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承明之治 > 第66章 赞美母后
    “高明啊,好样的!你真的给老夫和书宝,长脸了!哈哈哈有你这样的弟子,老夫两人前半生南征北战都不如你啊!”

    李承乾含笑回道:“老师此言差矣!若无几位恩师早年拼搏积累以至学识渊博能力卓群,何来学生今日成就?杜伯伯、房伯伯、秦伯伯,还有老师您们四位,永远是学生需要感恩、谨记的长辈!学生今日所能,皆为四位恩师倾囊相授,为长者传承后人承接,故此以传千秋万代无穷无尽,尽为我华夏瑰宝!”

    “古有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承乾此曰:华夏有前尊,中华万万年!”

    李承乾的这句评语,可谓是拍在了天下群臣和老人们的心坎上了!因为有他们这些厉害的老人,不断吃苦磨砺积累,传承给年轻人,代代传承作为华夏的底蕴,才能让华夏一直以来都保持繁盛的状态!

    群臣都能看出李承乾的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牢记前人的功绩!这可是很好的品德啊!历朝历代的皇帝,那个不是把所谓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都说是自己的功劳,哪怕自己压根没参与也要是占主要地位!李承乾事事功劳不忘惦记前人恩惠,这一点就比很多历朝历代的皇帝好太多了!

    “末将斗胆!听闻殿下有意重组太子十率!末将愿往!还望圣人、太子应允!”

    一个校尉当场出列,主动跪地请缨。一瞬间,这味道可不一样了。小伙子,你怎么这么年轻啊?这种场合能说这个吗?!你把二凤置于何地啊?

    李承乾也是一愣,完全没预料到这一出,两父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茫然。随即,二凤咳嗽几声,随即上前和声说道。

    “这位将士有此想法,实乃大善!然,东宫十率,为太子所辖,朕虽为人父,可东宫自有规矩,若不得以,朕也不可轻易坏了规矩。”

    李承乾也紧随其后,开始和二凤唱双簧:“这位兄弟的心意,孤明白。兄弟们放心,十率重组选拔都会有,但目前需要踌躇。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何况,你们是军人!大唐的铁军!军人的天职使命,那就是服从命令!服从服从,再服从!!”

    “谨遵军令!!!————————太子威武!!!——————————”

    李承乾内心一阵酸爽,煎熬啊!你们这是要把老子架在火上烤啊!没看见我老子就在旁边站着吗?!你们想我死是吧?!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唐军威武!!!——————————”

    回朝后,就到了嘉奖环节了。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二人在最后,这没啥说的,肯定要表现出一副重视臣子的模样。轮到李恪,二凤感慨万千,走下御阶摸了摸李恪的脸

    “恪儿!你真的长大了!为父欣慰啊!你看看你,瘦了这么多,但精气神和体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你母妃也会高兴的!为父册封你为吴王,赏金千两,绸缎百匹,加授洛阳牧一职!好好干,不要让为父失望!”

    李恪感动的不争气的泛红眼睛,哽咽道:“儿臣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让父皇失望!”

    李二鼓励道:“不准哭!身为我李家儿郎,只有流血的,没有流泪的!”

    李恪一把抹去眼泪:“是!”

    李恪真的不容易,自己的出身和身份敏感,一直以来都不受待见,可以说是十分难受。但如今,不一样了,李恪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李承乾给予的道路,走出了一条能够掩盖自身,证明自己的康庄大道!

    到了李承乾,李二直接没好脸色,自个坐在龙椅上:“太子,想要啥,自己说,掂量着点,朝廷家中都不易。”

    好家伙,大家都是忍俊不禁,哪怕是李恪,都是红着眼睛强忍笑意。没法子,这俩父子之间的父子斗法,早出名了!

    李承乾一脸无奈,上前拱手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臣身在其位,当谋其政。受百姓供养,受诸公尊崇,此乃臣之职,不以言功矣。父皇若要赏赐,请将儿臣之功,分摊此次折损重伤将士之身,儿臣以求宽慰。是儿臣无能,致使将士们客死他乡,战死沙场,终身遗憾,儿臣自认乃是此战最大的大唐罪臣!”

    尼玛!全场寂静啊!说得太好了!泰裤辣!!这尼玛的文章功底,简直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目瞪口呆啊!功绩都能说成罪过!大家把目光投向房玄龄和杜如晦,真有你们的!你们真行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十分尴尬要不是条件有限,都能当场脚底抠出一个三室一厅的大宅院钻进去躲起来。

    李承乾沉声道:“战争自古皆无胜者,无论是谁,皆为败犬!而身为三军统帅的儿臣,更是令近千位大唐儿郎含恨、遗憾终身,致使他们家中白素缟衣的罪魁祸首!儿臣愧对大唐、愧对大唐百姓,他们将自己的孩子、丈夫、父亲、兄弟交付儿臣之手,儿臣却只为他们带回一一骨灰、残缺之身!若要儿臣手刃蛮夷,儿臣无惧伦理天地,然儿臣衣食所用皆为万千百姓,皆为儿臣衣食父母,儿臣若以此沾沾自喜,莫若禽兽不如!”

    李承乾这一番话,令在场的人都是无不汗颜、尴尬。太tm谦逊了!虽然只是对待大唐百姓,但身为大唐的储君,对待自己的子民如此,理所应当嘛,也因此让大家有些觉得自己愧对百姓,良心有些过意不去。要真照李承乾这么说,满朝文武衣冠楚楚莫若衣冠禽兽,乃至不如禽兽!

    二凤却沉默以对,半晌说道:“你曾说,你不为仁君、明君、暴君、昏君,仅为大唐国君。朕今日见识到了你的意志,朕希望你能终身谨记,大唐的百姓才是你的依靠,才是大唐的命脉,而非你我父子。”

    “儿臣谨记父皇叮嘱!父皇曾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儿臣言,君为轻,民为重,君轻民重,国之安定。君为民为,民助君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天地同理,是为大善。”

    二凤点头:“好一个天地大同!太子,记住你的话,你若违背,无颜面对万千黎民,前人后辈。”

    “儿臣自当谨记于心,终其一生,绝无二心。”

    二凤:“朕也问过太子妃了,你所求过大,如那日天道所言,恐会折寿。”

    李承乾:“那便与天相争!即为储君之身,若无此壮志,愧对天下黎民之敬,枉占民脂民膏。无能者,引民怨灾祸,不若废弃,予那有能之士!”

    好气魄啊!全场所有人,无不敬佩李承乾!md!这尼玛怎么不是我们家的孩子啊?!真就是好的都在别人家了!艹!

    二凤:“既然你要做,那朕就帮你一把。朕算是看出来了,你与太子妃夫妇,没一个是善茬,公然抗衡天理,与天对棋。你夫妇二人,将来自当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李承乾对此飒然一笑:“太子妃本为天降,儿臣与她相逢多为冥冥之中自有命数。儿臣曾梦一贵人,其言‘前后三千界,谁晓大千事?既来此,因已下。今生数十载,谁晓未来事?既相遇,君自品’。今昔,儿臣自品其中,苦甜皆有,自有理寻。”

    大家几乎都能从这句‘前后三千界,谁晓大千事?既来此,因已下。今生数十载,谁晓未来事?既相遇,君自品’猜到,李承乾梦到的人十有八九是郑丽婉了。因为,能说出这种摸不着头脑的话,也就他们东宫小两口了。

    下朝后,父子俩老规矩,在大家的注视下,并肩朝着后方离去。大家能说啥?啥都说不了!人家是父子,你还能有人家父子亲?

    来到立政殿,不出所料,右凤仪又跑去躲起来了。李承乾直接上去,揪着左凤仪一脸和善(核善)。

    “左凤仪,你要不把右凤仪给叫出来,你可就和孤结下梁子了!你掂量着一点。”

    左凤仪都要哭了,楚楚可怜的看向二凤:“圣人臣妾”

    二凤一脸无语:“行了行了,你为难左凤仪也没用,你母后不开口,朕都动不了后宫的事情。你小子也是没谁了,太子妃、善德两个,还惦记着右凤仪?你小子指定有点问题。”

    李承乾放开左凤仪,一脸无所谓:“得罪了儿臣,还想屁事没有?儿臣在边境直接一箭射死一个高句丽的士兵,对面屁都不敢放一个!儿臣带着王叔他们,当着他们的面,生火烤肉,大快朵颐,他们也只能干瞪眼。要不是目前条件不允许,儿臣高低直接带着将士们把高句丽边境地区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抢几个高句丽的娘们回来。那三万大军也别想回去了,直接留下,给儿臣当苦力差使,为百姓们减轻一下负担。”

    二凤直接不想和李承乾交流了!因为他没法反驳啊!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早就传开了!尼玛,这和直接和踩着人家高句丽的脸,让人儿子跪着干瞪眼,凌辱人家老婆的缺德做法没区别!比tm蛮夷还要蛮夷!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796/7054176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6796/7054176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