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逍遥王爷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赴京
    “大喜,大喜啊!皇上!”吕方拿着刘凌递上来的奏折兴冲冲的来到了萧帝面前。

    萧帝见状皱起眉头:“什么事这么慌张。”

    吕方将奏折递给萧帝道:“刘凌奏报,今年半年时间和他国商人共交易了两次,合计收入约五百万两白银!”

    “目前刘凌拿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重新修建蓬莱港口和整修鲁州道路。”

    “两百万两白银作为本金继续留在市舶司进行商贸,还有两百万两白银,以及一些珍稀货品,正随同他北上津门。”

    “用不了多久,他便能抵京复命了!”

    此话一出,萧帝也有些意外,他赶忙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逐字读完之后,萧帝的脸上也露出了浓郁的笑容:“好好好,仅半年便赚了五百万两白银,这市舶司朕真是开对了!”

    “若今后每年如此,那国库开支再不用捉襟见肘了!”

    “我朝百姓和将士,也能缓口气了!”

    刘凌虽然在孔府、倭奴、王直手中抢夺了不少白银,但那终归只是横财,一口吃下去就没了。

    而市舶司的生意确是能源远流长一直做下去。

    虽然这五百万两白银中有一小半是扣押的王直的货品,但依照刘凌的意思,只要不胡搞乱搞,今后市舶司每年最少都能上缴国库三百万两白银。

    若真能如此,那朝廷的财政支出短期内便不会出现赤字,大周也终于能有喘息的机会,发展军备,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来到大殿之中说道:“陛下!于阁老求见!”

    萧帝看着手中的奏折,越看越高兴,听到小太监的话后,他头也不抬的说道:“宣!”

    很快,于廷益便走了进来道:“臣于廷益,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于爱卿找朕有何要事?”萧帝继续低头看奏折。

    于廷益看到萧帝的样子,便知道他看的是刘凌递来的那封,而现在他又有一封奏折要报喜了。

    “启奏陛下,市舶司刘凌递上奏折说,东奴国和高丽国的使臣通过市舶司乞求向我大周朝贡,他不敢擅自决断,所以请求陛下圣裁!”

    此话一出,注意力还停留在奏折上的萧帝,瞬间抬起头来:“你说什么?”

    于廷益淡定的将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将刘凌的奏折拿出递了上去。

    当吕方将奏折转交到萧帝手中,后者的手都有些颤抖了!

    “咳……咳咳咳!”

    因为过于激动,萧帝甚至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一旁的吕方赶忙上前为其轻轻拍打后背。

    气顺过来之后,萧帝感慨道:“朕兢兢业业数十年,现在终于看到我大周中兴之态了!”

    下面的于廷益也适时的说道:“是啊陛下,如今我大周国力蒸蒸日上,高丽和东奴国才有朝贡之意。”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周必将中兴,天下必将大治!”

    萧帝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万国来朝,是作为皇帝最好的褒奖,也是最好的政绩。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那不管自己之前干的咋样,死了之后绝对有脸见列祖列宗。

    萧帝得位本就不正,他一直想要证明自己,但他为了能够稳定局势,又不得不重用严高这种官员。

    再加上大周四方强敌环伺,生存压力很大,所以萧帝在位的几十年一直都是东拆西补勉强维持。

    如今开设市舶司之后,不仅为大周赚了数百万两白银,而且还让东奴、高丽两国有了朝贡之心。

    东奴国暂且不说,高丽国之前虽也曾朝拜过大周,但自从女真崛起之后,他们便不再朝拜。

    虽然表面上说是交通不便,两国之间又不是只有陆路,若真想朝拜走海路便是。

    之所以不来,归根结底还是觉得大周国力衰弱,朝拜也没什么用。

    如今,他们重新开始乞求朝贡,足以证明大周国力的提升。

    有了这项政绩,怎能不让萧帝从心眼里开心呢?

    短暂思虑之后,萧帝便道:“回旨意,告诉刘凌,速带两国使者入京朝拜。”

    “再告诉鸿胪寺的那些官员,依照惯例好生接待,如有怠慢,立即革职查办!”

    在大周,鸿胪寺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

    但因为现在大周式微,基本上没什么外交活动,如此一来,鸿胪寺便成了着名的养老部门,每天上班除了坐着就是喝茶。

    有的甚至连班都不去上了,就这样也没人管。

    (

    毕竟没活干,还不准让人偷懒啊!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有别的国家朝拜,萧帝自然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一番。

    于廷益也知道萧帝的心思,他答应一声便告退了。

    等于廷益离去,萧帝也彻底的大笑起来。

    旁边的吕方看到这一幕后,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道:“多少年没见陛下这么笑过了?似乎从陛下登基之后,便没有了!”

    ……

    刘凌修建的船只虽说比较结实,但由于带着大量白银和珍贵货物,所以他也不敢走深海区,只得让人沿着海岸线一路往津门前进。

    一路航行了半个多月之后,他才顺着海河逆流进入津门,再转入京津大运河,一路向京城而去。

    原本刘凌还想打听打听横三,找他喝顿酒来着,但他刚入天津,朝廷的圣旨便到了,让他即刻带着东奴国和高丽国的使臣朝拜觐见。

    如此,刘凌自然也不敢怠慢,只得一刻不停的向着京城驶去。

    而市舶司赚了几百万两白银,而且东奴和高丽两国通过市舶司乞求进贡的消息也流传了出去。

    短短几日,京城便一片沸沸扬扬。

    平头老百姓自然是拍手叫好,他们虽说没受过爱国主义教育,但不管怎么说国家有了钱,有了面子他们这些老百姓也觉得舒服。

    而官场上的诸位老爷们可就有些坐不住了。

    当初萧帝要建立市舶司的时候,很多守旧之人还曾明里暗里表示过反对。

    可当这两条消息传开之后,各级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开始懊悔建立市舶司的这条建议,为什么不是自己提出来的。

    若是自己提出来的,那这泼天的功劳岂不就是自己的了?

    现在好了,全都落到这刘凌的头上,他这次回京怕不是要官升三级了!

    和这些人的嫉妒不同,于廷益一派对这个结果自然是弹冠相庆。

    尤其是于廷益,他作为兵部尚书,每天都要为军饷、军需等事情发愁。

    现在有了这二百万两白银,别的不说,今年的军饷和军服棉被等物品,起码是能发下去了!

    而严党这边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有些暧昧了。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565/7001325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565/7001325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