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议定
    第二百三十五章 议定

    面前的两沓文书被原封不动的退回县令大人手边。

    能做的她都做了,县令大人既然另外拟了份公文,剩下的事就轮不到她再插手。

    杨彩芽言简意赅,“县令大人若是有什么想问的,民女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是地里的事需要人跑腿的,杨家也会派人协助衙门办事。”

    语气不卑不亢,却点明了立场。

    县令大人心中微诧,深深看了杨彩芽一眼,脸上露出温和的笑,也不急着往下说,反而问道,“你给我的这份文书,是你自己写的?”

    上头内容详尽,先是介绍了喜果的历来用途,点明了花农将喜果作为观赏植物贩卖的事,又将粮种铺伙计的话精简一番,道明了喜果的来历。

    之后便详述杨家如何买了喜果种子,买了多少种了多少,附上种植方法,所需人力和亩产量,着重提了喜果果期短量产大的事,更将杨家这段时日如何处置所收获的喜果,又得了多少盈利进项的细节列了详细账目。

    还有喜果改名“西红柿”的考量——农物总要和观赏植物有所区分,新的名字新的“身份”,等推广开来上头问话也好有个说法。

    整份文书分门别类,甚至用了时下帐房未曾用过的方法——用了种奇怪的表格罗列项目,却也一目了然,叫人一眼就看出益处和前景。

    要说她这份“报告书”写的不好,县令大人也不会问的这样肯定,语气中还透着赞赏和惊艳。

    谁都不是傻的,何况是颇有名声的县令大人,杨彩芽并不拿大,也不就着文书多说,只点点头道,“县令大人看过便知,我也是亲耳听人说,自己又亲手种出来才能写出这许多东西。还有一点我没写上,是因为家中尚未试做过,没有事实凭据就没列到纸面上。”

    县令大人做出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杨彩芽缓声道,“这西红柿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壤土施肥足即可。果期又短,即便入冬天冷,也是能种一茬出来的。民女平日喜好读些杂书,据传有种暖棚种菜蔬的方法,如果能把这方法琢磨成功,想来不仅是西红柿,就是普通菜蔬在秋冬也就不像往常那样难得。”

    大讯朝还没有暖棚种菜的方法,她隐约记得有种火炕暖房的培植法,温度湿度的控制虽不如后世那样精准,也是能保一年四季菜蔬不断的。

    冬天最稀少的就是新鲜蔬菜,要是她能把这火炕暖房的培植法研究出来,少不得是一条商路。

    只是这事急不得,总要她做出实际成果才能拿出来说事。

    她话中有另外一层意思,杨彩芽说完看向县令大人,就看他转不转得过弯了。

    果然不过一息的时间,县令大人眼睛一亮,放在桌上的手不由自主的微微收拢,盯着杨彩芽试探道,“天冷也能种……土壤要求不高……你是说,这西红柿不仅适合在南地种植,即便是北地也能种活?”

    她后世的认知中,西红柿在清朝传入中国后,就在南北广泛推广种植。

    江南的地种的了,北地的地自然也种的了,而北地包括了京城,还有地广人稀的辽东。

    几年前曹意曦才平定辽东战事,这么几年下来辽东忙着修养民生,首当其冲的要务就是温饱,平民百姓的粮食问题。

    西红柿在两道推广开来自然是县令大人的功劳,若是能送往北地……那才是真正的大成就。

    杨彩芽肯定的点头,“西红柿的种子比寻常粮种便宜许多,即便一开始拿去北地种出来的品相不如南地,损失总比一般的农物要小。收益摆在这里,总有人愿意试试的。”

    农务是朝中要务,有利国利民的成效自然有官员愿意接手去做,但也正因为是新东西,实际实施过程中秉持的还是谨小慎微的做法。

    能推广到北地,能真正过了京中朝廷明路,才是她最终的目的。

    她也知道这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杨彩芽屏息等待县令大人的回应,县令大人忽然笑起来,公事公办的口吻透出几分慈爱,“你这孩子倒是敢想敢做。你话不用说的这样小心翼翼,有件事想来你是不知道的,朝廷每年都会发放试种田和试种的种子下去,不过多是给京中官员的。因发放的范围小,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也就是说,只要能把种子送上去,又能拿出事实说话,推广到北地的事可能比想象得还要顺利。

    平民百姓喜欢新奇的东西,京中的官员更喜欢。

    西红柿的种子作为朝廷试种种子发放下去,京中官员首先得了利,剩下的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杨彩芽心中大喜,听县令大人改了称呼,也乖巧的道,“既然是这样,西红柿的事就全权托付给义父了!现在五里村也有几家买了西红柿的种子去种,不过到底占的田亩少。我家在五里村的地,特意隔了四十亩来种西红柿。十月中才新种了一茬,腊月地就能有收获。”

    四十亩成熟的西红柿,那是摆在眼前的不容置疑的成果,届时即便有上头的官员要来实地考察,也能一目了然。

    白纸黑字写的再多,都不如现成的事实有说服力。

    何况青山镇地界上的百姓,已经早于其他地

    方得了西红柿的实惠。

    这点县令大人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否则也不会有县令夫人身边的许妈妈找来,又是问食肆的事又是派人去菜市探看。

    杨彩芽越想越笃定,眉梢眼角都是喜色。

    县令大人却是心中动容。

    桌上文书看也不看,三两句话就把这样的大事全权交付给他,县令大人略一犹豫,意有所指的说道,“好孩子,之前安抚流民一事多亏有你家里领头施粥。朝廷放量赈灾的公文刚下发到常刺史手上,大概腊月前粮车就能进苏州府府衙的粮仓。”

    水患年年有,朝廷怎么可能没有对策。

    只是流民一事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朝廷的赈灾粮才刚有了影子,可见中间有多少道关卡层层批复,才会耽搁了这么多时候。

    也怪不得事情一出,无论是苏州府还是青山镇,首先动用的是当地的存粮。

    她所料不错,一层层官阶不是那么好越过去的。

    县令大人这是提醒她,西红柿推广一事即便没有阻力,时间上也必然要花费不少,且从地方官到京官,功劳一层层报上去,最后落在她家头上的很可能微不足道。

    县令大人当她不懂这其中的门道,怕她现在话说的痛快,到最后有了结果之后,落下后悔或是埋怨。

    杨彩芽微微笑起来:她倒是很想深藏功与名,但是她上头可是有人的!

    青山镇往上的第一个关卡,就是苏州府府衙。

    这事必然是要经过常刺史的,但中间也会经过曹卓,也许县令大人不知道,但她却是知道,曹卓后头可有定国公撑腰。

    现在最缺粮食的辽东,可是定国公爱重的嫡孙曹意曦拿下的,定国公怎么可能不管辽东百姓如何?

    只要这事县令大人肯去做,后续事宜就不用她在多花费其他心思,尽好本分做该做的,能做的就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39/69575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2939/69575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