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突将 > 第九十一章 战前
    房陵。

    孟达反叛,封锁道路,杨大目只能停止前进,驻扎在房陵城。

    此时,谢承也率五千兵赶到。

    汉军掌控了汉水以南后,秩序很快就能建立起来,谢承以自己的旧部千人为骨干,很快就将南乡郡掌控,迅速集结五千人。

    杨大目佩服道:“伟平文武兼备,某家不如也。”

    谢承谦虚道:“将军不必菲薄,论冲锋陷阵,吾自不如将军。不知前方道路如何?”

    杨大目道:“这孟达真不识好歹,竟敢抗拒天兵。”

    谢承道:“房陵城小,如今八千人在此地,粮道困难,必须解决粮草困难。”

    一直不说话的申耽道:“申某在东三郡有点威望,可以向豪族借粮。”

    申耽现在听说刘备并未处理申氏家眷,为了家眷的性命,自己得发挥作用。

    “不必了!”

    门外,赵统带着十余扈从进来。

    谢承惊道:“将军怎会到此处?”

    赵统道:“伟平不必担心,襄阳初定,有张司马在,又有公操辅佐,无忧。”

    谢承问道:“那将军此时当如何用兵?”

    赵统道:“当急行军。”

    杨大目等人拱手:“请将军吩咐!”

    赵统立刻走上台,文武两班迅速按位次站好,留下一脸茫然的申耽。

    赵统看了一眼申耽,道:“申公先为我军向导。”

    申耽心中不忿,心道赵统这征北将军还是自己战败投降才空出来的。但眼下形势比人强,要是申氏部曲还在手,自己岂能被这小儿指使?

    申耽便立刻站好,等着赵统下令。

    赵统拿出将令,道:“孟达小子,屡次反叛,陛下念东三郡之失罪在刘封,故不没其家。然此人不思报陛下恩情,竟再次反叛!今陛下下诏,由某督汝等破叛贼。此战,偏将军杨大目督两千兵,务必打通房陵至上庸道路。随后诸军并进,不可使孟达走脱。”

    杨大目上前,领了军令先行。申耽作为向导,也跟着杨大目一起走。

    余下六千人,赵统自率一千人作为本部,谢承欲拨两千人给赵统,但赵统拒绝了。

    “此乃伟平组建之军,若吾来指挥,恐将令不行。”

    “将军不必担心,南乡军皆按将军训练之法编制。”

    “也罢,待时机成熟,我会请主上修书给吴侯,将家眷族人送来荆州。”

    谢承自马鞍山被赵统俘虏后,便在赵统麾下任营督,本来想着用俘虏与孙权做交易,谁知孙权在主要将领放回后便撕毁和议。令一众吴军俘虏愤怒。

    汉末的君臣关系不是后世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关系,而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因此,吴军也有万余俘虏留在了荆州。刘备也量才施用,提拔了一些军吏,谢承在其中随赵统征战,又在俘虏中地位较高,便提拔为太守。

    于是,近万吴军俘虏便来到南乡安置下来。谢承选拔其中的精壮者为郡兵,羸弱者为民。并登记造册,便于徭役征发。

    考虑到赵统的感受,谢承调了两个荆州人占多数的州郡营兵给赵统。

    “末将零陵刘敏,见过将军。”

    “末将南阳杜祺,见过将军。”

    刘敏、杜祺向赵统行了军礼,赵统回了个礼,心中了然,便问了下系统,这二人可是后期守卫汉中的功臣,怎么出现在这里?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009/6960445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009/6960445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