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知青,今天特地问了他们,然后跑过来回答啦

    父皇这边

    q:是多大下乡的呢?为什么要走q呢?不走可以吗?

    a:17岁知青下乡的,当时是每家都要有人下乡,响应号召必须要去,不去的话街道就到家里找麻烦。

    q:去哪里下乡呢?那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a:下乡到了内蒙的呼伦贝尔。

    那里分农区和牧区,爸爸去的是农区,20多户人家只有5户是蒙古族,其他人都是汉族,语言基本没有问题。

    住:土房,火炕,每间屋子6个人。

    吃:知青下乡都有一笔安家费~,每月6元,第一年去队里买粮食,那时候白面是1毛8分5,一斤,第二年就开始用公分换粮食了。

    穿:家里带去的衣服。

    行:走着。。。

    因为是农区,知青们自己种菜,还可以从队里买,大家轮流做饭吃,不管会不会,不会也得学着做,要不吃什么。

    q:在那边做什么呢?

    a:种地。天亮就一起去田里下地干活,中午吃饭,下午继续干活,直到天黑回来。

    q:有什么困难呢?

    a:最大的问题呢,是粮食不够吃,都是大小伙子,干的又是重体力活,因为那时候没有零食,菜也不像现在这么多这么丰富,肉也很少很少吃,基本上每个人要吃6-7碗饭,有限的钱买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只能先找队里或者老乡借粮,下月再还

    生活水平比当地最差的老乡家里还要差,毕竟人家是有家底的,知青什么都没有。

    3年时间,然后选调到东北某村,进工厂上班。

    母后这边的情况就好得多了

    q:是多大下乡的呢?为什么要走呢?不走可以吗?

    a:妈妈是学校的先进分子,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家里不让去但是她一定要去,最后是偷了户口本去报名的。是当时的第一批知青,还不到17岁。

    q:去哪里下乡呢?那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a:内蒙呼伦贝尔。同样是分农区和牧区,妈妈这边去的算是半农半牧区~,偏牧区多些。

    当地是40多户,只有2户是汉民,其他都是蒙古族,而2户汉族一户是地主一户是富农,组织是不允许知青和他们说话的,蒙古族老乡基本不会汉话,沟通就是比划。。。

    佳:10个人,5间房,有火炕的有板床的(我说您这是双人标间么)

    吃:那边没有水稻,就是各种大碴子°,小米,高粱米°之类的,菜类都有,牛羊肉管

    够,咸菜管够,家家都有奶牛,牛奶羊奶随便喝。饿了就去厨房热块肉吃。

    经常杀头猪放那,每天割一块做菜。

    小米饭°拌羊油吃的嗷嗷香。

    也是第一年有安家费,然后是赚工分,好在妈妈这边女孩多,饭量小,粮食足够吃。

    q:在那边做什么呢?

    a:也是下地干活,天亮就走,天黑就回。开始语言不通,知青姑娘们把种的苗全拔了,给老乡心疼的哟。

    但是农活不管怎么说都是辛苦的,尤其是知青们从小没接触过这些,手上划的都是口子。

    上海牌全钢手表120元(凭手表票购买)

    凤凰牌18型自行车16850元(19825)凭自行车票购买

    蝴蝶牌缝纫机17540元(198612)凭缝纫机票购买

    双缸洗衣机 357元(19866)

    香雪海单门冰箱125升685元(198410)凭票供应

    双鹿牌双门冰箱1260元(198612)凭票供应。

    台扇 85元

    电视机(12寸黑白) 440元(1982)凭票供应

    金星牌电视机(14寸彩色) 998元(19848)凭票供应

    海鸥牌df相机453元(1982)

    闪光灯4670元

    摄影暗袋15元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0巨册) 156元(19869)

    寄信 本埠4分,外地8分

    寄印刷品本埠15分,外地3分。稿件可当印刷品寄。

    公用电话4分\/次,不限时。传呼费5分\/次

    电费 024元\/度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774/700539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774/7005397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