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新评水浒说 > 第 40章 宋江的小伎俩和黄文炳的大气魄
    秋老师:戴宗利用道家仙术跑得很快,晁盖和花荣随后立刻乔装打扮肯定追不上,那宋江和戴宗是有危险,但最后却又赶上了,这是有合情合理的原因的。

    因为这更彰显了蔡九的不学无术和用人狡诈的特性跃然纸上,对蔡太师父子的丑恶,进行更深到的揭露。

    蔡九又中计了,假信件也瞒过了不学无术的蔡九知府的眼光,但蔡九又是个用人很狡诈的人,他是很清醒的,所以把宋江打入囚车,他并没有让人立刻押送起程,而是等待黄文炳的到来进行确认。

    他要等待黄文炳前来过目判断,两天之后黄文炳就不约而来了,黄文炳精明得很,一看信件就得出了结论:

    这是一封伪造“假信件”!

    明老师:黄文炳把信件暴露出来破绽一一指出,得出的结论是戴宗有问题,蔡九让人把戴宗传唤来了。蔡九通过一顿虚虚实实的问话就把戴宗暴露出来了,因为京城蔡府的一个有关门子的提问,而戴宗是以前根本未到京城蔡府的,编出的瞎话就暴露出来破绽。蔡九让手下人一用刑,戴宗就承受不了地全招了。

    但是戴宗的招供却是有虚有实,而让蔡九的凶狠面目却更加的暴露出来,他可不管你的虚实之辩护,做错了就要被砍头,所以他决定在江州府将宋江和戴宗一块杀。

    但蔡九毕竟代表官府,也知道要想以后没有麻烦,就必须过黄孔目这一关,才算是走完官府这一套程序。这样才能写表申朝,呈到京城皇帝的眼前去讨赏。

    秋老师:恰好当案的是黄孔目,他与戴宗关系处得相当好,但戴宗的虚实之辩得到了黄孔目的认同,他就非常同情戴宗的遭遇。

    黄孔目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理,让他利用国家忌日、中元节、国家景命这三特殊日子拖延了五天,到第五天众梁山好汉就己经恰好赶到了,并通过各种乔装打扮混进了江州府城内,在第六天众梁山人马就和李逵一起劫了法场,救下了宋江和戴宗。

    因为有李逵在前面开路,众好汉保护着闯出了江州府城,跑入了浔阳江畔的白龙庙,被称为白龙庙小聚义。

    这些在施耐庵笔下的精彩场面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众人是齐聚白龙庙,三方来的人马有:晁盖人马正是有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刘唐、燕顺、杜迁、宋万、朱贵、王英、郑天寿、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共十七位头领,李俊为首揭阳三霸人马有张顺、张横、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等九位头领再加上宋江、戴宗和李逵共计二十九位头领,号称的是白龙庙小聚义,然后又通过三艘大船运载了众人回到揭阳镇的穆家庄上来。

    明老师:众人到了穆家庄,算是劫法场成功了并可以算作全身而退回到梁山去。但就在此时晁盖和宋江却出现了分歧。

    晁盖此次率梁山共多达十七位头领花了超过十多天的时间,顾不上的疲劳是日夜兼程才及时赶到江州府,这里离梁山有千里之远的,在江州府城劫法场艰难不算,所冒风险更是很大。

    晁盖事后想想都后怕,当时多亏在城内法场上有李逵杀出在前面开道,跑到城外又遇上了揭阳三霸派船接应,否则一旦陷入官军重围,肯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晁盖认为自己己经是报了宋江的大恩义,所以晁盖现在一个心思就是一切稳字当头,不肯再冒风险了。

    宋江起身与众人道:“小人宋江、戴院长,若无众好汉相救时,皆死于非命。今日之恩,深于沧海,如何报答得众位!只恨黄文炳那厮,无中生有要害我们,这冤仇死何不报!……”

    宋江把这段事件定性为他个人与黄文炳的私人恩怨是个小伎俩,这也是宋江高明之处,但也是瞪眼说瞎话的表演。

    宋江认识黄文炳吗?黄文炳又认识宋江吗?其实双方都是在浔阳江楼酒店擦肩而过的“酒客”而已。

    试想:若是黄文炳先上酒楼大醉之下,面对目前的“在野”状态,心中肯定对官府有不满情绪,一个人喝闷酒是容易醉得,若是醉了写了反诗,等黄文炳一离开,随后宋江上楼见到反诗,宋江会不会第一时间跑去官府,举报给蔡九府尹呢?可以肯定会这么做!宋江会争取立功劳!摆脱目前囚徒的境遇,争取早日回到山东老家去。

    这已经不属于个人恩怨,这是关系到朝廷和官府潜在安全的大问题!对于朝廷和国家是大是大非问题,但却被宋江说成了个人江湖恩怨,宋江要快意恩仇!

    这是宋江的小伎俩!

    宋江有两个目的:一是报仇杀黄文炳,二是要检验手下这帮人对自己的忠诚度有多高,在今后的关键时刻能否靠得住,会不会全力支持自己。

    “……怎地启清众位好汉,再做个天大人情,去打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

    秋老师:晁盖做了多时的大寨主,早已消磨了当年初上梁山的锐气,这次出兵是吴用军师的力争安排,还有些为了还宋江的恩情之义,现在己经劫法场还了宋江恩义,所以反对道:

    “贤弟众人在此,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提备,不若且回到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仇,也未为晚矣。”

    宋江反对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勾得来,一者山遥路远,二乃江州必然中开明文,几时得来,不要痴想,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难以报仇了。”

    晁盖与宋江出现了分歧,那就看各自手下人的意见了,这就考验双方各自手下人的忠心了。

    明老师:花荣抛弃了宋江,投靠吴用,按说吴用与宋江是结盟组合,花荣应支持宋江才是合理的做法,但花荣又想讨晁盖欢心,所以立刻出头反对宋江:“哥哥见的是,然虽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径,不知他地理如何。可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花荣的话说得很漂亮,因为他想得也很透彻:宋江来江州府才十多天在牢城营服役,然后被抓进死囚牢待了近一个月,怎么可能结识忠心耿耿,不顾生死之手下兄弟,还要是当地人,否则,陌生人一去就会被人盯上,根本是去送死,这里有谁敢冒奇险去探路,最多在外围绕转一圈,敷衍一下就回来就说无为军里有准备,戒备森严就可交差了,如无意外众人马只能马上就回山东去了。

    秋老师:但花荣还是小瞧了宋江,宋江从白龙庙到穆家庄路途之上肯定是与“揭阳三霸”的九人背后商讨过的,否则宋江冒冒失失说出这个建议一旦遭到反对,个人声誉是受损,话语权也是有不断被丧失、被削弱的危险,那还不如不说出来为妙,宋红既然敢说出来就必有后着,花荣这是自遭没趣。

    “病大虫”薛永顺着花荣之口说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我去探听一遭如何?”

    “若得贤弟去走一遭最好”。

    宋江有手下人薛永去无为军里探消息,自己又去和其他众人、首领商议要打“无为军”这个又被人称为野地方的小城镇。只把晁盖和花荣丢在一边,让他们俩看个热闹而已。

    明老师:宋江采用的计策是虚装声势,调虎离山之策,并没有能力去攻打守卫坚固的江州府城,只是在江州府一江之隔的对岸无为军里,由薛永曾教过的徒弟侯健这个当地人引导下偷偷潜入,拿下了无为军里,闯入黄文炳家,当场就杀了黄文炳一家五十四口人。

    这可是五十四口无辜的生命啊!

    这宋江一伙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的强盗行径,他们就是一伙杀人的魔鬼,却无耻地标榜自己的行侠仗义,他们是行哪门子的侠,又是仗哪门子的义啊!

    施耐庵老先生是反反复复强调这五十四是黄文炳全家老小啊!在这里他们还提到菜园子这条红线,他们无耻地标榜自己是守住了那条道义上的菜园子这道红线,饶过了黄文炳大哥全家人的性命。

    这宋江是假仁假义地做了一回既当“婊子”还要给自己“立牌坊”小伎俩啊!

    秋老师:宋江又派人趁势放起一把大火,造成一种全镇的人都处于危险的境地的错觉,黄文炳是在江州府与蔡九商讨对策,他本人是安全的,是可以置身事外的。

    但黄文炳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可是心系自家的全家老小和全镇的无辜百姓,既然土匪都放火杀人到了那个偏僻的野地方,其他外围都没什么动静,黄文炳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到呢?那土匪肯定是冲着他来的,没有找到他本人,土匪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那只能是自己出面去解决这个危险!蔡九知道黄文炳只身去无为军有危险吗?那是肯定知道,但蔡九见宋江没有来打江州府,蔡九只希望宋江不要再围攻江州府就行,此时黄文炳是死是活对自己不重要。用一个黄文炳能换宋江撤兵,蔡九是认可的。

    这也是黄文炳自认解决全镇人危险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所以黄文炳只是让蔡九派了人驾一条船送自己孤身一人前去无为军,宋江也在江心处派人去截那条船,张顺也顺利地活捉了黄文炳,宋江见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撤了军,又回到了穆家庄。

    明老师:前面己经提到黄文炳是个精明干练的文人,是一个没有钱财去运作,被沦为“在野”的通判,投靠蔡九是希望得到蔡太师的提携,获取实职的官位,又是个有才华去实现自己的事业成就的一个落魄文人。

    但凭蔡京父子的狡诈手段,黄文炳的目标是注定实现不了的,只能是沦为“夜壶”一样的人物,蔡九要用时就许诺提携,用完之后就被抛一边、就放弃,最后落得个的可怜又可悲的下场。

    秋老师:宋江还是老生常谈地判定这是个人恩仇的事件。宋江一见到黄文炳,又用那套陈词烂调指责了黄文炳一遍,却没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自己的指责,因为他写反诗以前可没有见到过黄文炳啊!

    面对这样的指责和生命的威胁,黄文炳只承认是自己的过失,大家注意了黄文炳说是过失,而不是过错或者错误,没有用对或错去衡量,黄文炳认为自己是有过失,放跑了你们这帮反贼,愧对朝廷,愧对那此无辜惨死在你们手中的无辜百姓,当然更愧对自己家中五十四个无辜的亲人啊!

    我这就会来陪你们的,黄文炳是一心身怀死的志向,只身一人是以身饲虎,希望这帮強盗能放过无为军城镇里无辜的百姓,也无愧于自己的名号:

    “炳者、明也,文炳就是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博学多才!

    明老师:黄文炳在这本水浒传中是一个极其悲剧的人物角色,也是大宋朝文人的楷模,他是一个聪明人,他怎么会不明白自己身处的险境,但他都依然决然地做到了。也就是这样的悲剧、这样悲惨的下场、这样悲惨下的表现

    这就是这更加彰显了黄文炳的大气魄!!!

    你们这帮杀人的魔王,你们可以抓我,辱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6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6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