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 第141章 迎幼麟孔明收徒 忧诛罪伯约求兵
    “来者何人?”汉军营外卫兵挺枪喝道。

    姜维滚鞍下马道:“败军之将姜维来投。”

    几个门卫看向领头那人,得其允许后,即让开道路。

    早有人将姜维来投之事报与诸葛亮。诸葛亮大喜,遂与汉营中主要将领前去迎接。

    时已黄昏,姜维牵马步行入营,看着陌生的军营结构,想着自己不知何方的前程,忧心不已。又偶遇汉军兵士三三两两指指点点,心中很是不自在。

    正自郁闷时,忽然抬头,却见主营外十数位将官幕僚列队以待。为首一人,身长八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眉清目朗。虽须发见白,却无丝毫暮气,正是诸葛亮。

    姜维完全没想到还有这个阵势,一时间不知所措,只得小跑两步,跪地请道:“罪将姜维见过丞相。”

    诸葛亮将其搀起道:“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即辟为仓曹掾。

    姜维受宠若惊,连忙拜谢。

    姜维初来乍到,就享受如此高规格待遇一事,乐坏了一个魏延,妒坏了一个马谡。

    魏延不由得想起自己早期跟随刘备的待遇:一入股就接替了陈到的班,也算是受宠若惊了。如今的景象与当年颇为相似,只不过施恩由刘备换成了诸葛亮,受宠者由自己换成了姜维罢了。而姜维的能耐自己是亲身体验过的,绝对称得上是一员良将,有这个待遇也是理所应当。前不久那个独孤彻不也是如此?甚至更胜一筹呢。

    最重要的是:不论打坚城,收良将,自己都是功不可没。丞相如此器重姜维,那之后的论功行赏,必然少不了自己一分大头。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马谡可就郁闷了:本来自己是信誓旦旦当诸葛亮的接班人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竞争对手,如今凭空多出来一个姜维,一碗粉要分两个人吃,哪里能高兴的起来?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可从来没表示过要收自己当弟子的意愿!

    从此刻起,马谡产生了抢业绩的想法。

    姜维是费祎之后第二个被诸葛亮拉上四轮车的,也将是最后一个。

    在汉军去天水的路上,诸葛亮在“二人世界”给姜维好一顿盘问,搞的姜维很是紧张,又不敢(也不想)发表异议,只得乖乖听话,有问必答。

    但姜维此刻还是没有脱离心乱如麻的状态。其所忧虑的是另一件事:魏国军法再明确不过,一人叛降,九族受戮。尤其是如今马遵已咬定自己就是那个害天水城陷落的叛徒,而今投降季汉又已成事实。自己老母、爱妻、幼女势必难逃此劫。

    所以说到底是哪个挨千刀的家伙干的这等栽赃陷害活计?

    思及此,姜维试探性问道:“不知天水陷落之事,出军中何人之计也?”

    诸葛亮笑道:“哈哈,不知伯约可曾听闻独孤彻之名号?”

    独孤彻?就是近期在雍凉二州广为流传的那个季汉之星?姜维随口道:“可是昔日击杀贾诩者?”

    “然也,此计便出亮与此人之手。前日闻伯约之事,亮甚喜之,遂出此下策,有损伯约声名者,亮必有补益,还请勿怪。”

    随后诸葛亮又兴高采烈向姜维介绍这独孤彻的“坏种”事迹。但姜维此时越想越愁,渐渐心不在焉,已无心情和诸葛亮唠嗑。

    要说自己对独孤彻在天水散布谣言之举毫无怨念,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彼时互为死敌,手段用尽是理所当然,但如果最后因为这事,导致一家老小阴阳两隔,自己又岂能无动于衷呢?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刎于天水城下算了。不过就算自己自刎,以马遵那个尿性,天水失陷,他见到郭淮也势必要将锅扣在自己头上。自己妻儿老小还是难逃一死。

    事到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汉军能在郭淮赶到之前抢先占领冀城。但如今自己不过一戴罪降将,连最起码的信任关系都没建立,贸然要求诸葛亮速占冀城,是不是过于得寸进尺了?

    纠结许久,姜维还是下定决心。随即起身,在狭小的车内以一种很别扭的姿势跪地抱拳道:“戴罪之将,本不应奢望多求,然维今有一事相请,还求丞相恩准。”

    诸葛亮不解问道:“伯约所求何事?”

    姜维再拜道:“维今虽降汉,然魏法严苛,老母妻儿有受诛之险,还请丞相念维一片赤诚,救得维家小性命。”

    诸葛亮惊道:“伯约家小未居天水乎?”

    姜维心中一喜,知道有戏,急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24/6957178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24/6957178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