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霸王张绣 > 第六十六章 护羌校尉第章 略阳郡守
    修筑城墙、城外屯田,以及城中修葺房屋,都在同时进行。张绣从枹罕带来的百姓,有很多都是枹罕城中居民。

    当然现在也要回到城中生活,而临渭城经过扩建,城中有很多空地,可以修葺房屋。

    对了。临渭城的城内结构也与一般的城池不太一样。大汉朝承平多年,很多城池都是没有城中驻军的。

    临渭新城,在四面城门的附近直接修葺了军事区域,供给士卒屯扎使用。

    而这些事情,在贾诩、戏志才、庞德等人的主持下,进展的非常顺利。张绣不用操任何心,每日只是看兵书、练习武艺,心情好了,可以带着典韦出城狩猎、垂钓。

    这日阳光明媚,而天气也渐渐温暖了起来。张绣穿着一件单衣,在宅邸前院中,练习武艺。

    沉数十斤的黑色大枪,被他舞的虎虎生风,十分厉害。

    蓝珍珠在一旁看着,见张绣停下之后,立刻拿来了一张汗巾,为张绣擦汗。她如今也是入乡随俗,穿上了汉服。

    但她却没有汉家女子的气质,看起来有些不和谐。

    就在这时,张绣听见门口一阵喧闹。然后一名亲兵带着一名肤色黝黑的汉子走了进来。

    “报将军。这位是董公的信使。”亲兵躬身禀报道。这名信使也不废话,躬身行礼之后,从怀中取出了卷起来的白布奉上。

    一旁的典韦伸手去接过白布,递给了张绣。张绣解开上边的黑色绳子,打开白布观看,脸上露出了笑意,对典韦说道:“派人去召见戏志才、贾文和二位先生。”

    “诺。”典韦应诺了一声,下去办了。而张绣又下令,好生款待这位信使。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在董卓的操作下。董卓上一次与皇甫嵩分道扬镳,独自留下来与马腾、韩遂作战,乃是“战胜”了。

    杀了王国、宋建,斩获“数万人”。

    董卓因功加封为将军,仍然屯扎在槐里城。张绣也因为斩杀宋建之功,被加封为护羌校尉。

    朝廷将清水、襄平、临渭、略阳四座县城合为【略阳郡】,作为陇右诸郡之一,而且现在凉州在马腾、韩遂的控制下,这座【略阳郡】变成了实质上的边郡。

    朝廷给了张绣很大的权利,让张绣自己招募兵马、属官,任免都尉,以抗击马腾、韩遂。

    在董卓的斡旋下,朝廷每年还会给张绣一笔军资。

    董老板、董胖子办事还是很有一手的。

    虽然正式招书没下来,但是董卓的正式书信,也算是八字有一撇了。张绣召见了戏志才、贾诩之后,开始人事任命。

    分别任命庞德为略阳郡都尉统筹一郡军事,刘辟、共都、王石、张龙四人为县尉,分统兵马。

    胡车儿为护羌司马,典韦为护羌从事。

    戏志才为郡长史,贾诩为护羌长史。

    王真为郡功曹。

    文武职位,一律按照之前的计划,全部任命。

    半个月之后,张绣正式接到了朝廷的招书、印信、官服等等。护羌校尉、略阳郡守的官职,让他一跃成为了大汉朝的一方军阀势力。

    虽然官职比不上刺史,但是兵力强大。

    有了正式官职之后,张绣就开始大展拳脚了。他让贾诩先主持屯田事务,让戏志才、王真开始淘汰掉郡中的虫豸官吏,选拔优秀的官吏。

    并且加大了力度,抚恤百姓,接济孤寡。

    而随着官场风气一扫而空,随着抚恤力度加大。张绣这个郡守、护羌校尉,在略阳郡的威望一下子拔高到了极高的高度。

    略阳一郡的百姓,也开始安居乐业,诸事都是欣欣向荣。

    若今年能风调雨顺,十月必然五谷丰登。

    又过

    了一月,城墙只建了一半,还有一半正在热火朝天动工中。临渭城中,一些百姓则已经建好了自己的新房,道路也被修葺的平整、坚固。

    雨天骑马,地上也不会再出现窟窿。

    因为安定、人口多,不时会有外来的商人,会选择在临渭城停留,这增加了城中的繁荣度。

    城中有三座衙门。

    分别是县衙、郡守衙门、护羌校尉衙门。张绣住在郡守衙门,护羌校尉衙门的一切事物,都交给了长史贾诩负责。

    当然郡守衙门的事情,也基本都交给了郡长史戏志才负责。张绣本人仍然是习武、观看兵书,与小妾厮混。

    这日阳光明媚,张绣却没有在前院联系武艺,而是在书房内看书。忽然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而典韦没有阻拦。张绣抬起头来,果然见到了戏志才匆匆走了进来。

    目前能够不经通传便来见张绣的人,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将军。我想招募一些精通羌族风俗的人为官。”戏志才进来后不等张绣提问,便先对着张绣行了一礼,然后来到座位上坐下。

    张绣仔细的大量了一下他,黑了,也瘦了。这段时间,戏志才可是忙的脚不沾地。

    幸好戏志才已经不是说几句话,就要咳嗽一声的戏志才了。而且张绣有派人盯着戏志才,让戏志才再忙,也要吃好喝好,不要忘记打五禽戏、太极拳调养身体。

    这可是他的孔明、荀彧啊,得宝贝着才行。

    张绣收回了眸光,放下了手中的竹简,语气肯定的问道:“是因为城外的羌人与汉人不合吗?”

    “正是。”戏志才一脸焦头烂额道。

    “哎。”张绣叹了一口气,凉州这片地方,乃是羌、胡、汉杂居,现在是羌人的势力强,人口多,与汉人的矛盾很大。

    他这略阳郡也是

    一样。蓝珍珠的白羌部落与枹罕迁徙来的百姓以及略阳郡的百姓,三方势力,情况十分复杂。

    汉、羌经常会出现冲突。

    戏志才的意思,应该是招募懂得羌族风俗的官员,来调停争端。但是这治标不治本啊。

    “志才。”张绣沉吟了一下之后,才抬头对戏志才说道:“我以为羌、汉、胡之所以在凉州争端不断,乃是风俗问题。不如易其风俗、服饰、语言如何?”

    简单来说,就是汉化。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很多胡人汉化,也有汉人胡化。

    现在凉州一带的羌族、胡族很多都会使用关西汉话,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如果能改变风俗、服饰,完全汉化境内羌人,岂不是一劳永逸?

    戏志才楞了一下,然后也认真考虑了一下,最终摇头说道:“将军。以道德教化狄夷,乃是大道。但并非一朝一夕,需得朝廷用力,一点点的改变。而现在将军只是个护羌校尉、略阳郡守,最多一干也就个几年,恐怕汉化只是水中月罢了。”

    戏志才是智者,但却不是算命先生。他虽然察觉到了张绣的一点野心,但还想不到,中平六年就要天下大乱了。

    张绣很快就是“朝廷”。

    “志才言之有理,但我还说觉得应该努力一下。”张绣想了一下之后,说道:“招募懂得羌族风俗的人为官员,调停汉人、羌人的争端可以。但也不妨招募更多的文人学士,建立学校,教习羌人洛阳官话、文字、礼仪。”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395/6997092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395/6997092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