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63章 宣大总兵
    随着新帝的沉默,乾清宫暖阁内的众人越发心情沉重。即使是出身卑微的司礼监太监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不安地瞥了一眼神色晦暗的新帝。

    宣府和大同作为京城的屏障,肩负守护重任,但可用的士兵竟只有几千人?

    要知道,宣大两地的兵籍号称十六万,就算按卫所只剩一成的惯例,也应有两万士兵。更何况大同被誉为“九边重镇之首”,除了辽镇,它的军饷发放最为丰厚。

    然而杨肇基竟说宣大两地仅剩数千战斗士兵,那么其余的士兵都去哪儿了?

    要知道,宣府和大同的士兵比腐朽的京营重要得多,他们是戍守边疆,保护京城的边防军。

    自从隆庆和议后,蒙古部族才老实许多,少有侵犯边境之事。

    如果蒙古部族来犯,仅靠这些人如何守护京城,帝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那些失踪的士兵去哪儿了,虚报军费的文臣武将胆子有多大?

    这些被挪用的士兵,是成了文臣武将的私人部队,还是他们敛财的工具?

    杨肇基这几句话,无疑在大明的天空划开了一道裂痕。

    \"爱卿无需惊慌,这不是你的过错。\"

    \"朕想知道,其他的士兵何在?\"

    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愤怒,案后的朱由检面色阴沉地询问面前的将领。

    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整顿的京营同样存在严重的“占役”问题,但士兵名册上的人数已被京城的贵族“削减”,军饷被贪墨,充实了私囊。

    然而,大同、宣府这样的九边重镇一直是军中将领的“私人领地”。若将领们只是贪污军饷还好,万一他们“拥兵自重”呢?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眼眸不自觉地眯起,寒光闪烁。

    \"回陛下…\"杨肇基再次低头,话语间带着一丝颤抖:“边疆军镇长期欠发军饷,屯田制度早已荒废,历代将领苦心经营的军队…”

    嘶。

    杨肇基的话还未说完,御马监的督管已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气。这个杨肇基,真是胆大包天,似乎要揭开大明的天幕。

    新帝登基之初,便挫败了朝中一些官员“正气充盈朝廷”的企图,得罪了众多士人;接着整顿京师军队,又惹怒了京城的贵族。前两天,又秘密派遣东厂督管魏忠贤去大同,似乎准备对皇族下手。现在若再动军队将领,这风雨飘摇的大明,岂不是瞬间就要垮塌?

    曹化淳的脸色变得犹豫不定,他已经准备好,即使冒着触怒新帝的风险,也要劝说他不要“冲动行事”。

    \"嗯…\",沉思片刻,脸色苍白的新帝终于有了回应,长叹一声后,向紧张不安的杨肇基挥手:“爱卿请起。”

    此言一出,暖阁中的紧张气氛立刻缓解,司礼监的笔帖式和御马监督管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松了一口气。

    \"爱卿威震边疆,本当让你休息一阵,然而当前国事艰难,还望你能不畏辛劳,重返宣大。\"

    朱由检平复情绪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愧疚,看着略显惊讶的杨肇基,微微点头示意。根据“后世”的记载,这位一生“忠勇”的武将在多年的军旅生涯和竭尽全力的军营改革后,耗尽了心力,年仅五十一岁便英年早逝。

    从长远看,杨肇基此刻最需要的是在京都修养,但当前局势紧迫,他也只能让他再次“出山”,坐镇宣大。

    \"微臣,惶恐!\"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意识到情况的杨肇基再次跪地,膝盖下的青砖似乎都在微微震动。原本以为坦白后,即使不被“打入牢狱”,也会被“革职为民”,没想到新帝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宽慰他,并委以重任。

    宣大总督的职位目前空缺,宣大总兵名义上掌管两镇兵马大权。不同于陕西延绥,宣府和大同是京都的门户,新帝竟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与荣耀。

    一时间,杨肇基心中波澜壮阔。

    \"宣大问题积重难返,爱卿不必急于求成,慢慢来即可。\"

    轻轻挥手让激动的杨肇基坐下,案后的皇帝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551/6977614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