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新评水浒说 > 第52 章李逵和毒药,凶器是一样的杀人工具
    秋老师:朱仝私放雷横逃上梁山,雷横是自己全身而“退”了,朱仝自己招认的是“不小心”才让雷横逃跑,自己有的是过失,但不是犯罪,自己不是主观意愿下主动放跑雷横,属于工作中的失误。

    郓城新任知县此时此刻有二个应对方案:

    (1)是认可朱仝说法,是工作失误,这个新任知县才是真心对朱仝有爱护之心,白玉乔就算告到济州府也是没有用的。他又没有真凭实据,也没有钱财运作,朱仝家人可是有钱财运作的,那就不了了之。朱仝继续作节级,但无论如何在官场上朱仝是有过失,有污点,在江湖上也不会有什么义气或名气去传扬。

    (2)新任知县在白玉乔的威逼面前选择水浒书中描写的那样去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知县既出卖了朱仝,又解除了白玉乔的威逼。但最关键是朱仝从无罪留职变成有罪失职,知县可以从只卖都头一个官位变成可以卖一个都头和一个节级俩官位,个人得到的钱财可能更多,风险却是最小的安全策略。

    知县是理所当然地选择第(2)策,这个阴险的无名新任知县就把这件事的情由申将到济州府,传出来在江湖上朱仝将获得了讲义气的好名声,体现朱仝为人讲仁重义,但是却不合法,那就是公职人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罪名了,问题的性质都改变了!

    明老师:朱仝从工作失误升级为:朱仝为讲义气,私放雷横这个杀人犯的重罪。尽管朱仝不承认这个事实,在沧州知府面前也拒绝承认这一个事实。

    但沧州知府是个明白人,知府道:“你敢见他(雷横)孝道,为义气上放了他?”再结合知府在前面见到朱仝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那妥妥的是一幅当代关公“完美好汉“的光辉形象!

    施耐庵老先生对朱仝这种描写讨得了当时的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欢心,朱仝后来又做到了“太平军节度使”这个在整个宋朝都是“子虚乌有”的官职,估计朱元璋每读到这里更会是“龙颜大喜”。

    明太祖朱元璋觉得施耐庵很会做人,也认可了章回小说这种娱乐文体,从那以后,章回小说是得到大明朝廷官府认可,引发了连带效应!所以一时出现了许多“落魄”文人书生都来参与创作,一时涌现了大量的章回小说,这种章回小说文体在“大明王朝”得到了飞速发展,广泛的传播,这也算是施耐庵老先生对中华文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一大贡献。

    秋老师:沧州知府是不认可朱仝的人生选择,但又认可朱仝的人性品德,他认为这样的人品去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将来他自己的孩儿一定会“忠义双全”。

    这里肯定是知府事先有意的安排,四岁的小男孩才会那么巧合地出现在衙门内,又适时从衙门的屏风后面转出来!小男孩喜欢的是大叔的怀抱和大叔的长胡子,还有那大叔宽大的肩头,他能坐在那个肩头上俯视众生,那可是给他一个全新的体验!从此小男孩是再也不喜欢那妇人保姆的怀抱了。

    朱仝也是有自己的儿女的,他有可能在平时就应该是个称职的父亲,所以他对这个年龄的小男孩是如何性格了如指掌,怎么讨小男孩的欢心那就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

    明老师:我们前面说过,这次雷横跑龙套会是层层推进,在朱仝照看小男孩半个月后是“放河灯”这样一出戏,雷横首先出现在朱仝面前这一出戏中。

    还是雷横出来先劝说朱仝上梁山入伙,如果朱仝不肯当土匪入伙梁山。接着后面的吴用出面再来诚心邀约朱仝入伙梁山。如果朱仝再次拒绝,说明吴用劝说也无效,则最后放出来的就是恶魔李逵出手,杀死小男孩,绝了朱仝回到沧州府的后路,最后还派人去逛骗朱仝的家人,谎称朱仝己经上了梁山,骗取朱仝家上梁山。

    这一切的操作手法都成了宋江和吴用骗人上梁山的一个套路。前面的李应,现在的朱仝都是在这种杜绝了后路的情况下被迫入伙了梁山。

    在如何看待李逵这个现象级人物出场虐杀小男孩的问题上,在生态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人们首先设置了一个封闭的自然空间,有人在这个空间放置了毒药。然后还是在这个空间人们放入一只可爱的小白鼠,结局是这只可爱的小白鼠被毒死了。人们判定的结果是毒药不是凶手,放毒药的人也不是凶手。这个有毒的自然环境才是凶手,自然环境选择才是小白鼠的生存和进化的方向。

    所以对此时此刻的李逵你可以把他看待是一个杀人的工具,那么吴用和宋江之流呢?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凶手,而是这个自然环境才是导致小男孩死亡的根源所在。

    人们会去憎恨毒药吗?人们会去憎恨放毒药的人吗?科学家只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小白鼠在与这个自然环境的较量中失败了,所以称如果这个自然环境中的毒药含量下降了,小白鼠若能抵抗得住,或者说小白鼠还没有碰到那个毒药,那就可能活下来,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就是这个水浒世界是个存在了罪恶的世界,才是这个可爱小男孩惨死的根源,我们只有彻底铲除这个存在罪恶的水浒世界,或者彻底改变这个生存的环境,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我们的后代才能像今天这样在“幸福的自然环境”中顺利地茁壮成长!

    秋老师:这部水浒此时就进入了“李逵+主角”的章回中,李逵就是可以遥控的一把刀,吴用下山带了这把刀,杀了四岁小男孩,导致朱仝是进退维谷,一时下不来台,很丢面子,他又不能去真恨操纵这把刀的吴用,他也没有去恨这个水浒世界的觉悟,这只能和这把刀较劲,吴用是个文人,别一天到晚带着一把刀,朱仝看着别扭。朱仝是个明白人,他只能自找台阶下:

    “梁山上有李逵没有我朱仝,要求我上梁山,就不能看见有李逵的存在。”

    在沧州是柴进的地盘,这把刀就留在沧州,先让柴进带一会儿吧!柴进得了这把刀,柴进走到哪里都带着李逵这把刀。

    明老师:在封建社会中,一个帝王是不是合格,是不是明君,并不是看这个帝王本身有多能干,而是看他怎么利用手下的臣子,如果他任命的是一个能臣,是一个君子,那么论语中有一句话: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那这个重臣是个君子,处理朝政,就会心胸坦荡,大公无私,朝政清明,国家兴旺进入盛世。

    一旦这个皇帝是个昏君,任人唯亲,就会出现小人身居朝廷高位。小人一旦身居高位,心中就不是坦荡荡,德才不配位,心胸常戚戚,这个小人高官心中总在琢磨皇帝的意图,自己能够投其所好,能够帮助皇帝干一些皇帝自己不能想,也不能去想干,更也不能去干的一些事情,从而博得皇帝开心。

    这个宋徽宗是个昏君中的极品昏君。而大宋朝又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当年太宗篡位可是有个约定,一代皇帝就有一代八王存在,所以有资格做皇帝是有太祖一脉和太宗一脉这兄弟俩。所以在历史上北宋是“八皇十六君”的存在。这宋徽宗是个瞎扯蛋,他本应该盯着太祖一脉对他皇位的虎视眈眈,他却操心前朝柴氏皇族对他赵氏皇位的威胁。

    这后果却很严重,因为他的儿子高宗赵构死后,宋徽宗的这太宗一脉其他子孙全被大金国抓去弄死了,宋徽宋就绝嗣了,没有了儿子,连一个孙子也没有,皇位又传到了太祖一脉,南宋第二位孝宗赵昚可是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后代。

    高俅担任京营殿帅府的太尉,职位较高,权力较大,所以他急想在宋徽宗面前表现一番。正好他高家嫡脉有一个远方的叔伯兄弟高廉在道家出师下山,投奔于他,高廉是高家嫡脉是有武人编制。

    在内地的州城府县是文臣把持,是谋不到好职位的,只好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州城或者去比较危险的武人掌权的州城,那高廉在高俅的官府运作中选择后者,就做了大宋朝北方重镇高唐州的知府,这高俅是抄蔡京的作业,你女婿在大名府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留守司留守,高俅就让高廉道家武人身份做知府,在高唐州也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知府,但这高廉可知道他自己是犯了道家大忌。

    所以我们可以从罗真人的言语得到真相,罗真人派公孙胜下山时嘱咐的八字,道是“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也就是说在幽州和汴州之间才是道教我们“二仙山”派的地盘,在这个地域内你可以安全的任意施为,但千万别越界。

    高廉是越界了,这高唐州是道家“二仙山”派的地盘,但他也是心存侥幸,自己是以文臣官府的身份过界,罗真人是高了一辈的人物,是不能亲自出面对付自己,公孙胜和自己是同辈,也属同一个档次的实力,自已身上另外还有法宝,所以公孙胜是打不过自己的,自已在高唐州为所欲为是安全的。

    秋老师:高俅是探到了宋徽宗心中惦记的柴氏家族在北方的存在以及对自己的威胁,因为根据当年“陈桥驿政变”的协议,柴氏宗族手握“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的存在,如果赵氏皇族没有后人,柴氏后代是可继立皇位的,当然这种极端现象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但还有其他条款,比如只要柴氏不造反,不谋反,即使犯了天大的过错都可以拿出“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就可以免受责罚,无罪释放!

    高俅和高廉这对兄弟心里想的是如何谋取柴家“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解除宋徽宗心心的惦记,最好是拔出宋徽宗眼中的那根刺---“柴家”。

    高廉首先出招派出了妻弟殷天锡,殷天锡就去欺辱柴进的叔叔柴皇庭这个老人,无中生有地要占据老人的花园水亭,殷天锡无论是面对柴皇庭,还是后来面对一身丧服的柴进都是理直气壮,意在招惹柴家。柴皇庭本人年纪大,又受了这股怨气郁结于心,一时看不开,自己的精神就垮了!

    柴皇庭派人传信给柴进这个柴家的当家人,那柴进就得去高唐州处理此事。李逵是个不怕事大,哪里热闹哪里就有他的角色,柴进是求之不得,带着“这把刀”李逵就出发了。

    明老师:柴进也只是见到柴皇庭的最后一面,听到了柴皇庭的最后遗言,也是无可奈何。双方是结下仇怨。

    这个殷天锡是个楞头青,平素不学无术,是个不知收敛家伙,不知自己是姐夫高廉的棋子身份。

    在大北宋朝文人士大夫的眼中,妻妾如衣物是可以买卖,可以交换的,也是可以要多少就有多少,关键你要有权力,也要有势力,所以妻兄,妻弟要多少也就有多少,还有个更统一的名称:都叫“哈狗”,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8760/7146217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