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53章 资金链断裂〔下〕
    \"陛下,国家大计为重……\"

    良久,暖阁中传来微颤的声音,将沉浸在沉思中的朱由检唤醒。

    \"奉天门的叛乱记忆犹新,请陛下引以为戒。\"

    抹去额头悄然滑落的汗珠,满头白发的毕自严颤抖着双膝跪地,面向宝座上的天子直言。

    尽管明白自己的话可能触动天子的敏感神经,勾起不愉快的回忆,但为了大明的根基,毕自严仍选择直言相劝。

    \"爱卿多虑了。\"

    朱由检连忙从书案起身,脸上流露出关切,虚握的手在空中示意。

    他并非吝啬库银,只是惊讶于,如今大明太仓每年收入不过四百万两白银,而边疆军费竟高达九百万两。

    这中间的差距实在过大,甚至还没算上形同虚设的卫所。难怪后人戏谑,明朝军士薪水不足,无法抵御外敌。

    朝廷内外忧患重重,需要士兵保家卫国,却连他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实属不妥。

    士兵的军饷尚且无法保证,更何况他们身上的铠甲兵器,战马火炮,必定更为匮乏。

    嗯。

    朱由检深深吸了口气,平复心情,对紧张不安的毕自严挥挥手:\"爱卿不必担忧。\"

    \"朕的私库尚有余银,再加上抚宁侯和恭顺侯的贡献,足以解燃眉之急。\"

    此刻,书案后的天子暗自庆幸,若是抚宁侯和恭顺侯在自己的试探下主动让步,交出京营的\"占用役\",他又该如何筹集银两。

    \"吾皇英明!\"

    毕自严闻言,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立刻跪下,有了天子的支持,边疆重镇的动荡应可平息。

    这些日子里,他在整理边疆军费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自天启六年后他离职归乡,朝廷就再也没有向除辽镇外的军镇发放过军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

    朱由检并未理会在一旁如释重负的毕自严,心中突然一动,立即追问:\"爱卿,这些军饷能否真正送到士兵手中?\"

    如果军队中贪腐严重,军官们勾结一起榨取士兵,那么无论朝廷如何努力,也只是白费力气,最终只会落入军官们的口袋。

    毕自严的脸上显出一丝惊讶,显然没预想到这样的单纯问题竟出自tianzi之口。短暂的静默后,面对tianzi充满期待的目光,他慢慢回答:“禀bixia,边疆重镇远离朝廷核心,军队的确切人数早已难以考证。若按兵册发放军饷,数额恐怕要加倍不止。”

    “每次发放军饷,朝廷都会从户部和兵部挑选能臣干吏,亲自前往边疆核验人数。”

    朱由检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失落,无助地靠向身后的龙椅。他明白了老臣的言外之意。虽然军官挪用军饷、压榨士兵的现象确有发生,但朝廷也有其应对之策。

    朝廷每次都派遣能臣干吏去军镇核实人数,再行发放军饷。说到底,边疆“有名无实”的根源在于朝廷财政吃紧,无法全额支付军饷,导致边防兵力日渐稀少。

    某种程度上,自成化年间以来,大明将领开始盛行“培养”亲信部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无法供给充足的军费,自然会把有限的银两集中于自己的亲信部队,以确保军队战斗力,稳固自身地位。

    比如,辽东总兵李成梁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民间争议颇多。当他在辽东半岛执掌兵权,倚仗他的“辽东铁骑”,无论是深山的女真人还是草原的蒙古人,都不敢侵犯边境。然而,他的“辽东铁骑”如同私人军队,也催生了他的野心,让他渐渐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

    或许是无意,或许是刻意,李成梁开始扶植建州女真,并容忍她们发展壮大。等到朝廷大臣察觉到建州女真对辽东构成的威胁时,才惊觉除了李成梁,无人能指挥那支像私军一样的“辽东铁骑”。

    可以说,正是由于朝廷无法确保边疆的军饷,使得一些将领将有限的军费用于“培养”亲信部队,维护自身地位,进而导致局势恶化。

    看见tianzi情绪低落,善于辞令的毕自严也不禁沉默,脸上的忧虑丝毫未减,他犹豫是否提议开启“辽饷”。

    万历晚期,为铲除已建立政权的努尔哈赤,久不理政的万历皇帝亲自下令筹集“辽饷”。自万历四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