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后宫多窈窕 > 第 4 章
    一辆自内廷驶来的牛车,车夫远远瞧见襄国公府的牌匾,转眼间,便停了下来。牛车里缓缓走出一位内廷宫装曲裾打扮的桃李女子,正是采芙。

    襄国公官居司徒,现下还在朝中议事,公子们也都各司其职。府中只余女眷,以襄国公夫人刘氏刘夫人为首,领着儿媳妇、侄媳妇们在主屋一边闲谈一边等候。

    刘夫人是知韫母亲,得了消息,知道宫中设宴,中宫今日遣人传达懿旨。

    采芙还未到的闲暇里,女眷们都在细声交谈。知韫二叔母丁夫人温声与妯娌们说:“三郎的新妇去得早,他如今都二十又五了,仍不愿意续弦,我这心里头是真替他着急。”

    “叔母不必心急,眼下不就有个机会相看,陛下麟德殿设下筵席,叔母到时只怕要挑花眼咯。”长兄、次兄、四弟和四妹都与知韫一母同胞,正在说话的是知韫二嫂颜氏。

    “二郎新妇说得对,娣妇你呀,也打起精神来,明日好好相看。”刘夫人安尉丁夫人,却怎么也掩盖不了她自己眉间的愁绪。

    大家心里门儿清,天子近日麟德殿设宴,是为了采选事宜,中宫和太后都要在筵席上提前相看适龄士宦家族的女子。

    时下女子最忌讳妒,刘夫人作为皇后母亲,自然不会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但心里多少为自家女儿担忧。

    “姑君不必为大妹妹担心,长姑最是能容人,众人皆赞她有文慧皇后之风范,些许小事大妹妹定不放在心上,若叫她知晓姑君的担忧,恐怕长姑还要反过来劝慰母亲。”知韫长嫂韦氏,作为长子冢妇,很是通透,隐晦的话语。不禁让刘夫人想起自家大女儿的性子,眉间愁绪自然消失不见。

    众人听着也纷纷赞同地点着头,宽慰刘夫人别多心。

    知韫三叔母蔡夫人左右环顾了一圈,问向在场女眷:“怎么不见阿钰那孩子?”阿钰就是知韫的胞妹知钰,在府里行四。

    襄国公府,阳盛阴衰,知韫同辈里,儿郎有十一个,女娘却只有五个,三房没有女儿,故而蔡夫人很喜爱家中女娘。她没瞧见知钰,就关切着询问。

    “阿钰前不久刚定了亲,现下正害羞见人呢。”知韫四弟妹崔氏纤纤玉手一边拿着团扇扇风,一边打趣着说。

    蔡夫人意味深长,道:“这孩子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定亲到是晓得害羞。”

    大家说谈笑间,还是五郎夫人唐氏眼尖,瞧见了管事平则身后的采芙,向长辈们知会一声后,就见刘夫人起身,慈爱地看着采芙。

    采芙也早早看到了主屋众女眷,微微福了礼,能得中宫长御亲自来告知的府邸,整个长安也没几家,故而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地感到欣慰。

    “奉中宫懿旨,殿下特派奴婢来知会诸位,三日后午时,陛下设宴麟德殿。”采芙本就出于孟府,来到孟府倍感亲切,又转身对刘夫人、丁夫人、蔡夫人福身说:“知道家中小儿郎、小娘子们也有到了成婚年龄的,殿下有意帮着相看呢。”

    又相互浅谈一二,刘夫人拉过采芙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她照顾好中宫云云,采芙忙点头回应是。

    毕竟采芙还得去别处传达,不过两刻钟就告辞离开了。

    三日转瞬间就到了,这一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达官显贵,都要在筵席开始前半个时辰就得进入筵席,本朝皇室筵席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以此表达对天子的敬意。

    还不过巳时,长安城达官显贵们行过的街道俨然已车水马龙,还有特意从封地赶来的宗室诸侯王们,有些封地远的,早在前几天便到了,还有正匆匆赶来的,一时间仿佛回到了先帝在时的热闹场景。

    因今上不喜铺张浪费,厉行节俭,不似先帝在时,常常设下筵席、或是组织青年才俊在上林苑酣畅淋漓……无一不精细华美,颇有奢侈之风。

    今上登基半年多了,还是第一次设下这样隆重的筵席,这也让今上的第一次采选格外与众不同。不过,在知韫看来,今上心眼儿多如马蜂窝,还抠门吝啬,怎么可能单为着采选,不过是打着采选的幌子,来试试这些仕宦、诸侯王的水。

    知韫与李霖瑾入座筵席时,筵席早已济济一堂,妃嫔们也早就坐恭迎他们二人,知韫坐在李霖瑾右侧,两宫太后在左侧,知韫身旁六局女官围坐在她身旁,下首以今上姑母高陵大长公主为首的命妇按制度坐在一起,朝臣们更不必说了,一个个老狐狸,仿佛今日是他们大喜日子,每个人仿佛都在为天子采选而由衷高兴一般。

    筵席早在帝后、太后入座后,渐渐又恢复热闹,知韫一早就瞧见了刘夫人,刘夫人携着一群与她攀谈的命妇们在知韫下首闲聊长安趣事。

    刘夫人是知韫母亲,是今上岳母,故而今上甫一登基就册封刘夫人为一品晋国夫人,这等身份,每逢筵席,有的是人主动结交。

    刘夫人看着自己长女,雍容华贵如同盛世牡丹般的美貌与气度,在上首,听着底下夫人娘子们闲聊,她鹅蛋般光滑细腻的脸上嵌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既不显得生疏,也不辱没身份,她心中很为长女欣慰。

    知韫听着一群人说八卦,自然很乐意听。什么谁家儿郎看着衣冠楚楚谁成想竟偷偷养了一庄子外室;什么谁家年轻的小夫人受不了夫君一窝妾室,与夫君每日闹腾没完;什么谁家姑君1看着慈眉善目,谁成想私底下很是会刁难新妇2……

    听着这些知韫觉得脸上的微笑快要变成咧嘴大笑了,知韫瞧着满殿的人,哪有几个真正看舞姬乐妓表演的,都在相互攀谈。

    而刘夫人此时终于打发完身边的夫人们,坐到了知韫身边,满眼都是知韫,说到:“妾看中宫的气色很是不错,终于放下心来了。”

    “母亲哪里的话,这半年来您也知道,正是内廷事务多的时候,等入秋了,我得了清闲就常常召您入宫来看看我。”知韫悄悄向刘夫人撒娇道。

    刘夫人嗔了她一眼,母女俩又开始聊体己话:“宫里没什么冲撞中宫的妃嫔吧。”

    “她们没那个胆子,这个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阿钰定了姚太尉的嫡长子,这事还是你父亲与姚太尉商议定下来的,可妾总觉得阿钰虽然嘴上不说,但总是隐隐为此时怄气,打定下这门亲以来,她呀,就没出过门了,明珠那孩子好几次邀她去捶丸她也给推了。”刘夫人见知韫信誓旦旦的样子也放下心来聊家长里短。

    “姚太尉?我记得她夫人瞧着可不大好相与。”知韫压低了声音说。

    “要妾说呀,妾一开始瞧中的那几位郎子倒是颇为不错,可偏偏你父亲那人做事说一不二的性子,你也知道。”

    知韫的父亲襄国公孟玮亦是本朝司徒,有野心、有抱负,他更在乎家族的发展,知韫因为是嫡长女,自小就被孟玮向皇后栽培,知韫也不负家族众望,孟玮已位极人臣,又是国仗大人,可以说洛阳(家族祖籍)孟氏在长安绝对是数得上名号的大家族,这确实是孟氏累世积攒下来的。

    知韫也觉得妹妹这婚事颇有不妥:“阿娘,筵席上人多口杂,等下次我召您与阿钰到内廷,我们再详谈。”

    “其实姚家家世确实与我们孟家门当户对,只他们家大公子常年在外埠,姚太尉夫人黄夫人又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故而才叫我不踏实。”

    知韫又与刘夫人开始聊起了别的,一位着蘆灰色曲裾的妇人带着一个二八年华,衣裳是妃色天竺绸的女子,她面容精致,轮廓温柔,一身打扮靓丽又不俗气。看起来很有巧思,是个聪明人,知韫心想。

    原来那位妇人是吏部李尚书的妇人黄氏,这位黄夫人似乎与刘夫人甚是熟稔,她向知韫行完礼,便与刘夫人攀谈起来。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103/6963002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103/6963002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