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僭例非礼 > 讨凤檄文
    烟柳画桥的花魁娘子出嫁当日,有人趁乱散播了一篇大逆不道的《讨凤檄文》,檄文是接着康乐和陈参在聚德楼口出的几句狂言续写的。

    文中大肆批判亓官皇室,将元帝到先皇惠帝做过的荒唐事全部骂了一遍,好生华丽地把康乐和陈参两人推到了风尖浪口。

    前几日陈宅还热热闹闹,不停有人来拜访,檄文的事一出现,陈宅立马变得门可罗雀。

    其实也能理解,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会愿意惹祸上身?

    陈宅现在被官兵围得水泄不通,里面的文房四宝、书籍乐谱皆被没收,连带着康乐房里的所有能发声的乐器,也都被拿走了,说怕她靠乐声给别人传递消息。

    消息?传递什么消息?真是荒谬!

    干脆把她人也毒哑算了,她也能发声。

    “李康乐,轮到你了。”陈参用白子敲着棋盘,提醒康乐落子。

    两个人被困在陈宅,唯一没被没收的娱乐工具,就是这四方棋盘和黑白棋子了。

    棋盘上看似是黑白子之争,实则延伸出来,是一场心术与权术之战,考推演、预判与谋略。

    康乐和陈参一个不舍得弃子争先,一个不懂得彼强自保,输赢都难痛快,注定皆是游戏中的失意客。

    既是如此,康乐伸出手道:“我求和。”

    陈参愣了愣神,也伸出了手,笑道:“无聊,这是第几次了?”

    康乐将自己的黑子收归进棋罐,道:“你懂什么?这叫君子不行不义之战!”

    陈参没有精神地撑着脑袋,道:“若是方才按终局算,数子的话,你会赢。”

    康乐搅乱了棋盘上陈参落的白子,道:“休想骗我复盘,黑子是先手,需要贴子,你定是算准了你会赢才会这样说!”

    陈参轻笑,露出一个阴谋败露的表情,躺在地上,忧伤地问康乐:“我们会是弃子吗?”

    昔日东晋王敦叛乱,王导王敦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例子历历在目。

    他们两个被冠上的罪名虽比不得王敦举兵谋反,却也是十罪之一的大不敬,切实伤害了本家利益,被家族当做是弃子也是有可能的。

    康乐想了想,也躺在地上,道:“应该不会吧,《讨凤檄文》我们也没写啊,还说什么全聚德楼的人都听到了,我怎么不记得?”

    她当日醉酒,当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记得自己去过一趟聚德楼,然后过程未知地回来了。

    没人跟她提过中间这一段故事,她也就没问,没在意。

    可陈参就不同了,他喝醉了无非脾气差一些,脑袋还是清醒的,清晰地记得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

    事情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过,若不是他激着康乐接他的话,又说出了“不识梧桐”那句,康乐也就不会和他一起被人抓住话柄。

    陈参扭过头去看康乐,本想问她一些什么,却发现她阖上眼睛睡着了,当真是毫无戒心。

    其实他完全可以一个人担下所有罪责,让康乐置身事外,可是他不敢。

    只有和康乐的命运绑在一起,他存活的可能性才会高一些。

    白天睡了太久,到了晚间,康乐反倒没了瞌睡。

    她在院子里踱步,忽然听到有人低声交谈的声音,便怀着玩闹的心躲进了一旁的阁楼。

    “哇呜!”人走近时,康乐从阁楼里推门而出,想要吓一吓深夜来造访的人。

    却不料一出门,她的脑袋就迎上了秦云谋的手。她隐约瞧见秦云谋眸子里转瞬即逝的杀意,然后便被温柔地摸了摸头。

    就好像秦云谋开始是要拧断谁的脖子,看清是康乐后,又及时将手调转了个方向,用摸她脑袋的动作掩饰掉先前杀人的起势。

    跟在秦云谋身后的小桃先是被吓了一惊,随后哭着把康乐抱进怀里,道:“县主,您没有出事吧?”

    康乐轻轻拍了拍她的背,道:“小桃,我没事,你这个时候来找我,高参军可是要生我的气了。”

    “他要是生气,我便不与他好了!”小桃止不住自己的眼泪,却还是安慰康乐道:

    “县主,檄文的事您千万不要害怕,长公子说过几日便会来苻阳为您主持公道。”

    小桃口中这位长公子,即是康乐最亲的兄长李响臣。他会来苻阳,这点康乐信,但说是来为她主持公道的,就未必了。

    李响臣是未来的李家家主,身上肩担着整个李家的未来,纵使再偏爱康乐,也不可能说会为了她一个,拉整个李家共沉沦。

    尽管知道是这样,康乐还是笑着对小桃说:“好好好,我不害怕,我就在这里静候兄长的佳音。”

    她帮小桃拭去眼泪,哄道:“傻姑娘,你别哭了,马上就是新娘子的人了,应该多笑笑才是。”

    小桃擦干眼泪,摸了摸康乐的脸,问道:“县主近来可有胃口?吃的可好?”

    康乐在小桃面前转了一圈,道:“自然,若不是陈商君拦着,我还能再多吃一些。”

    小桃还要多叮嘱些,秦云谋轻咳了两声,小桃立马就说:“县主,这里的厨房在哪儿?我去给您备些吃食。”

    还是小桃听得懂她的话外音,康乐贴近小桃的脸,道:“喜欢小桃,辛苦小桃,谢谢小桃,嘻嘻!”

    确认小桃离开视野后,秦云谋才开口道:“康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近来外面出了很多事。”

    尽管一直被禁足在陈宅,康乐也不是没有察觉到异样。

    单单因为一篇檄文,怎么可能就让永州郡守韩玥感到危机,下令收缴她所有东西,断绝她与外界的一切联络?

    又怎么可能撼动李家本家,让李响臣亲自来苻阳一趟?

    能让地方和京师同时在意的事,绝对不同凡响,康乐问:“究竟是什么事,竟然能让多方人心惶惶?”

    秦云谋从怀里拿出一份《讨凤檄文》,展开后递给康乐,道:“这是花魁娘子出嫁当日,有人在长物长街捡到的。

    “孝愚山就崛起了一支以‘义’为号的起义军,聚众有八千余人,这篇檄文,恐怕就是他们为造势散布的。”

    这就说的通了,檄文刚一散布,孝愚山的人就起义了,很难不令人怀疑康乐和陈参。

    康乐先没看那檄文,微微震惊道:“八千人?短时间内怎么可能聚集起这么多人?”

    她没说的是,地方又是刺史,又是太守的,到底是干什么吃的?竟然对此毫无察觉。

    朝廷那边又不准许地方官员过多集兵,永州这种安定的地方,哪怕刺史和郡太守手上的兵加在一起,也不足以抗衡八千人的起义军。

    若是坐以待毙,干等着朝廷那边派兵过来,而不想些办法控制住山上的人,现在孝愚山还只是八千人,怕是没多久就不止这个数了。

    秦云谋道:“去岁通州魏河突发凌汛,淹没了一大块良田家园,当地收容不了的难民被迁到永州,韩太守就把这部分人安置在了孝愚山,派人为他们开垦土地,划田开渠。

    “可当中有些人非但不知足,还在赈灾银两减少后,质疑是地方官员贪墨了朝廷的赈灾拨款,煽动群众,揭竿为旗,组成了这支起义军。”

    质疑有人贪墨拨款,不如先质疑自己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事情都过去将近一年了,朝廷怎么可能还会拨款?后期他们的这些所谓赈灾银,恐怕都是韩玥自掏腰包填上的。

    康乐愤愤不平道:“韩太守一心为民,肯定想不到会被民众背刺。八千余人,竟然没有一个是知恩图报的,到时朝廷怪罪下来,也是太守遭殃。”

    秦云谋为起义军中某些人辩解道:“其实他们并非全是罪大恶极之人,多数人只是迫于形势,或为小人蒙蔽,才会加入的起义军。”

    康乐反驳道:“那肯定也不乏有侥幸之徒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072/6962306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072/6962306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