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57章 代王朱鼎渭
    位于山西的大同府。

    因其坐落在盆地中央,邻近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是晋地的屏障,北方的门户,被誉为\"九边重镇之首\"。

    此刻已过午后,大同城内一片昏暗,唯有东城的代王府灯火辉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俯瞰王府,这片超过三百亩的领地仿佛一座微型的\"紫禁城\",只是规模略小一些。

    进入王府,内廷的长崇宫热闹非凡。即便已是深秋十月,来往的宫女侍妾依然身着轻薄的纱衣,裸露着脚踝,伴着悠扬的弦乐,翩翩起舞,只为取悦坐在高位的中年男子。

    或许是沉迷于酒色,这名中年男子看起来不过五十出头,面色却带着病态的苍白。他微闭着眼睛,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打着手指。

    一曲完毕,气喘吁吁的宫女侍妾来不及擦去额上的汗水,立刻跪倒在地,紧张地注视着那位中年男子。

    因男子沉默不语,殿内众人也都低头不语,唯恐发出半点声响。只有角落的火盆偶尔发出噼啪声。

    \"很好,赏赐。\"

    半柱香后,代王朱鼎渭缓缓睁开眼睛。虽然继承王位仅半年多,他在府中的权威已远超其父。

    听到这话,原本冰冷的大殿瞬间活跃起来。一旁屏息凝神的红袍太监连忙挤出笑容,为王座上的朱鼎渭斟酒,谄媚地说:\"王爷莫怪奴才多嘴,这些教坊司培养的歌伎确实比我们府里以前的清倌人出色许多。\"

    \"这些歌伎能被殿下您看中,进入我们代王府,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朱鼎渭闻言,冷笑一声,皱纹挤在一起:\"我们代藩镇守这九边重镇,劳苦功高,难道不让本王享受一番吗?\"

    说完,他不等身旁的老太监回应,便对着跪在地上的乐师和歌伎们下令:\"继续奏乐,继续舞蹈!\"

    教坊司虽是朝廷机构,在他看来,无异于自家的\"后花园\",可以任意出入。

    看着代王朱鼎渭神色愉悦,老宦官心里有了想法,他谨慎地开口:“王爷可能还不知道,京城最近可是风波不断啊。”

    “听说禁军叛乱,竟直逼到奉天门了呢。”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皇族藩王未经诏令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否则视为叛逆。

    因此,对皇族藩王而言,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朝廷中枢出现“内乱”。

    “呵,那个小皇帝和他的父兄一样,都是些扶不起的阿斗。”

    朱鼎渭闻言,脸上的轻蔑更甚。堂堂大明天子,竟然让一群饥兵围困,实在让人笑话。

    “殿下说得对,这个小皇帝确实有些无情,还把领头的抚宁侯和恭顺侯都处决了。”

    “现在,京城对天子不满的人越来越多了。”

    见朱鼎渭对此感兴趣,老宦官自顾自地说下去,没注意到朱鼎渭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过了一会儿,老宦官才察觉不对劲,扑通一声跪下,颤抖着问:“王爷?”

    “您刚才说,小皇帝杀了谁?”

    不知是愤怒还是恐惧,朱鼎渭的脸色扭曲,声音冷得可怕。

    “抚宁侯朱国弼和恭顺侯吴汝胤……”

    “外面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尽管不明白代王为何反应如此激烈,老宦官仍不敢迟疑,连忙将详情告诉面色铁青的朱鼎渭。

    砰!

    “好大的胆子!”

    在老宦官惊恐的目光中,朱鼎渭重重地拍了一下王座,猛地站起来,面目狰狞地咆哮。

    殿中演奏歌舞的乐师和歌女虽不知朱鼎渭为何突然大发雷霆,但也像受惊的小动物,伏地无声。

    一旁的老宦官此刻露出恍然之色,觉得自己大概猜到了朱鼎渭愤怒的根源。

    靖难之后,与国家共命运的勋贵们很少有“动荡”,除了夺门之变中有少数勋贵遭遇不幸,其余勋贵都得以“世袭不改”。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世袭的勋贵和各地的藩王是一个“整体”。

    如今天子对京城的勋贵下手,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3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