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 第二百零六章 翠花的心思
    第二百零六章 翠花的心思

    三人话音刚落,去村南面送货的人就回来了。

    听闻刘大爷和黄大爷家已经按数量收下该分到的种子,白叔便将伙计送出门。

    马车往五里村驶去。

    白叔回到后院,就见杨彩芽正弯身仔细看石桌上的土陶盆子,目光落在脆生生的新芽上,满眼都是晶亮笑意。

    白叔失笑,上前帮着抱起土陶盆子,“这盆放到哪里?回头跟你二婶说一声,让她帮着照看着。”

    杨彩芽指向小门边上的黄瓜藤架子,白叔依言将土陶盆子摆到黄瓜藤架子角落。

    直起身来不免好奇,“彩芽,你是打算做这喜果的生意?”

    要是要多做一门喜果的生意,他不如再去挑两户流民人家来打理。

    杨彩芽摇头,笑得十分满足,“是,也不是。这喜果并非只能做观赏用,是可以食用的。要是能种起来,我们就拿出去卖。这可是个红东西。”

    确实是个好东西,营养价值高,生吃做菜都便利。

    成本又低,要是能推广开来,比一般粮税低,收益却未必比一般粮产低。

    杨彩芽想了想,也不先将话说满,只交待道,“看看那伙计能弄来多少种子,花农都能伺弄的好,我估摸着不难种。到时候您问清楚种植方法,五里村的八十亩地先留出一半来,到时候得来的种子全种下去。果期只要两个月,十一月就能收获,就是有多余的种子,赶在年底前还能再种一茬下去。”

    话说的胸有成竹,白叔不由看向南房书房。

    自从上次让大郎负责家中收粮的账目,大郎果真就陆续从书院抄纂了些本朝的农业书籍回来。

    白叔只当杨彩芽是在书上看过关于喜果的记载,闻言不疑有他,忙仔细记下。

    佃户和种子的事了结,白叔便扛了下地的家伙,出门往村南去准备秋种的事。

    这头柳氏乐呵呵的穿过小门,瞥见杨彩芽守着个土陶盆子做针线,脚底一滑忙扒着黄瓜藤架子,语气莫名其妙,“彩芽,你守着盆烂叶子干啥?”

    弯身闻了闻,辨不出是哪样野菜,也跟着蹲在土陶盆子边,“这又是哪家送来的东西?”

    因着杨家要办学堂,来报名的人家登门不忘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瓜果。

    见柳氏又是嫌弃又是得意的模样,杨彩芽不由笑起来——买下的张寡妇旧家已经改成了酸辣萝卜的小作坊,月初正式开工,柳氏和吴氏分头陆续采买她的嫁妆,小作坊就交给了长贵媳妇全权打理。柳氏乐得在家中忙活,偶尔接待上门的村民邻里,比当年在官里村做小作坊的管事娘子还要忙,也更要得意。

    边想着边将西红柿的来龙去脉说了。

    柳氏对于家里要种喜果不甚在意,反而眼睛一亮笑起来,“那正好!彩芽,你多留些种子,等你婚期定下来,到时候发嫁妆的时候也摆上两盆,多喜庆热闹。”

    在嫁妆这件事上,柳氏大概比吴氏还要着紧上心,什么都要买最好的,生怕她的嫁妆办的不体面。

    非但不计较大房提多少银子,还直说要将二房原先分的银子也算进去。

    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放在柳氏身上是最好的写照。

    当初能收服柳氏并不让她意外,她只是没想到柳氏转变会这样大,可见原先两家一块经历过磨难,换来的情分比她预想的还要重还要深。

    一心换一心,这话真是没说错。

    往后即便她嫁到苏州府去,家里和睦也不用她太过挂心。

    杨彩芽不无感慨,柳氏却是自说自话起喜果的事来,方才还叫烂也知,这会儿已经换了说法,“这可是好东西,我可得当宝贝养起来,按那伙计说法,从花农手里买一盆也得不少钱吧?誒,彩芽,要不等种出来,允几颗给守约送过去?摆在他的长史府邸里也好看!”

    青山镇离苏州府不过两日路程,曹卓八月底进了苏州府,九月初一正式上任,昨天初二就送了平安信回来。

    府衙拨了府邸给曹卓这个新上任的长史,虽是前任长史搬走空出来的,好歹府衙已经派人重新拾掇洒扫过,方便曹卓落脚。

    倒省了曹卓另外置办住所,不过因是府衙分派的府邸,和府衙其他官员都在一条街上,临着府衙,地段虽好占地却不大,只是一进的小院子。

    看张二的来信说,屋子倒也不少,只是曹卓现在是单身赴任,府邸难免显得空旷。

    权氏还没操心曹卓的新家,柳氏倒是时时惦记着。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心,柳氏这个做婶娘的,倒操持的直如半个正经丈母娘似的。

    听着柳氏满怀关爱的语气,杨彩芽捏着针线的手慢了下来,抬起头笑意盈盈的点头。

    家中需要拨银钱的事都处理好,杨彩芽紧赶慢赶将手里的针线活计做完,当天傍晚就回了杨记食肆。

    等晚上关了店门用过晚饭,吴氏便拿了黄大掌柜送的白茶出来,三人坐在后院院子里吃茶说话。

    吴氏拿起杨彩芽做好的针线,仔细翻看一遍,笑道,“这几天也没白闷在家里做针线,我看着都喜欢,更别说县令夫人了。”

    她做了两套小衣给县令夫人,又各做了

    两双鞋给县令大人和县令夫人。

    一来是做县令夫人的谢媒礼,二来也是为人义女的孝敬。

    她和曹卓的亲事落定后,县令夫人倒是比之前常和杨家走动,原本客气疏离的态度也多了份真心和亲昵。

    曹卓也跟县令大人去了封报平安的信,县令夫人看过后,就送口信让她闲下来就去县令家小住几日。

    多走动是一方面,县令夫人打算履行义母的责任,教她些管家的事宜。

    实则也是提前跟她说些官场家眷的往来和底细,县令夫人能替她着想这些,也算是里子面子都做全了。

    她也不能拿大,别的不敢说,做些针线孝敬是最基本的。

    杨彩芽闻言微微一笑,指着另一包谢媒礼,“这一包是要给常刺史如夫人的。明天用过早饭我就去义母那里。娘瞅个空,让人送到驿站,把这包东西送到刺史府上。”

    刺史如夫人哪里差这一包鞋袜,只是礼不可废,越是官职大的人家越是不能再礼节上出错。

    吴氏深谙其中弯弯绕绕,郑重应下。

    杨彩芽将家里准备种西红柿的事说了,三人坐着又说笑几句,消过食,才各自散了。

    吴氏倒掉洗漱的水,转头见翠花屋里已经熄灯,抬脚就进了东次间。

    杨彩芽正在收拾去县令家要带的换洗衣物,见吴氏神色凝重的进来,心念一转拉着吴氏坐下,“娘,你问过翠花了?”

    这几天趁着杨彩芽住回青山村,食肆后院只有她们娘俩,吴氏就抓着翠花,暗示了一番亲事的事。

    吴氏摇摇头,“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我一提要给她相看人家,她就十分不耐烦。我问急了,她倒发起脾气来,一味的说不嫁,要嫁也要等你出门了再说。”

    不说相熟的几家人,就是外来食肆的食客,见着翠花都少不得夸一句能干爽利。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39/6957596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39/6957596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