二俘希图饶命,争相招供。一个说道:某二人是合肥城中守将,扬州刺史刘馥将军部下。昨夜刘刺史接到密报,说刘喜将军率四万援军前来,已至雩娄。

    另一个道:刘刺史派我三将护送主簿陈雷趁夜出城,前去迎接张喜将军,约定于三日后里应外合,全歼吴军。

    先一个道:不料我等三人回城之时,遇到太史慈将军。只有一个跑入城去,我二人不敌,被太史将军捉来。此报是实,望将军免死。

    孙权却未全信:你二人所说,以何为凭?

    其中一将道:现有张喜将军批回公函,藏于小将内衣之中。

    孙权命小校搜出公函,见已被雨水侵湿,但扬州刺史大印依晰可辨。其书背后批有一行大字,乃是张喜回文,道是:陈主薄已达均命,望照计而行。

    孙权得信,遍传众将,阖营尽皆失惊。

    张纮谏道:自赤壁战后,主公率军攻打合肥,迁延日久,军士俱疲。程普和鲁肃带来兵马,也是久劳之师,不堪再战。今曹军有四万人来救,加之城中近万兵马,已多于我军。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战之。魏军今据坚城而战,我军野营无依,必为其所乘。不如趁其援兵未到,全军而退为上。

    众人听长史如此分析,一齐称是。

    孙权攻城数月不下,也已疲惫,即令放了那两员曹军守将,烧营撤退,回归南徐。

    那二将得了性命,暗道侥幸,跑回城中,向主将报说孙权已经退兵。

    刘馥极力赞叹:此全靠蒋济先生妙计通神,竟然骗过孙权,使合肥之围不战而解。

    画外音:本次合肥之战,乃是孙权攻取江淮最佳机会,可惜因中蒋济瞒天过海之计,失之交臂。此后终其孙权一生,四战合肥,再也未能饮马淮水。

    镜头转换,按下合肥,复说荆州。

    刘备在荆州整顿军马,积草屯粮,欲为长久经营之计。忽见孔明自荆南而回,报说公子刘琦病故。刘备不由放声大哭,痛心不已,连日不食。

    便在此时,探马来报:孙权自合淝撤兵,目前已回南徐。

    刘备闻报,更添忧虑,急问孔明:孙权回兵,必使鲁肃来讨荆州,奈何?

    孔明说道:生死分定,刘琦主子寿短,夫复何言!公子即亡,江东近日必有人来,但未见得就讨荆州,或请主公前往江东议亲,亦未可知。

    话犹未了,人报江东之主孙权,遣彭泽太守吕范前来吊丧。

    孔明闻言,以手加额道:孙仲谋遣此公过江来吊丧议亲,好事必谐,主公大喜。

    刘备:先生据何而言?

    孔明:据我所知,吕范乃江东重臣,深得孙权信任,仅次于鲁肃,甚至超过张昭。若是遣鲁肃来时,必是为讨要荆州;此番换作吕范前来,则必为联姻佳事也。

    刘备闻言大喜,遂与孔明亲自出城,迎接吕范。

    字幕:吕范,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黄巾之乱携家迁居寿春,入袁术幕府为宾,因而结识孙策。

    镜头闪回,叙述吕范事迹。

    孙策当时在袁术手下效力,吕范看出其非久为人下者,便毅然将自己百余名门客交由孙策指挥,自此跟从孙策,平定江东六郡。

    孙策向袁术借兵起事,先派吕范前往江都,迎接母亲吴夫人回曲阿,归于母舅吴景。

    不料吕范至江都之事,为徐州牧陶谦得知。陶谦认定吕范是袁术帐下谋士,此来徐州必是为其内应,便下令各县通缉捉拿。

    吕范并未惧怕逃走,反以重金招募武功高手,带领门人,巧施托梁换柱之计,偷偷将吴夫人接到曲阿,再回到孙策之处,自此追随小霸王征战江东。

    当时孙策还未建立功业,手下只有吕范和族人孙河跟随左右,不避危难。孙策由此视吕范为至亲,每请其赴宴,便与母亲同食,不执君臣之礼。

    吕范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率军在横江、当利击败扬州刺史刘繇部将张英、于麋,又南下攻陷至丹杨、湖孰。孙策克秣陵、曲阿,吕范亦收丹阳,升任都督。

    时有下邳人陈瑀自号吴郡太守,屯于海西,并与豪强严白虎勾结,欲与孙策为敌。

    孙策兵分两路,自己亲征严白虎,另遣吕范与徐逸攻打陈瑀。

    吕范设计大败敌军,并斩大将陈牧首级,夺了吴郡。陈瑀无法在江东立足,败投河北袁绍。严白虎失了羽翼,由此亦为孙策执杀,吴地遂平。

    此后吕范追随孙策,又攻打陵阳祖郎及勇里太史慈,先后平定七县,拜为征虏中郎将。又出征江夏郡,击败黄祖,回军时顺手平定鄱阳。

    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叙论战功,首属周瑜,其次便是吕范。若论资历之老,吕范也与张昭差相仿佛,远在诸葛瑾及鲁肃之上。

    来壁大战之时,吕范又立大功,孙权曾其比之于东汉开国元勋吴汉。

    卧龙先生对江东诸臣皆知底细,故闻说此次孙权派吕范前来,料定必是好事。

    闪回结束。刘备与孔明亲迎吕范于荆州城外,备极仪仗,请其进城。

    刘备请吕范先到府衙,行完吊丧之礼;然后回到厅中,献茶叙话,置酒相待。

    吕范乘机说道:昔日皇叔当阳受难,鲁子敬引孔明先生渡江见我主公,两家定盟联手,方有赤壁之胜。周都督追击曹仁之时,皇叔却用计袭了荆州;公瑾因此大怒,欲与皇叔武力相向。又是子敬一力担承,说服我主,愿与皇叔结为秦晋之好;并借荆州与皇叔歇兵,待取得他处城池后还我江东。未知皇叔及孔明先生,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大喜,又见事事皆如孔明所料,不由钦佩至极。遂当场亲笔写成暂借荆州文书一纸,签了花押,付予吕范收讫。

    说完荆州之事,宴上气氛一变,吕范将孙仁小姐八字奉上,回讨刘备庚贴。

    刘备自思比孙小姐年长近三十岁,大了一倍有余,不禁脸红过耳,扭泥半晌。孔明哈哈大笑,叫来纸笔当场写了,装入封皮,递予吕范。

    吕范亦不由婉尔失笑,双手接过,放入囊中。

    宴罢吕范辞回,先到柴桑来见周瑜,将刘备写下借据,及答允结亲之事说了。

    周瑜喜道:子衡此事办得不差!有了借据,便不怕他来日混赖。有刘备、孔明率关、张、赵云等在荆州抵住曹操,某即可放心用兵交广之地,以及进军益州西川。你去回见主公,即请玄德过江就亲,若得其便,最好劝主公扣留刘备于南徐,以声色娱其耳目,不放其归。那刘备出身贫寒,辛苦征杀半生,一旦掉入温柔乡中,定不思归荆州。待得一年半载,某得了西川回军,顺江而下即便拿下荆州,岂不两全其美哉!

    吕范闻听大笑,连赞妙计。

    周瑜即在帐中设宴款待吕范,在营中歇了一晚,次日使其回归南徐,见主公孙权复命。

    吕范将刘备所写借据上呈,并把都督周瑜之计说了。

    孙权亦喜,回头对鲁肃笑道:某借荆州与玄德,子敬便是中保;复嫁小妹与皇叔,子衡便为媒人。以后在这两桩事上若有差误,你二人却是托辞不过。

    吕、鲁二人听罢各自唬了一跳,面面相觑。孙权却是开怀大笑。

    字幕:建安十四年十月,秋去冬来。

    眼见婚期将至,刘备依照孔明吩咐,打扮得乔模乔样,又以墨漆染了花白须发,命赵云、陈到率五百军士左右护卫,孙乾为伴郎傧相,驾快船十只离了荆州,前往南徐就亲。

    临行之时,再三叮嘱关羽、张飞:荆州之事,皆听孔明裁处。二位贤弟协助军师守城,听候分派指令,不得有丝毫违拗。

    关、张二人满口答应,随孔明送到江边而回。

    刘备意气风发,率队来到南徐。早有鲁肃及吕范率人在江边接着,安顿玄德一行歇于馆驿,先以盛宴相待,来日与吴主孙权相见。

    孙权之妹孙仁当时着了男妆,隐在随从之中,已把刘备从头到脚,看了个饱。

    因见兄长为自己所定夫君颇有英雄气象,孙尚香不由芳心大喜,自率侍女回宫,见母亲吴国太撒娇去了。国太犹恐刘备年长,此时见女儿乐意,心中也便跟着喜欢。

    国太:早闻刘玄德大名,我倒不曾认得。告诉你兄仲谋,明日便约皇叔在甘露寺设宴,我可要好好相看相看。如不中我意,我还舍不得把女儿嫁他!

    孙仁怀嗔含羞,佯作不依,内宫满室皆春。

    孙权见母亲如此吩咐,随即应承,唤吕范来日甘露寺设宴,并请国老乔公相陪。

    吕范便去馆驿报知刘备:皇叔大喜!来日吴侯、国太设宴甘露寺,亲见贵婿。

    刘备听罢,忧喜参半;孙乾、赵云及陈到闻此,却齐向主公道喜。次日玄德早起装束,孙乾相陪,前往甘露寺来,赵云与陈到引五百军随驾保护。

    吴国太、乔国老在甘露寺方丈坐定。孙权引一班谋士来到寺前下马,先与玄德相见。孙权观齐备仪表非凡,心中便有畏惧之意;刘备见孙权相貌不俗,也生敬畏之心。

    孙、刘二人在寺外叙礼已毕,遂入寺中方丈青室,一同拜见国太、国老。

    国太见了玄德大喜,谓乔国老道:我观刘玄德英雄气概非凡,真是吾之佳婿也!

    国老笑道:玄德公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且是当今天子皇叔,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之女亦是诸侯令妹,贵胄之后,此番佳偶,可谓龙凤呈祥!

    字幕:乔国老,庐江郡皖县人,经书满腹,又极善风鉴之学,所生二女,皆有国色。史册未传其名,与汉末名臣桥玄(曹操忘年之交)并非一人。

    乔国老因看出刘备日后有称王称帝之相,故以“龙凤呈祥”四字评之。孙权听了国老此言,心中便怀不快,孙尚香在帷后却是窃喜。

    刘备见国太及国老皆都首肯,再三拜谢,当即施以子婿大礼。孙权虽然心怀不快,也只得请众人出于方丈,共宴于偏殿之中。

    彼时东吴公卿贵族皆至,坐有百席,幸得甘露寺建筑宏伟,殿中丝毫不显局促。江东众卿皆闻刘备皇叔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相貌不凡,于是人人钦羡,个个称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国太下令暂停雅乐,众宾离座稍憩。

    刘备更衣如厕,走出大殿之前,见庭下有一怪石,类似卧虎。玄德仗着酒兴,拔出肋下佩剑,仰天暗祝:若刘备此番能回荆州,成就王霸之业,愿一剑挥此石为两段。

    祝罢手起剑落,铮然一声,将那卧石砍为两段。恰逢孙权跟出殿来,见状惊问道:玄德公如何痛恨此石?

    刘备见是舅兄,不敢吐露实情,遂诡称道:备今蒙国太招为女婿,乃平生之际遇也。恰才是我问天买卦,如能除灭曹操以兴汉室,则砍断此石。不想果然天意如此。

    孙权明知他鬼话连篇,也从腰间拔出佩剑,暗暗祝告:某若能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成就王霸之业,便砍此石为两半!

    手起剑落,巨石亦开。旁观众人不知他两个斫石为了甚事,但见宝剑锋利,膂力惊人,不由齐声叫好称赞。自此之后,便呼此石为“恨石”。

    二人还剑归鞘,相携入席。又饮数巡,各生相钦相忌之感,当日酒宴尽欢而散。

    吉期已到,吴国太下令鸿胪寺卿,在宫中大排筵宴,举国士大夫皆与佳会,作成女儿孙尚香与刘玄德结亲大典。说不得公卿满堂,仕女成列,道不尽花团锦簇,盛举非常。

    刘备酒量虽宏,亦不敢开怀痛饮,唯恐失仪;孙仲谋虽处东道,亦只好应付故事,半含苦酸。至晚宾客皆散,说不得两行红炬接引玄德入房,重新做个半百新郎。

    愁闷昼长,欢娱夜短,转眼新婚三日佳期已过。

    玄德先教孙乾回荆州报喜,为答报讨好舅哥孙权,又饱醮浓墨亲书奏章,令孙乾回荆州后派专使到许都呈报天子,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任江东六郡军师。

    孙乾回到荆州,见到军师孔明,先说孙刘两家亲事已成,又将主公奏章呈报审阅。

    孔明暗赞玄德心机深沉,大为激赏,即命简雍为使,到许都拜见天子上奏。

    简雍到了许都,未上朝堂,先拜丞相曹操,呈上玄德奏章。

    曹操赐见简雍,看过刘备奏章,暗道:如此伎俩,无非是想讨好孙权,并令曹某得知,警告某莫打荆州主意罢了。

    提笔在奏章下批了“准行”二字,顺便问道:刘玄德不在公安,却如何驻兵荆州?

    简雍答道:我家主公前日已与孙将军之妹结亲,孙权作为陪嫁,将荆州赠给我主。

    曹操闻言大惊,手一哆嗦,落笔于地。

    次日,简雍上朝参见献帝,天子便依刘备所奏,封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

    曹操又另奏请封周瑜为南郡刺史,领江陵太守。天子便知曹操之意,是为了挑起周瑜与刘备之争,于是暗自点头,亲笔照准施行。

    天子诏令下到南徐,孙权心中甚喜,对妹夫刘备防范之心大减。于是下令全体文武,放假三日,皆随自己到郊外射猎。

    孙权敬慕父兄英勇无敌,最爱骑马射虎,每逢狩猎之际,往往冲锋在前,奋不顾身。

    这一日郊外射猎,孙权援弓发矢,射中一虎。那猛虎受了重伤,临死一搏直往前扑,前爪已搭到孙权马鞍。身旁太史慈看到,急冲过来复加一枪,那虎才大叫一声,倒地而死。

    张昭紧随其后,改变脸色,上前对孙权说道:适才若非太史慈,将军以何物抵挡此虎?为人君者,应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平定天下定鼎乾坤,岂能效那草莽之辈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将军父兄,皆因逞勇丧身,今将军复亦如此,若一旦不幸,岂不被天下耻笑?

    孙权见他当众如此教训,不由着恼,便要发作,却见旁边鲁肃轻轻摇头,连使眼色。于是只得压住怒气,向张昭请罪道:某年少虑事不远,请先生息怒。

    张昭也觉自己言辞颇重,便不复言。

    此后孙权便令军中工匠做射虎车,车中不设盖,令一善御者在前驾驭,自己则站在车里射兽。但有脱群猛兽扑向射虎车,孙权便持戟亲手搏斗,常常以此为乐。

    张昭每见此举,必然正言厉色苦谏。孙权笑而不答,只是越来越讨厌张昭。

    假期已毕,孙权升厅,聚集文武理事。柴桑郡有使者参见孙权,递报周瑜奏书。

    孙权拆书视之,见书中奏道: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张、赵云之将,更兼诸葛用谋,必非久屈人下者。愚意莫如软困之于吴中,盛筑宫室,以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今若纵之,恐蛟龙复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愿明公熟思之。

    孙权看毕,以书示张昭、吕范及鲁肃等人。

    张昭及吕范皆奏道:公瑾之谋是也,正合愚意,主公可依公瑾之计行之。

    孙权又看鲁肃,鲁肃却不言语。孙权知其与周瑜交情莫逆,定无他论,也自不以为意,即日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金玉锦绮玩好之物,供妹夫刘备与妹子享乐。国太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785/69528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785/69528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