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手术刀和听诊器的碰撞 > 第152章 一起收玉米
    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当地的村民修缮房屋,因为当地独特的建筑体系,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要用茅草重新进行修缮。

    第二个任务就是体验当地特殊的扎染技术,这是一种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

    当地村民穿的几乎都是这种扎染出来的衣服,很有特色,不会重样。

    明显这个节目在颁布的时候所有人都心动了,沈时新也想跃跃欲试,这种手工技术他真的很想尝试。

    第三个任务是学习当地特有的藤球编制工艺,并且独立完成编制。

    这几个任务目前都挺不错的,也算是为当地做一种宣传。

    只是最后一个任务又是让大家意想不到的,竟然是去山上收玉米。

    大家对这个任务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前面都是做宣传,怎么这个突然变成干农活了?

    节目组解释因为村里面住着一位失独的老人,现在正好到了收玉米的季节,但老人一个人行动不便。

    所以特意出了这个任务,当然还有就是去到山上以后能够拍下整个山村的风景,这也是一条拍摄的线路。

    说是过来选择,其实导演组都安排好了,顾鸣洲他们虽然这次火爆,但也只是素人。

    赵希澈的经纪人早就打好招呼了,他们也算带资进组,里面的两个大品牌方都是他们两个带进来的。

    所以其他的都不用多说,大家都懂,这两人是去做扎染的任务。

    胡宇他们本来是去编藤球的,但考虑到修房顶对于孟菲菲一个女孩子来说不太容易。

    所以他们主动要求去修缮房屋了,最后就是顾鸣洲他们要负责去收玉米。

    顾鸣洲两个人倒是无所谓,他俩还真没收过玉米,不知道怎么样。

    他蹲下身给沈时新重新绑紧了鞋带,“等结束我们回去自己找这种扎染的,有很多手工的。”

    “没事,只要和你在一起,我感觉收玉米也挺好玩的。”

    两人要先去老人家,然后一起去地里,老人不太会说普通话,沟通稍微有点费劲,不过还是能表达大概的意思。

    出来以后老人指着门外的黄牛,大概意思就是要套上牛车,他们去的那个地方比较远,要靠牛车拉回来。

    然后镜头一转,两人跟老人一起坐在牛车上一路颠簸。

    沈时新看着顾鸣洲那无处安放的手就觉得好笑。

    “顾哥,你现在变成放牛的阿牛哥了。”

    “所以那你就是那个在家等我的小媳妇吗?”

    沈时新下意识的想要咬他一口,但想到后面还有镜头,忍住了。

    旁边的老人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他能听懂两人说什么,乐得呵呵笑。

    这个老大爷真的是挺可怜的,唯一的孩子生病死了,老伴也在五年前离世了。

    平时他都是一个人慢慢的收,收到最后也有村里面的人会去帮帮他。

    三个人的聊天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闹出了不少笑话。

    牛车摇摇晃晃的到了山脚下,坡上面全都是一片片的玉米地,牛车是上不去的,只能让人上去把玉米背下来。

    老人对他们来帮忙收玉米,很感激他拍了拍顾鸣洲的后背。

    “你这娃娃肯定是干活的好手,这壮的很啊!”

    等到两人跟着老人一起上坡才知道有多费劲,这边的山路真的很崎岖,都是那种小路。

    老人一直都没有停下,他家的地还在最上面,比较远。

    爬了半天总算是到了,跟在后面的阿宽都累的气喘吁吁,镜头都在摇晃。

    老人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但是干活非常麻利,他拿出镰刀指了指前面的玉米杆。

    这些玉米杆都要拉回去,都是要喂牛的,他先砍下玉米杆,让两人把上面的玉米掰下来。

    以前玉米不会收这么早,他们一般都是等完全枯黄以后再收,现在都是一片青色。

    村里面搞的扶持项目,这些玉米有专门的厂家过来收回去做玉米汁,还有玉米罐头的。

    这个活看上去简单,但是真的挺累的,没过一会带来了几条口袋都已经满了,老人让他们先把玉米搬下去。

    顾鸣洲扛起一袋玉米让沈时新就在上面负责装,他扛下去就行。

    沈时新不同意,他也想跟着看下去,但是当他感受一下这袋玉米的重量,果断放弃了。

    不是他不跟着下去,如果他下去顾鸣洲不仅要扛玉米,还得扛他。

    那玉米还没有脱干水分更沉,顾鸣洲脱下手套,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拿出一颗奶糖给他。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18/7389864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18/7389864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