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四十三章:江山易改第章 本性难移
    贾琮正在书房临摹小楷,晴雯掀帘来回:“珍大爷过来了”。

    放下湖笔,贾琮不慌不忙地迎出、上茶。

    贾珍形容憔悴,拄着拐杖,似乎一夜苍老了十年不止。

    泪眼婆娑道:“我竟不知那陈东生是首辅学生,又选了京畿监察御史,还蒙圣上看重!

    琮兄弟啊,大哥真懊悔当初不听你的话,否则我哪里敢惹他呀?

    那司礼监的戴公公也真是的,收了银子也不办事”

    贾珍又悔又恨,说到最后开始埋怨起戴权来。

    贾琮暗觉好笑,你还没那个资格让戴权力保,他顶多提几句而已。

    贾珍连连叹气,宽袖抹泪,道:“大哥先前要是听你一言,何至于此!

    只是上天待我不公,我有何什么大错?

    这么多年接济贫困族人祭祖、逢年过节,我哪儿没有尽心出力的地方?

    我真冤哪!

    那陈东生卑鄙无耻,居然咳咳居然挑唆愚民、故意编排我恶事、围我宁府”

    贾琮面带冷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对于族人的接济,本来就是一个族长该做的事。

    况且三法司都定案了,如果人家没有拿到确确实实的证据,他们会有借口整你?

    一码归一码,或许贾珍是做了一些事,但那都是在其位、谋其政,理所应当。

    他的恶,远高于这点假仁善,就如同王熙凤一样。

    贾琮不会怜悯他,但可怜、同情、担忧、愤怒的表情,表面功夫还是要作出来滴

    不过,陈东生替他背了所有黑锅、谩骂。

    贾琮心底还是有那么一丝惭愧,只是随后又想此事最大受益者

    陈东生参倒贾珍,必然会名传士林,也就坦然了几分。

    贾琮劝道:“事已至此,珍大哥再后悔无益,陈东生这人是个好名的。

    为一次功成,同时又怕你报复,恐怕还会再次联合都察院同僚。

    非得置你于死地不可啊!然后借此,再风风光光地上任京畿”

    贾珍自然也想到了这些,否则今日就不会求上门来。

    贾赦、贾政都是没主意的,老子贾敬“看破红尘”,贾琏对女人勾三搭四还行。

    你说他能找谁啊?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贾琮靠谱点

    这会儿又被几句话点破要害,他也愈发相信贾琮聪慧、是个有主意的。

    贾珍一脸悲壮的哀求,就差跪下来了:“还请琮兄弟教我,你也不必顾忌什么尊卑。

    我今儿再不是族长,大宗也保不住了”

    “唉珍大哥,小弟这几日冥思苦想”

    贾琮欲言又止,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

    小眼神却在贾珍腰间上那块儿九龙穗丝玉佩打量,透出一抹贪婪

    贾珍失笑一声“会意”,笑道:“琮兄弟请放心,上回你拜师求学,大哥是给少了。

    我也小有余财,事后一定补上五百两,咱们可以立契为证。”

    “珍大哥言重了,立契倒是不必。”

    贾琮撇撇嘴,不悦道:“珍大哥与我乃是同族兄弟!小弟怎会连这点风度都没有?

    为今之计,是珍大哥万不能再露出一点把柄,再给人抓到了。

    咱们虽看不见,可是我听说,京城遍地都是绣衣卫眼线。

    珍大哥可莫要小瞧了去,恐怕就连你晚上说的梦话,绣衣卫都知道的

    千万不能自身不正啊,否则别说名誉,性命也有可能丢了!

    秦氏那事儿,我想再不能拖了,强人之妻,难道珍大哥不知道是什么罪吗?”

    一波三折,虽然上面念及先祖功劳,没对他动刑。

    但连续名声扫地、民围宁国府、公堂对证之后。

    贾珍是真害怕了,惊恐道:“对,琮兄弟说的有理,为兄这就去办,一定不拖

    给秦氏立契,马上立契,只是还需劳烦琮兄弟跑一趟,请亲家老爷过来”

    贾琮含笑点头。

    贾珍出了院子后,老脸一阵火辣,不是疼、而是尴尬。

    他没想到,贾琮竟然看出了他的意图。

    若放在此事之前,大权在握之时,他绝不会让别人知道。

    更不会留下口舌,比如瑞珠、宝珠这俩丫头。

    都不会有好下场但一夜黄粱梦,那是以前了。

    这些日子贾琮搞得贾珍担惊受怕、疲于应付,因此秦可卿也并未失身。

    晴雯在里间抿嘴笑,微微惊愕,能让贾珍上门求情。

    她伺候的这位小三爷,当真是聪明,厉害!

    “如此秦可卿的事终告一段落。”

    贾琮心道:“往后倒是可以安心预备宛平县试了。”

    秦府的书房,虽陈设古旧,却尘埃不染。

    屏风、书柜,经史子集分类明晰,书香浓郁醉人。

    窗外,桑叶翠绿欲滴,沐浴在阳光的洗礼中。

    贪婪地吸取太阳的能量,小满时节,正是江南好采桑。

    贾琮尽量委婉隐晦地把秦可卿的事情,前因后果述说给秦业听。

    并提议由秦业出面与贾珍商量,让贾蓉与秦可卿和离。

    职场交流,人情世故与人说话、办事的手腕,都是一门学问。

    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要点面子是人之常情。

    贾琮在这方面就做得极好,亦是他前世混社会出来的人生经验。

    一开始不直接告诉秦业,正是顾忌秦业恐怕也有心无力。

    没有能力救养女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至于让老师在学生面前难堪。

    任何环境、细节、性格、都可以决定命运。

    贾琮的行事风格一直令秦业非常舒心的,教学、传授也更为尽心尽力。

    “唔,为师明白你的意思了”秦业一时心绪复杂,盯着瓷杯怔怔出神。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犹记得十几年前,从南城养生堂抱秦可卿回来,那个时候,他无儿无女。

    对秦可卿这个养女极为喜爱,取个小名叫可儿,不就是很得他的心吗?

    秦业也像那些书香门第的小姐一样,教育得她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十六岁时嫁入宁国府,自然是有点利益联姻的意思

    这个时代很多男女成亲之前,未曾谋面,利益联姻,不可避免。

    可贾珍的举动,如果没有学生贾琮四方奔走、计出万全。

    那女儿岂不是就得被贾珍、贾蓉父子糟蹋,变成聚麀之乱?

    日后若是被爆出来此等脏事,贾珍、贾蓉之流毫无半点伤害。

    甚至于名声也是秦可卿之错,举止不端、不遵三从四德!

    如此一来,世人还得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秦业教女无方?羞也羞死了!

    想到这里,秦业不由心有余悸,又惊又惧。

    因此对贾琮大为感激,和离也再无异议。

    话不多说。

    师生二人乘马车来西城,贾琮自觉回荣国府。

    如果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那么男人的最大怨,除开家仇国恨为之最。

    其次便是被带上一顶亮堂堂的绿帽子,并且这个人还是亲生父亲!

    如果没有贾琮的插手、挽救,贾蓉被父亲贾珍戴绿帽子不可避免。

    你说他能不心理变态?

    红楼男人谁最憋屈?

    非贾蓉莫属。

    女有三从四德,男有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老子打儿子,儿子既不能还手又不能还口。

    贾蓉即便知道也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这也是贾琮一直没有得罪贾赦、邢夫人的原因。

    在礼节上不敢出错,要不然被安上“不孝”的罪名,就死得太冤枉了。

    ~~~~~

    春天过了。

    宁国府东跨院的雅室失去了暖意的装点。

    火盆、手炉、煤炭,都悄然撤离。

    圈椅、交椅、字画、陶瓷、炕屏、花梨木檀木桌子、竹帘

    昔日一应名贵器物,显赫的家族标志。

    原本都是族长的身份地位所享有的。

    但。

    煌煌的圣旨一下,他们一房就享受不了几天了。

    “秦业和父亲谈得不甚欢心,你父亲的理由是你嫁进府几年,未添半子。

    且近来多有事端,我知道其实是被夫家休掉,想来对你应该好一些。”

    贾蓉看着眼前仙女一般的美娇妻,他此时心绪既有些心烦意乱,又有点惭愧。

    烦闷的是他们成亲一年不到,对这个天仙儿一样的发妻,实在舍不得。

    他甚至都想通了要和老子做道友,既然自己献了妻子。

    那他岂不是也能名正言顺的偷老子女人

    至于剩下一分惭愧则是贾蓉并不知道她的闺名。

    秦可卿的小名从无人知道,连他这个丈夫也是如此。

    贾蓉压抑着不满情绪,从靴腋掏出两张纸,放在桌上:“文契我已经画押了。”

    秦可卿一瞧,大抵是贾珍、秦业商量立为契约。

    因他们夫妻不睦又无子嗣,夫家、娘家议定和离。

    除去宗族之谱。

    两家从此各不相干、三媒六娉概不作数,秦家亦不取嫁妆之类的。

    看完和离书契。

    她轻咬粉唇,芳心一时五味杂陈,错愕、劫后余生的惊喜、对人生的迷惘,纷至沓来。

    秦可卿静静看着贾蓉:“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从我进门那一刻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892/6987444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892/6987444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