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新评水浒说 > 第 17章被截生辰纲后之杨志的选择(上)
    秋老师:作为被截生辰纲的当事受害人,杨志因为没有被砍头,甚至身上的武器都没有被顺手拿走,他喝得蒙汗药又少,仅仅是不能行动。

    但杨志头脑意识都还在,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抛下枣子,拿走了担子中的“一番富贵”和钱财,扬长而去,心情己是沉到了谷底。

    杨志的药性很快就过去了,杨志也恢复了恢复体力,能够行动了,那么接下来他的行动就非常重要,他有三策略选择:

    先说上策,杨志留下来,和其他十四人共同担当责任,第一时间去当地官府即青州府报案,然后等待几天后案件被侦破,相信在有杨志十五人的参与下,晁盖和吴用想全身而退恐怕很难,至少有他们十五人盯着,宋江敢骑马去给晁盖他们报信吗?

    杨志的中策是其他十四人没有一个不怨怅杨志的情况下,其实杨志更恨他们,若不是他们不配合自己,净跟自己添乱,早一点翻过黄泥冈,那里会给晁盖这些人截走生辰纲的机会。

    现在自己落到这步田地,可以说八成责任都在这帮家伙身上。

    杨志就可以把这口恶气洒到这帮家伙头上,举起刀来,一刀一颗头颅,把这十四人都杀了,把众人身上钱财洗劫一空,也可以扬长而去,那杀人的罪名就让晁盖背锅了,再做一点打斗场面就可以假败而去,官府就不回来抓自己,案子破不破就不用管了。

    明老师:但是杨志没有选择上策或中策,而是直接选择下策:但前面我们己经提到,杨志是青面兽也就是说话做事没有通过大脑,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总是背道而驰的:

    他在嘴里说着要去边庭一刀一枪,搏得个封妻荫子的荣华富贵,却带着大批钱财或一担钱财去了东京。结果是:

    第一次是考中武举后做到了制使官;但丢了花石纲,所以潜逃回家;

    第二次是趁着朝廷大赦天下之时,杨志又花费一担钱财去买官服原职,但被卡在高俅这里,原因居然还是缺钱行贿高俅!

    秋老师大家想一下就很清楚,如果杨志他父母能否拿得出前后两次这么一大笔钱财,如果能拿得出这么多钱财,干吗还要辛辛苦苦去拼,直接躺平享受人生美好难道不香吗?无官无职还一身轻呢!

    所以说这两次出资的一定是杨家豪门当家人做得豪赌。这是杨家豪门对有能力出众的族中子弟的投资赌注,所以杨志使出来的钱财买官是不会心痛的,反而是要卖自家祖传宝刀是十分的舍不得贱卖,或者说舍不得轻易出手,才会在无赖汉牛二的纠缠下,耐心地对牛二描述自已宝刀的锋利,杨志并不指望牛二能买,但围观的人多,也许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识货,能出高价买走自己的宝刀,这才是杨志当时的想法。

    杨家这个豪门在杨志身上的投资可以说是亏惨了。杨志是杨家决策当家人眼中的宝贝,练武的奇才,是一流高手,武功己超越先辈,精明干练,估计平时在族中的各项考核:比如攻杀战法,排乒布阵这此纸上的,手上的功夫都是顶了天了,都让决策当家人看到了家族再度振兴的希望,但恰恰在心理上的这个关键点掉了链子,

    明老师:每一次的事后都是选择“逃跑”,第一次押送花石纲,可以借口是天灾,风吹船翻了,可以潜逃回家刻苦练武,从二流高手突破为一流高手换来了支持和信任。

    第二次押运生辰纲,难道真要去借口奶公的人祸吗?能换来第三次杨家豪门的出手支持吗?杨志可以肯定这一次杨家一定会放弃自己,那回杨家就己经无门了

    杨志若想回转去见梁中书,但誓言犹在耳,是无法完成的了,只能是违背誓言了,他曾在梁中书要抬举他时发誓言:“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比喻为受人恩惠,定当厚报,至死不渝。”所以杨志的第一个念头还真从这誓言中想到了死。

    秋老师:杨志想跳崖一死了之,但在临死之前,真到生死考验的关头,杨志却怂了:“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所以杨志作为青面兽,只能违背誓言“……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杨志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叹了口气就一直下冈去了。

    从这个行动上讲,杨志自认了青面兽这个绰号,是名符其实,今后以此绰号呈在世人面前,“杨家将杨志”在人前将来自己是不会再提,别人要提就认,别人不提自己是不再提了,要自提就是青面杨志那就认青面兽。

    这在以前,杨志可没有说过

    明老师:这次押运生辰纲,梁中书给杨志安排了一个随从,专门负责杨志一路上衣食住行,钱财都在随从身上,平常杨志只管开口,一切开销随时由随从来支付,来侍候。

    真是豪门公子的一惯做派,但这次杨志离开黄泥冈潜逃就潜逃,一点都不磨叽,他是连夜向南行了大半夜,肚子也有点饿了,一摸身上口袋,那是半文钱皆无,这才发现出大问题了。

    杨志没有带盘缠在身上的习惯啊!在这举眼无个相识人的环境中,却怎的好?这就是豪门子弟“精神纨绔”的具体表现了。

    秋老师:再怎么想也是没有用的,杨志那只能硬着头皮,趁着黑夜还凉快赶快逃远一点是安全一点。渐渐天色开始明亮,杨志只得又趁着凉快走了二十多里地,才遇上了前面有一酒店,饭总得吃罢!杨志就选择吃个“霸王餐”

    估计在家乡那时杨志是吃过许多次,因为没有带钱的习惯吗?但在家乡人家都认得他,吃就吃吧,反正过后上杨家还是会给补上的。

    但今天这家酒店老板可没有这觉悟,杨志这才是逃跑第一天,身上还干净,所以没敢问钱就给杨志把菜端上了,小伙计把酒给他筛上了,杨志吃完起身,绰了朴刀便出店门。妇人问他酒钱。

    杨志道:“待俺回来还你,权赊我一赊”说了便走。筛酒的后生想拦阻,便被杨志一拳打翻,远处店主人是个大汉见状,拿了棍棒就追了过来,杨志见状就想杀人立威,因为店里又追出来一大帮人,不杀人可能脱不了身。

    杨志立脚住了不走,便和那店主人大汉斗了起来,那大汉还算有两下子,但斗了三二十合便招架不住了。旁边的筛酒后生和其他庄客却待一发上,杨志一看就面露出光,想杀人。

    明老师:那大汉是个机灵人,可不想吃眼前亏,只见这汉子托地率先跳出圈,喝住手下人别动手,这人武功高强,既然打不过,就认怂,然后拉关系,这不丢人,只有被人伤了,宰了才丢人。

    所以说道:“且都不要动手,兀那使朴刀的汉子,你可通个姓名。”杨志拍着胸脯:“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青面兽杨志便是”,看来杨志是想彻底与从前一刀两断了。

    那店主人还真被他找到关系,“莫不是东京殿司杨制使么?”撇了枪棒便拜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杨志便扶着那人问道:“足下是谁?”

    那汉子就开始报名拉关系“小人原是东京开封府人,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的徒弟,姓曹名正,祖代屠户出身。小人杀得好牲口,挑筋剐骨,开剥推鄩,只此被人唤做操刀鬼曹正“……制使的手段与小人师父林教师一般,因此抵敌不住”,你看连打不过的理由都冠冕堂皇!

    秋老师:杨志和林冲本是对手,当即也不说破,这就算“不打不相识”吧。所以,曹正就把杨志重新请进店,重开酒席,隆重款待。

    真不愧操刀鬼的绰号!做人是鬼精鬼精的,只要几顿饭而已,就收买到一名一流顶尖高手,估计今天晚上都会兴奋的睡不着觉。

    明老师:这段时间,曹正的日子可不好过,甚至可以说很烦心。曹正是有家小、有责任心的男人,开着大酒店还烦心,那就一定是酒店生意不好,不挣钱。现在和以前生意红火相比,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靠着来二龙山上的宝珠寺许香还愿的“善男信女”很多,他们来一趟是不容易,吃喝住宿有很多香客舍不得在山上花费,太贵了,于是就选择了在山下不远的曹正酒店。

    秋老师:但是在不久以前,山上来了一个挂单的僧人叫邓龙,也是那种在江湖上犯事,被官府通缉的武人,也和鲁达一样选择了做有钱人的替身,所以年龄不大,但辈份却很高。

    然后就不知怎么辗转来了二龙山的宝珠寺挂单,邓龙有一身好本领,而且还相貌堂堂,说话谈吐很好,就被当时宝珠寺的住持看中。

    当他看到曹正的大酒店依靠宝珠寺生意做得红火,挣得钱财更多,邓龙就眼红了。

    明老师:邓龙开始对宝珠寺的其他和尚许诺恩惠,换来了他们对他的支持,等到老主持一死,邓龙就接替了主持这个职位。

    邓龙又派人找到曹正,要他拿出部份钱财做为红利,供奉宝珠寺,到了嘴里的肥肉不嫌多,怎么可能吐出来,曹正肯定不答应,双方就没有谈拢。

    邓龙的许诺迟迟兑不现,寺庙的收益并没有多大起色,非议声就随之而来,而且山上的和尚生活也不是邓龙所向往的,

    秋老师:现在邓龙在宝珠寺可是大权在握,要论起武功这些僧人也打不过自己,到了这部田地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既然曹正你现在不肯给,那就休怪我釜底抽薪。

    所以宣佈寺里住持还俗了,养了头发,那些“善男信女”一听说肯定不来了,原以为曹正会马上找自已来谈,却发现曹正就那么挺着没理自已,寺庙却先乱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4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4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