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这福气,我要了 > 第3章 出发远山府
    “承天不弃,传宗万年。天佑八年,违诺必灭。”

    苏四儿反复念叨着十六个字,这是苏大福临走前的嘱托,说是关键时刻能保命,但也要看她自己的运道。

    “你是苏承天的后人,理应受苏门的庇佑,若是到了平都,可入落凤山苏家一趟。”

    当时的苏大福整个人特别激动,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颤抖,别人都以为是他舍不得女儿,其实是他好像在脑子里触动了关于苏家祖上的回忆。

    苏四儿听到十六字之后,这是什么开局,要背负复仇打脸的家族任务吗?好像手里还差个信物。

    苏大福却拍拍她的肩膀,什么话也没说。

    苏四儿就不太抱希望了,看来苏爹自己也没下定决心,一味催着自己背一遍。

    为了宽心苏大福,她示意苏大福蹲下来,在他耳边背了十遍。苏大福整个人有点手足无措,可能是感受到来自女儿的鄙视了。

    \/

    李宅里新进了三十名约六七岁的小童,男女各半,李金花吩咐了各项安排,玉兰领着丫鬟们不停穿梭在宅子里。

    这些小童先是被安排了净浴,又给换上了新衣,虽是粗布,比之前上身的那套要强多了。

    有了新衣的小童,暂时忘记了父母,三三两两在院子里低声悄语。

    苏四儿摸着新衣,心里直为李金花鼓掌,这也太大手笔投资了,看来李金花所图甚大。

    院子里的另一名丫鬟海棠,领了一面锣鼓,敲了一下。

    “李娘子要来训话,大家站好。谁若站不整齐,罚不许吃午饭。”

    这句话很有杀伤力,四散的队伍很快在丫鬟的指引下站好。苏四儿人矮,被排在了最前。

    大家站好之后,李娘子却并未前来。苏四儿隐约听到,李家小姐“咳疾”犯了。

    直到站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在这群小孩子的耐心用完了的时候,李金花过来了。

    “进了李宅,就要守李宅的规矩。我只提最要紧的两条,不乱走、不乱说话。至于什么其他规矩,自有人教你们懂得。”

    “玉兰,带到偏院去吧。”

    偏院在厨房后面,隔了一丛竹林,离厨房很远。

    苏四儿抬头能看见后头黝黑的山,黑得能滴下墨,仔细听耳边似乎有哀哀抽泣的声音,似有还无,想要再探寻,一阵沁骨的风吹来,前面竹林吱吱作响,无端添了几分冷寂。

    路上有两个小童拌嘴,玉兰罚了午饭,很快被小丫鬟领走了,午饭时果然没有出现。大家一时噤若寒蝉,连挤眼睛的小动作都消失了。

    偏院的院子不算大,尤其是中间还搭了个棚子,放上了一个长排桌,桌子上摆了一大筐饼子。苏四儿动了动鼻子,似乎还有肉,心里越发担心了,但嘴巴却不住地舔了舔。

    小童们按男女分两边,由小丫鬟分发了木碗、木筷。

    有个小童拿到木碗、木筷后,刚准备伸手拿饼,又被小丫鬟带走了。这下,大家都成了木头人,得到玉兰的指令才敢动作。

    苏四儿心里翻了个白眼,这教规矩的方式真是别开生面,却又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

    吃饭的时候,大家非常小心翼翼,有的吃完了就安安静静坐着,盯着木碗盼望着能开花,比如苏四儿。但总有人磨蹭,两刻钟之后还没吃完的小孩子一律被喝止。

    吃完饭,这些小孩被分别领到两个房间休息。

    一长排的床练成片,被子已经准备好,一口气睡下十五个孩子不成问题。

    只是进入房间后,大家吃够了教训,不敢有多余的动作,在小丫鬟的示意下,一个个分好了铺位。苏四儿刚吃完饭没多久,并不想午睡。

    但规矩摆在那里,她并不想出挑,午饭有肉,所以也很期待晚饭,于是躺下来,盖好被子,闭上了眼睛。

    约莫半个时辰,陷入熟睡的苏四儿就被隔壁床的女孩子推醒了。

    这里的条件,只说住就比家里好很多,单独的床位,簇新的被子,不漏风的房间,苏四儿有些丧丧地想,就是规矩大过天。

    不许吃饭的惩罚一出,瞬间拿捏,让大家变得十分地懂事,没睡醒的苏四儿有些懵懵的,满屋里就她还躺着,十分怀疑其他人根本在装睡,导致她一个真睡的人竟挤到最后一个,还得了人一句“你睡得好死,不怕吃不上晚饭吗”,这话真硬,她噎得慌。

    本来苏四儿大概率吃不上晚饭或者得一份训斥,但是小丫鬟们知道了她和李金花的亲戚关系,自然不会过分为难于人,只轻声细语跟大家说了去了主人家,万不可睡觉太死。

    不过,苏四儿却是把这一份感激给了邻床的小妹妹,她真是太害羞了,看自己还偷偷的,想说话又憋了回去,不过能冒死喊醒她,真不错。

    下午,这一群小童又回到午饭时的大长桌,由李宅的另一位大丫鬟海棠和另一位小厮分别简单地教了下礼仪。

    大衍朝的人不兴跪礼,连拜见皇帝都只是交叠双手,并三鞠躬喊上三声“福佑”。据说跪礼是福圣认定的最高大礼,由福圣专享,只有获得测福资格的人才可以在各地的福圣殿行跪礼。

    苏四儿还是第一次听到海棠嘴里的“测福”,但海棠只是简单提了一下,三言两语引出更多的疑惑,又不解释,似乎她并不懂许多。

    海棠看着苏四儿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也很无奈,这些李娘子也不许她说太多。

    她之前也曾去“测福”仪式,只是没什么福气,被带着去福圣殿行了跪礼,就让李娘子领回家另行打发。

    当时李娘子的女儿李小姐因为身体不好,缺丫鬟,见她稳重,毕竟又和李小姐同一批走仪式的人,李金花想着为自家“积福”,就被留在宅子。

    当时,跟她一起落了的其他小童,最后都被找了主家,送了出去。

    李娘子的儿子李晓天本也该遣回,但福录寺的使者看中了他,也就留下来培养了。自家攀了福录寺,这是个大喜事,李娘子得知后认为“积福”有效,渐渐地给予这些小童的待遇就高了。

    当然,李娘子“积福”的法子还是跟在府城遇到的一个同行孙娘子学的。

    那位孙娘子了不得,虽然儿女没一个进了福录寺,但她曾送去“测福”的小童中,有几个据说得了福圣殿的差事,也留在了积福山。

    府城寻常官员都攀不到的存在,外面传言皆是受了孙家的恩。

    孙家在平都有人。

    李娘子自然是精明之人,听着孙娘子漏上几句,自个儿有心留意,教她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虽然不知道更多关于“测福”的事情,但海棠很乐意讲一些李娘子的好处,时不时点几句,教这些小童们知道,李娘子不是那等送人去虎狼窝的人。

    海棠讲解礼仪的时候,态度和煦,让在玉兰手下经历过严苛午饭惩罚洗礼的孩子们很容易松了精神,导致大家在考核的时候却吃尽了苦头。

    行整套礼仪讲究行云流水,每个人会做不代表做得好。

    小孩子囫囵会做,要做整齐很难,海棠要求考核的时候大家一起做,等于十五个人必须整整齐齐,表情要恭顺,总有几个忘了动作,会挨上一下,不疼,但丢脸,就这样整整折腾了一下午的辰光。

    晚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碗米饭,除了肉之外,还有汤。

    足够丰盛的伙食已经让小孩子彻底信服大家可以去过好日子。

    晚饭的时候,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坐着,不等丫鬟开口不动作。

    海棠满意了,又开始细细讲解吃饭的规矩,告诉大家不可以抢,不可以剩,不可以急,不能发出声响。

    等大家晚饭之后,海棠又宣布了几件事情,让苏四儿又期待又担心。

    “从明天开始,学以致用,今天学的礼仪规矩就开始用上,每个人有三次免罚机会。”

    洗漱后的苏四儿坐在床边,得了海棠的令,晚上这一段时间被允许呆在房间里,稍微自由些,大家慢慢放开了,一两个地嬉笑,咬耳朵。

    邻床的小女孩王衣衣,终于攒够了勇气跟苏四儿开口。家在王舅舅家附近的,之前就见过四儿,两人其实是认识的。

    苏四儿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她不认识,所以中午人家欲言又止。

    王衣衣平时玩伴少,爹娘不让出门,面上总是一幅害羞腼腆的性子。

    她最开始发现自己要离家,其实很担心,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如果不去李娘子家,就要去镇上的绣房。

    绣房不是个好去处,她之前听苏四儿提了李娘子几句,介绍的去处也不错,既然大家都遭了灾,说不定苏四儿也要来李娘子这里。

    她等了好久,也没见,又不好跟娘说自己想回,直到看见苏四儿人,她才坚定了继续待着的心思,也不那么害怕离开爹娘。

    爹娘总是不让出门,在家并不快活,总让她做不喜欢的事情。

    她猜测苏四儿一直都没搭理她,可能因为担心王舅舅的事情。她小心地拉过苏四儿,两个人面对着窗户,看大家都聚在一起,没空搭理这边,才小心翼翼掏出一个东西。

    “四儿,这个,你舅舅托我带给你。”

    苏四儿有点懵,但很快反应过来,接过一看,就是个纸条,上写“平安”。

    “十八叔偷偷给我的,只是这两个月总不见你来,我就没找着机会。”

    “你娘倒是来过,但我爹娘看得紧,不让我出门。”

    苏四儿有点明白了,连忙谢过了王衣衣。

    王舅舅应该还活着,苏四儿心里盘算着,现在也不好递口信给苏家,等想到了办法再说,不知道明天有什么,养足精神才是正经,苏四儿又招呼王衣衣赶紧睡了。

    其他人虽然围坐几堆,到底不敢高声,眼睛耳朵也支棱着动静,这会儿猛地见李娘子的亲戚睡了,估计是提前得了消息,刚才海棠走时的最后一句话,留给苏四儿,莫不是明天的事儿?

    其实,海棠只是告诉苏四儿,眼睛不要对着人骨碌地转。因为苏四儿的眼睛滴溜溜地转,海棠就想捏她的脸。

    不过,苏四儿觉得自己控制不住,于是乖巧地低头应是。

    李宅的第二天,这群小童们接受了填鸭式的识字教育,整整一天,打手心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打手心主要针对不专心的人,凡三遍后还读错的皆认定不专心。

    苏四儿也没能免了罚,下午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领到了一本薄薄的小手册,需要在进府城之前记下来。苏四儿略翻了几下,原来大衍朝日常用字。

    进府城是十天之后,李娘子按儿子李晓天给的册子圈定的“福日”,海棠下午也一并说了。

    当晚,李娘子还贴心安排了值守的丫鬟小厮,为小童们“加课”。

    苏四儿也是从她们嘴里才知道这么做为什么,这宅子里就没有不识字的人,主家们对识字的下人也会另眼相待。

    李娘子真是深谋远虑,识字的小孩子能够留下的机会很大。即使无“福”之人,也能进大户人家,有机会成为小姐少爷们的随从,未必不能有另一番作为。

    \/

    很快,出发之日就来了。苏四儿之前那丑丑的包袱皮已经换了,现在的包袱又新添了一套衣服,质量比现在这身还要好一点,还有一个小钱袋,海棠说这些都是进了府城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804/7006209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4804/7006209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