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公与恭顺侯私底下是否有交情?\"

    张维贤正感慨不已,忽然听到天子平淡无波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他心头一紧,惊讶地望向书桌后的天子。

    难道恭顺侯在牢里胡乱攀扯,扯上了自己?

    \"回陛下,近几年老臣身体欠佳,多在家中养病,与恭顺侯私下交往并不多。\"

    面对天子略带戏谑的目光,张维贤脸色大变,连忙躬身解释。

    看着张维贤如此紧张,坐在上方的朱由检轻轻挥手:\"老国公不必多虑,朕并无他意。\"

    根据“后世”的经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后,享受皇恩的明朝贵族纷纷投降,只有英国公、惠安伯等少数贵族以身殉国,真正体现了“与国同休”。

    基于这些原因,朱由检并未对眼前的英国公张维贤过于“苛责”。

    \"我只是感到疑惑,恭顺侯在京营中的占役最少,远不及其他贵族,为何还要与抚宁侯做出这种事情?\"

    过了一会儿,朱由检的声音再次在南书房中响起,眼神变得深沉,脸上浮现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张维贤闻言一怔,他和吴汝胤忙于与其他贵族“周旋”,却未深思他们二人的动机。

    正如天子所言,抚宁侯在京营的“占用役夫”最多,至少有万人,冒险做这种违法之事尚可理解。

    然而,恭顺侯吴汝胤因出身蒙古,在京营的“影响力”远逊于其他贵族,为何也要参与抚宁侯的阴谋?

    想到这里,张维贤老脸上显露出惊愕,额头也渗出了点点冷汗,难道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咕噜。

    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张维贤颤抖着看向书桌后的天子:\"老臣愚昧\"

    \"朕说过,老国公无需紧张,朕只是有感而发。\"

    望着张维贤的震惊,朱由检不禁苦笑,连忙安慰,示意太监帮忙扶起他,并递上一杯热茶,平复他的心情。

    等到张维贤稍微恢复,朱由检才缓缓开口:“听说叛乱的士兵中有不少蒙古人?”

    尽管“兵变”已过去三日,朱由检仍心有余悸。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北镇抚司的朱国弼坚决否认有“弑君”意图,只承认想借兵变施压,阻止整顿京营。

    除朱国弼外,其他被锦衣卫调查的“麻烦人物”也都坚称,抚宁侯从未下令“弑君”,只是让他们煽动士兵索要军饷。

    既然朱国弼没下令“弑君”,那么恭顺侯吴汝胤的嫌疑就加重了。毕竟那一晚,若非曹化淳反应敏捷,天安门外的箭矢可能已射中自己。

    然而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连满腹怨气的朱国弼都没动过“弑君”念头,吴汝胤这个在京营服役最少的恭顺侯,为何要置他于死地?他在害怕什么呢?

    “陛下,据老臣所知,由于抚宁侯的蒙古出身,京营中的许多蒙古士兵都自愿归附于他,就连各地做生意的蒙古商人都寻求他的保护。”

    张维贤意识到恭顺侯涉入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皱着眉,回想起与吴汝胤的有限交往。

    “蒙古商人?”

    原本低头沉思的朱由检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喃喃自语,脑中一闪而过一丝灵感。

    自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在南京称帝以来,草原上的蒙古人一直渴望“收复中原”。双方为此交战了两百年之久。

    直到隆庆年间,明朝政府封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点,极大地缓和了明蒙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使得逐利的“旅蒙商人”应运而生,他们依法将明朝的商品贩卖到草原,从中赚取利润。

    尽管朝廷对蒙古的“互市”政策时常变动,但“兵器”、“铁器”等物品一直是禁止交易的。

    张维贤的话让朱由检茅塞顿开,难道恭顺侯私下贩卖朝廷严禁的“禁品”,因而心虚,担心朝廷在整顿京营时发现他的秘密活动,所以反应如此激烈?

    朱由检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立刻转向脸色同样大变的司礼监太监吩咐:“告诉骆思恭,让他彻底调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