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 > 第21章 贵客来了!
    入夜,两人梳洗便早早上床休息。

    乌苏里的菌菇实验还是失败了,但也没完全失败,玉米芯还是很给面子,长了两个蘑菇。小农检测完才发现是湿度过高,导致菌丝霉变腐烂。

    晚间乌苏里本想学着如何种植菌菇,但天刚黑,胤禛就催着她快快休息。

    她还能怎么办,只能乖乖听从他的话,梳洗休息。

    可两人谁都睡不着,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刻。

    “爷,明日让人去买些玉米和蘑菇来吧,我又想种蘑菇了。还有庄子上的堆肥池大约还是需要再挖几个,过段时间得施几次肥。”

    “行,明天我就让人去买,你可还有什么想吃的?”

    妇人怀孕口味也有变化,之前李氏怀孕时竟然喜爱酸口,溜酸的梅子她吃着也不觉酸。胤禛想,乌苏里口味会变吗?

    想到今晚两人没有形象的拿着调羹吃盖饭,胤禛嘴角隐隐露出个会心的笑容,不过说起来,这乌苏里说的牛肉土豆盖浇饭味道确实不错。

    嗯……下次写信给汗阿玛可以让他和额娘试试,配上银耳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更喜欢冰镇绿豆汤,可惜就是乌苏里不能喝。

    “我想吃西街的刘记的盐渍梅子,不过很久都没吃酱猪蹄了,我也很想吃……”一说到吃,乌苏里来了兴致,得,又有点饿了。

    胤禛看着乌苏里馋饿的模样,犹疑的问,“你饿了?”

    “饿了。”乌苏里老实点头。

    “苏培盛!”

    不多时,候在外头的苏培盛推门进来,打了千,恭敬问,“主子爷有何吩咐?”

    “你想吃什么,跟苏培盛说,让后厨的人给你做去!”胤禛起身端坐,“不过晚上得少吃些,免得积食。”

    乌苏里点了盘炸酱面,加碗酸梅汤。

    吃饱后,胤禛拉着她在房间里走了几圈,乌苏里便有些想打哈欠,浑身疲乏。胤禛也就没强求,两人一同休息了。

    半夜胤禛惊醒,身上压着一重物,胸口沉闷,胤禛暗自叹气,轻轻将人挪到一旁。正要喊人端茶来,胤禛又止住,独自起来倒了杯茶,昏沉的头脑清醒过来。

    走到床边,看着乌苏里又踢开被子,整个上半身都没盖住,不禁摇头,心中深感无奈。

    重新回到床上,胤禛将人拢到怀中,在昏黄暗沉的烛光下,胤禛视线落在乌苏里腹部,不由得伸手试探性的摸了几下,柔软的触感,感觉并无什么不同。

    可现在那柔软的肚子里,有了他的孩子,胤禛头一次感慨起,妇人的惊人之处。

    隔日乌苏里醒来,早已是日上枝头,阳光明媚,胤禛去巡察实验田已经去了好一阵子,听金宝说,胤禛天蒙蒙亮就起了打拳,有些不同寻常。

    乌苏里只道,锻炼身体是好事。心里却想着,她可记得堂堂雍正帝,最不善骑射了,也有些短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身体不好。

    想到这些,乌苏里有些着急,这位可是自己未来事业的大股东,还是以后娃儿的爹,说什么她也得让他好好活着,不然她说到底还只是个妾。

    只希望她能熬过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成为皇贵妃才好,最好还是不要像年皇贵妃,还是多养几个娃。

    在她胡思乱想这会子功夫,银宝和金宝早就替她打理齐整,只需吃早饭了。胤禛不在这些天,她早就吩咐下去,一日三餐的时间。

    乌苏里坐着吃牛肉饼,又让小农给胤禛也检查检查身体,可是小农又说,必须要身体接触。行吧,等之后回家,她就给几个长辈都检测一番,反正是小农说的,免费不要推广值。

    她也吃了小农给的一颗保胎药,刚开始那些闻到肉就有点反胃,现在是一点其他症状都没有,就是想吃。但又不能总吃,她还是得锻炼一会。

    吃完早膳,她开始了第二次蘑菇种植,这一次她采用两个办法,乌苏里暗暗想,总得有一个会长出一盘蘑菇给她吃吧。

    “冬梅姑姑,中午炒盘蘑菇,再让厨子炸一盘蘑菇片。”

    吃吃喝喝到八月,庄子上好歹有山林,除了蚊虫多,也不算太热。胤禛又回了一次府邸,把一众妻妾儿女带到另一处庄子,李氏还未生产。虽然心里不太想搬去庄子,怕路上出了什么意外,但京中确实热许多,住在庄子上凉快些。想到月子里不能见风,不能用冰,她还是决定一块去庄子避暑。

    但奇怪的是,她没有见到乌苏里氏。问了胤禛,胤禛只说在一处偏僻的庄子养病。

    这两个月里胤禛除了忙着乌苏里说的堆肥,种菇,就是忙着跟乌苏里一块编撰务农经验第二册。书倒是没写多少,他们却发现以往不少农业经验书目都有不少的漏洞错误。

    这大约归于技藏于身,而不可外传,那些编书者不知他们有无尝试,还是说只是请教农户,这些无从所知。

    六月听闻圣驾要前去蒙古一趟,太后因病没有一同前往,而后圣上突然下令提前回热河行宫。但这些乌苏里也只是从胤禛那里知道个大概,不过她并不关心,因为马上九月,她试验田里几亩土豆快成熟了,五月底她又种下了一批玉米。种子不是胤禛派人从滇南找来的,而是乌苏里让小农替换了一批良种。

    系统提供的良种比之滇南的良种自然更加稳定,如今的玉米长得参差不齐,因着百姓不熟悉此种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51/714601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51/714601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