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都锦绣 > 575-第六十三章 攻与守(一)
    第573章575-攻与守

    谢岩领军堪堪抵近“安市城”,冯宝大军已然同贺兰敏之汇合于“平壤”城下多日。

    经连日察看及问询,冯宝得知,之所以大军久攻不下,除去伤亡甚大外,与“平壤”守城者懂得以泥浆水覆盖熄灭汽煤油燃烧有很大关系。

    因为单以“火药”,很难一次性炸开城门,况且城门内是否有垒沙土加固并不知晓。

    在以往,动脑筋的事,冯宝都交给谢岩,现在不成了,如果再不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章程,整支大军,高涨的士气,恐怕会随风而去。

    “平壤”城南门一里外,有一座土堆,冯宝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时不时与身边站立的贺兰敏之、刘仁实、林运、许恢等人交谈,而其前方十步之遥,有三名军官,正在用“望远镜”凝视不远处的攻城战……

    “长河,去,把那个‘机弩营’的都尉唤来。”

    刘长河二话不,很快领着三名用“望远镜”远望战场的一个走过来。

    “汝是‘学堂军事院’出身?”冯宝不等那人行礼,直接问道。

    “回禀大都督,末将正是。”

    “‘军事院’完成学业,陛下授‘折冲都尉’衔,领实职,可谓皇恩浩荡,只不知汝可有习得精髓?”

    “末将进学,从未怠慢,只盼所学可报效朝廷,不负圣恩。”

    “好!本官问你,敌军守‘平壤’,除坚城,军力,最大倚仗为何?”

    “‘投石机’。”

    “细言之。”

    “禀大都督,敌军城墙后,布置不少于五具‘投石机’,我军攻城,必遭其袭击,致后续军卒难以保持阵型,无法持续攻城。”

    “言之有理。当如何破之?”

    “置我军‘投石机’于城下三百步,当可与其对攻,进而毁之。”

    “缘何三百步?”

    “‘投石机’非死物,皆可移动,敌军‘投石机’投掷虽远,奈何体大移动慢,我军‘投石机’移动快,数量多,可测距后覆盖区域,定能毁之。”

    二人之间的这段对话,在场众人除去许恢,余者皆不甚明了。

    但冯宝是完全听懂了。而且对于答案,非常满意。

    实际上,冯宝就是想要知道,改良过的“投石机”,能否在城池攻坚战里发挥出类似“火炮”的作用,现在看起来,结果很不错。

    那么,随之而来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投石机”设置在哪里最为适合?

    冯宝既不懂也没那个心思去想,本着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一思想,他立刻让刘长河把另外两个用“望远镜”的军官给叫过来。

    “尔等三人应为同窗,分掌‘机弩’、‘辎重’、‘车步’三营,本官无意知详细,仅欲知一事,明日亮前,能否置全军‘投石机’于城下三百步处?位置可由尔等自定,所需人力、需求尽管直言,本官当全数应允。”

    后来二人不知发生何事,不由得看向“机弩营”都尉。

    哪知冯宝却又道:“具体事宜,尔等可于一旁商议,记住,鸣金收兵前,务必定下章程,如有违令,军法严惩。”

    “喏!”三名都尉一齐应下,而后退至一旁。

    “冯兄,纵毁诞投石机’,似与‘攻城’无关,何故?”贺兰敏之忍不住问道。

    “许先生,汝以为,吾何故如此乎?”冯宝不答,反问一旁许恢。

    许恢微微一笑道:“大都督在考较下官矣!”

    “算是吧,作为先生,理应知更多些。”冯宝并不隐瞒,况且在他看来,许恢完全应该明白才是,否则,也不配执掌“军事院”。

    “攻克坚城,非一时之功,毁诞投石机’,断其‘攻’也!而后挟步步进逼’之策,大军当可直推城下五百步内。”

    “五百步?何用?”贺兰敏之有些不大理解。

    因为在实际攻城作战中,大军抵近五百步内,乃常有之事,并不稀罕。

    “大总管有所不知,许先生所言实为可安营于五百步内。”冯宝微笑道:“如此一来,当可掘进暗道于城下。”

    “原来如此!”贺兰敏之顿时明白了其中含义——挖暗道,埋火药,炸开城门。

    “然事亦非如此简单。”许恢接过话道:“‘火药’之威能否炸塌城墙,从无验证,倘若敌军封死城门,置大石于门后,未必如愿。”

    “不试怎知?”冯宝站起身,遥指“平壤”城,道:“一次不成,两次便是!万斤不成,两万斤总炸得开!吾倒是不信,下能有炸不开的城门!”

    “大都督所言甚是,自古无不可破之险,更无攻不破之城池!”许恢附和言道。

    “然也!”林运也跟着道:“纵使无‘火药’,也当破此城!”

    “好——!承诸位之言,城破指日可待!本官定具表上书,言明功绩。”

    “诸君之功,自需如此,吾就不必了。”冯宝回身道:“平灭‘辽东’之后,吾安心于‘宝庄’,引领一乡胜过位列朝堂矣。”

    “届时吾亦居之,把酒言欢。入朝为官,操心劳力,非所愿矣。”

    冯宝眼见贺兰敏之语出真诚,颔首附和,心里却知:“武皇后盼你回朝掌权,怎可能放任乡野。”

    只不过,这事无法明言。

    很快,话题自战事转入战后。

    林岳:“自古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辽东三国’远离中原,恐只得效仿西域也。”

    “置‘都护府’?良策,非上策也。”

    “哦,大都督缘何如此以为?”一直没怎么话的刘仁实,开口问道。

    “置州县,方为上策。”

    “如此之远,如何考功?监察?况起民变,州县岂可应对?”

    冯宝知道,刘仁实数问,实则道出中原王朝对于偏远地区的无奈,即距离太远,难以有效掌控,一旦发生变故,以州、县之力,无法黜置,唯有近设“都护府”或“都督府”,军政一体,方可及时应对。

    但冯宝更知道,“军政一体”危害极大,非常容易形成“独立王国”,且一旦中原王朝发生动荡或者变故,成割据势态而窥视中原腹地,是下大乱的重要推手和元凶。

    因此,分权而治,才是正解。

    故冯宝言道:“‘都护府’下置州县,驻军‘十六卫’统辖。”

    别看冯宝得极其简单,内容却是非常丰富,包含了两层意思。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910/6988078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910/6988078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