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新评水浒说 > 第 30-31章魔化的武松开始了“行者练心”
    秋老师:武松的一生的起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武松离开柴进庄院和宋江结拜开始历经景阳冈打虎、阳谷县做武都头,武松去京城上少林寺,回到阳谷,因武大郎被害而杀嫂、杀西门庆,发配冲军,过十字坡结拜张青孙二娘,到孟州城安平寨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为止。

    武松的绰号是代表正义“打虎英雄”武都头。

    第二阶段是武松进张都监府被陷害,又是充军发配路过飞云浦反杀两公人和两个蒋门神徒弟共四人,再进孟州城血溅鸳鸯楼共杀十五人。改妆换面作为魔化的“行者炼心”,杀飞天蜈蚣,打孔亮被抓,再遇宋江搭救,上二龙山落草,上水泊梁山入伙一直到受招安征方腊,被包道乙偷袭断臂膀为止。

    武松的绰号是魔化的“行者”或者“武行者”。施耐庵老先生也是用“武行者”作章回的标题。武松是少林俗家弟子本来只能叫头陀。施耐庵老先生给武松的绰号就不是冲着打扮去的,而是直指心灵:

    “行尸走肉”的人

    大家对头陀和行者是有误解的:“头陀”是没有得到官府度牒的带发修行者,而行者是指“行脚”的挂单僧人,他们平时云游四方居无定所,但也可以挂单在某个寺庙,他们一定是有官府度牒的“剃发”僧人,比如最有名气的就是灵隐寺的挂单僧人:

    “济公活佛”

    第三阶段是武松断臂到六和寺出家,然后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为止。

    武松的绰号是平和的“俗人”武松。武松的心理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变化,因为其间阻止金军南侵,救民于战火之危难。深受当地百姓礼拜。

    明老师:第三十章开始武松心理被魔化。原因就是年经的武松严格来讲是受到来自宋江的现身说法的教育和少林的佛法教育。严格要讲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仗义疏财和女人是祸水的教育,才会去介入大哥大嫂之间家务事。说了不该说的话。

    当武松面对张都监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卑劣嘴脸,和漂亮的养娘玉兰刚刚还含情脉脉地唱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憧憬,转眼之后却是绝情一手指把自己指向陷阱的方向,使自已瞬间成为盗窃的犯罪分子贼配军而被关进死囚牢,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本身又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年轻武松心理如何承受得了这种落差,所以武松的心理心态彻底崩溃了,魔化了。

    在面对以一对四的拼搏杀人之后,受到唯心论教育影响下,那就是:

    “一不做,二不休”

    “既然开了杀人的戒,杀一人是犯罪,那杀四人更是犯罪,那就痛痛快快地杀吧!

    “我武松要杀尽这水浒世界一切该杀之人,屠尽这绝情世上一切绝情之辈!”。

    秋老师:在这个冷酷的水浒世界里一切是非都被颠倒了,武松的杀人是冷酷的刺客或者杀手,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正热心于当刺客,当杀手,所以武松在宋江要去招安时武松是第一个跳出来抱怨:

    一旦招安了我还能这么热心地去杀人吗?我还能这痛痛快快地不受官府的约束去杀人吗?那我这颗杀人的“热心”不就要被官府的制度制约下,再也不能“热”心地杀人,那会不会被“冷”下去,

    武松不是反对招安,他是质疑自己的杀人“热心”会不会从此“冷”下来?

    所以宋江怎么怪罪武松呢?宋江只会派人去跟武松解释,受招安并不是不去杀人,而是听从官府或者是皇帝的使命去杀人,以后我们还是去干杀人的勾当,只不过以前是无目标的毫无价值的杀人,招安以后再听从皇命去做杀人的勾当,那就是有价值的杀人,比如我们去征辽是杀人,我们打方腊也是去杀人,杀完人不但没罪,反而有功劳,将来封妻荫子,可以享受升官发财。

    明老师:所以武松再也没有说过一句反对招安的话,从那以后武松是一心只想杀人的事。

    这和李逵和鲁智深他们真心反对招安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此时魔化的武松对于自己的生命已经开始练心时反而是一心求死,武松在这一章节中二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不是去求生,也不是去求饶,他甚至在临死之际话都懒得去说,默默地接受死亡的到来。只是先被孙二娘认出,后被宋江扒开头发才被认出,才没有被害。

    直到征战方腊的时候,武松的胳膊被包道乙用仙家的飞剑偷袭断了,武松也从魔化的状态中获得了清醒,他与水浒的世界被那一刀隔断了,正所谓佛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武松觉得自已经也是佛了,所以他进了佛堂,在六和佛寺开始了佛的人生。

    “武十回”结束了,施耐庵对于武松这个行者“行尸走肉”之人的心理描写也结束了,我们对武松的评论也结束了。

    秋老师:接下去还要进行评论的是其他出场的人物:

    (i)施恩是个出身官府的“官二代“,在施耐庵的笔下,他甚至还不如同为“官二代”的高衙内,高衙内是纯情于林娘子张氏的美丽外表,天真活泼的性格而无法自拨!

    施恩就是施给他人小恩惠,再希望他人更多的回报,这是个小人的行径。他对武松先是想放弃的,但在他父亲老管营的劝说甚至是逼迫下才去救武松。

    而且施耐庵老先生特别交代,如果没有施恩的施救,那么武松本身是刺客,他完全是能越狱逃走的,也就不出现后面武松杀那么多人被魔化的现象发生了。

    武松可以像第一次那样逃回柴进的庄园开启另一种人生,但因为有了施恩的救助,武松放弃了越狱,武松在飞云浦先是被逼迫杀人开始,才开了杀戒的魔化历程。

    明老师:(2张蒙方本是东潞州人氏,这次是花费了一大笔的钱财运作才获得这个职位,做了孟州城兵马都监,刚开始他是很高兴的,这是太平年代,武人是并没有什么危险的一份工作,张都监从本职位有一分不菲的月收受即月工资。他还可以从快活林获得一份属于他的常例的银子,但是实在太少了,这样一算下来,他要想捞回付出的成本所花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他可等候不起,更何况一旦任职期满他还想升迁呢?这些都是需要大量钱财运作的。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大量钱财,他弥补不了前面亏空,也没足够钱财去继续运作。哪怕维持原职也行啊,关键是他维持不了,大家都盯着这些有限的职位。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清楚,在大宋朝,官府冗员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往往一个官位后面都是有好几个候任官员在那里候着呢!在前几章就有候任的团练使叫黄安想赌一把,申请带兵去剿梁山,被抓上梁山,至今生死未知,下落不明。

    后文书中还会有个候任的团练使叫黄文炳,也是想巴结蔡九知府,希望蔡知府能提携自己,就举报了宋江写反诗,还揭穿了戴宗想救宋江的假把戏,但最终还是死在宋江等人手中。

    现在的张都监也面临着没有捞到足够钱财就要下岗候任的风险,只有快速捞钱,所以他对只收获常例银不满足,他想独吞大部分钱财,自己直接出面不行,因为孟州城的官员大都能从中得到一份施恩给的常例银。自己出面抢肯定行不通。所以张都监就找到了蒋门神做这个打手去抢过来,再由自己在幕后分配。

    张都监由自己决定分配,自己就能得到利益最大化,只需要自己的上级和平级付出常例银,那像安平寨本来就是自己手下,而且还是从他们手中抢过来的,那以后就没有他们的常例银的那一份了。

    但是由蒋忠独霸快活林的时间太短了,很快就被武松给打回来,躲到张团练家里去了。施恩重霸快活林之后收的钱财增加了三成利,这样张都监和其他官员的常例银也相应增加了,但肯定没有蒋门神称霸时候自己来分配得到的多,而且施恩这种讨好的错误做法无异告诉张都监,只要霸占快活林,自己也可以像施恩一样去增收,就更加刺激了张都监要通过蒋门神控制快活林的决心。

    秋老师:既然障碍是武松,那就搬走武松这个障碍。

    第一步先把武松弄到自己的都监府,然后再想方法,武松进入都监府之后,这个张都监要害武松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武松与杨志、朱仝不同,杨志豪门公子哥出身,朱仝也很富裕,都没想过在东家生活还弄个私人物品箱。

    但武松是平民子弟出身,很喜欢把东家和自家财物分清楚,所以才会去买那个柳滕箱子,这就有了公私之别,这就是出身不同,做法不同,如果武松也像杨志、朱仝那样住在上司都监府不买柳滕箱子的话。

    张都监第二步就只能便最后一招,把武松推荐出去,远远地离开孟州城,给个职位最好永远不回孟州城,这边再放心下手让蒋门神去对付施恩。

    那时刻的武松也许是不知道,也许是知道,但碍于张都监的面子,施恩又当面找不到武松,就只能彻底放弃。施恩其实最后还是彻底丢掉了快活林的控制权,尽管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都被武松杀了,武松也跑了,施恩做错了,还是要被新加入的势力给pk了。

    所以张都监才能设下毒计,诬陷武松偷盗都监府的金银物品等,并且人赃并获,做成重罪。

    当武松一被抓,蒋门神又率领众徒弟打回来,又重新霸占快活林,到了这个时候,张团练有三种选择策略:

    明老师:(|)上策是找到施恩,双方谈到,张都监以上司的身份作为中间人主持,指定由蒋门神为主,施恩为副手的新管理模式,然后让施恩去大牢把事件给狱中武松传话,双方也达成和解,当然武松要承诺,出狱后不再追究张都监和蒋门神的做法,张都监也把诬陷武松的罪行大事化小,小事也可无,张都监一撤诉,武松他就无罪释放。

    这就是“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什么时候也别把事情做绝了,相反,双方共同会作称霸快活林不好吗?这不就“化敌为友”的上策吗!

    张都监自己还可以成为“公平的和事佬”呢!

    秋老师:(2)中策就是张都监自己亲自出面到狱中跟武松谈判了,张都监可以把自已打扮成一个猫哭耗子的“假善人”,一个悲天悯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好心人”当场表示把你武松送进监狱事后我张都监后悔了。

    但事已至此,后悔是无用的,所以只要你武松向我认个错,我还是要宽恕你的罪行,这样把案件迅速了结,一定会轻判,大不了你原来是刺配孟州城,现在刺配去恩州城,就等于是挪了个地方服役而己。

    武松面对这样的结局会答应吗?因为这件案子本来和表面上与施恩无关,张都监把他抛在一边,这就是张都监和武松两个人之间的恩怨纠葛,现在张都监自己选择退一步,那武松去恩州不就是一退步海阔天空吗?

    武松由公人照顾去恩州,一路顺风,难道会事后杀回孟州城报仇血恨吗?问题是报什么仇?这不是和解了吗?这就是张都监的中策,在这个中策里是把施恩排除在外了,这个施恩对于张都监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因为施恩既然号称施恩,说不定又会再找出另一个有本领的“武松”这样类人再来打蒋门神,双方打来打去,没完没了,所以是中策。

    但利令智昏的张都监却上、中策都不选,还是唯心论做怪“一不做,二不休”就一旦为恶,就为恶到底,这样的成本很低,也无异把自己送上绝路,双方是不死不休了,这是何苦来的呢。

    明老师:(3)蒋门神是个武术教师,手下有一帮的徒弟。但在北宋的国策是“扬文抑武”所以日子过得很艰辛,都在自谋出路啊!

    蒋门神现在有张都监的引导和背后的撑腰,去霸占快活林,其实还是那句话,以打促和,以和为贵,去打施恩,夺他的快活林,再放下身段去和施恩讲和,俗话说得好吗:“不打不相识”,老一辈的语言那可是“博大精深”的大学问!

    很显然,蒋门神没有做到,或者说根本想不到这一点,总觉得现在是大宋天下,皇帝说得金口玉言不会错: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这就是唯心论错误。

    秋老师:宋朝这个“快话林”有点和近代中国的“中华民国时代”有点相似。也是有许多军阀混战,都想独霸中华民国这个快活林大蛋糕。

    这些军阀都在明面上争斗,暗地里下手,只要谁输了,发个艳电,承认失败。往租界一躲都没有生命危险。但孙传芳除外,孙传芳在一次战役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5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5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