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有必要亲自前往与朱棣相见,一则要对他施加修炼者间的威压,二则亦欲亲自前往北境,查验傅友德是否已全面掌控北方的修真势力。

    同时,他还需秘密调查朱棣是否暗中擅自集结修炼者,私自建立宗门势力。

    毕竟,在过去的史册记载中,建文年间,当朱允炆着手削弱各地方势力时,朱棣便已在暗中召集众多修士炼器铸兵,并秘密招募弟子,潜心修炼。

    对此类行为,朱允熥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如今,他已身为合法继承人,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孙。因此,他必须提防他人图谋不轨,企图发起类似的挑战宗门权威的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无疑成为了他心中首要警惕的对象。毕竟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即便未来发生变故,他们的寿限也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依然无法长久存活。

    历史虽然有所演变,但这对于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的命运并无太大影响,特别是他们的寿数,不会因世事变迁而有任何延长。即使朱允熥已成为皇位继承人,朱棡和朱樉因体质原因,终究难逃一劫。

    鉴于这两个实力强大的诸侯王终将离世,而历史上燕王朱棣曾成功自立门户。因此,朱允熥只能全力提防朱棣一人。

    返回东宫后,朱允熥与久未见面的两位妹妹相聚,立刻嘱咐身边的东宫侍从,在他外出期间,除太祖朱元璋外,严禁任何人踏入东宫打扰两位妹妹,更不允许她们受到丝毫欺辱。

    尽管现如今吕氏和朱允炆已迁出东宫,若非朱元璋亲令,他们几乎不可能再踏足东宫之内。但朱允熥仍然对此保持警惕,毕竟此刻他的最大弱点就是两位妹妹。

    只要能确保两位妹妹安然无恙地居住在东宫内,他便可毫无顾忌地放手行事,面对任何挑战皆无所畏惧。

    次日清晨,朱允熥便率领十位锦衣卫千户官赵青竹一道启程向北前行。

    此次出行,他们不再隐匿身份,而是光明正大地以皇太孙之尊,以巡查北部边陲的名义,宣布即将造访北平。

    对此,朱元璋十分配合地颁发了一道旨意,大意是要太孙亲临边境地区,了解边疆形势。看似昭告天下,朱允熥即将前往北方,实则是为其安全提供了一层额外的保障……

    如此一来,某些修炼者反倒不便再行暗中之举。

    皆因众人皆知朱允熥的仙途路线,一旦途中生出变故,必定会引来朱元璋这位修为通天的老祖宗彻查。

    只需朱元璋有意,他座下那些神通广大的秘境卫士——锦衣卫,几乎没有他们探寻不出的秘密。

    因此众人必然顾虑重重,对朱允熥这种公然游历各界的行为,断然不敢有任何加害于他的举动。

    即便朱允炆再愚钝,亦知晓此刻并非对付朱允熥的良机。

    但他仍旧思谋着,如何借此机会,再度对朱允熥施以连环打压。

    朱允炆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四叔想必对朱允熥登上皇太孙之位亦颇感不满。

    敌人的敌人,有时便可结为盟友。

    于是朱允炆决定,秘密前往北境之地,并借机与朱棣共商对策。

    与此同时,身处北方边陲的朱棣已得知此消息。

    据说那位仙道传人太孙即将驾临北方,令他备好接驾事宜。

    此消息令朱棣面色阴郁,他召来长子朱高炽,在王府宝座之上,面容冷峻地道:

    “听闻太孙欲亲临我北平燕王府,你说说看,他此举意欲为何?”

    燕王府世子朱高炽,自幼肥胖体质虚弱,然而才智出众,毫不逊色。他略作思索,便直言不讳地回答:

    “恐怕他是想前来震慑一番我们,毕竟他已然贵为太孙,父王与其他叔伯心中自然有所不甘。

    也许他察觉到了叔伯们以及父王心中的那份不甘,故此欲借此机会宣示主权,昭告天下,他乃是大明朝真正的太孙。”

    朱棣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你说得没错,此事确凿无疑,他已正式成为太孙。至少在我皇祖父尚在人世之际,本王对他无可奈何。”

    朱高炽微笑着回应:“所以如今咱们应当保持低调,静观其变,待太孙登基之后,再看其才德如何。倘若他才德兼备,那么父王便可安然居燕王之位。”

    朱棣眸光一闪,注视着这位体态丰腴的儿子,他虽年岁尚轻,但却心智成熟,且心思深沉,城府极深。

    如若非因身躯肥胖,体质衰弱,朱棣定会视他为最理想的继承人选。

    然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自幼身体状况不佳,常年体弱多病,甚至有一度,朱棣动过废黜他世子之位的心思,打算改立次子朱高煦为世子候选人。

    思绪至此,朱棣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朱高炽退下。

    朱高炽恭谨地鞠了个躬,随后转身离去。

    朱棣揉了揉眉心,低声自语道:“此次太孙亲临北方,恐怕绝不简单啊,他葫芦里究竟藏着何种玄机?他究竟意欲何为呢?”

    在他内心深处,一片迷茫,若是那朱允炆得以成为天龙门的下一任传人,驾临北境,他或许不会滋生如此多的揣测与疑虑。然而这朱允熥,近段时间的表现却堪称惊艳,使得朱棣不得不对其抱以十二分的警惕。

    实则朱棣心中,仍旧偏向于朱允炆能够接掌天龙门的传承。他认为相较于朱允熥,朱允炆更容易掌控。然而朱允熥尽管往昔表现平庸,如今却给人难以揣摩之感,行事手腕高明,竟轻易将深受祖师朱元璋宠爱的朱允炆挤下,直接令祖师册封他为下一代传人,此举足见朱允熥绝非常人。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强大对手,朱棣内心难免有所忌惮。

    与此同时,朱允熥声势浩大地启程北上,途径各州府县城,均有事先等候的门派弟子和当地官员负责接待事宜。与以往朱允熥悄然离宫的情况截然不同,那两次出行,他总能见识到民间疾苦以及世间残酷的一面。然而此番出行,身为天龙门未来继承人的他大张旗鼓前往北方,沿途所见竟无丝毫百姓困苦之景。连那些原本习以为常的生活艰辛,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这次离开京都,踏上前往北方的道路,像是进入了另一个没有不公、没有悲惨的世界,不见了百姓为温饱忧虑的场景,也不再目睹那么多不公正之事。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朱允熥心中反而生出一种悲哀之感。显然,当他以天龙门传人身份示人之时,那些真实景象便被遮蔽了起来。他所见,只是各地官员精心安排、欲令他看见的画面。这种刻意掩饰、虚情假意的行为,反而让朱允熥愤慨不已,认为这是一种欺上瞒下、令人憎恶的做法。

    尤其当朱允熥途经一处明显庄稼歉收之地时,却看到附近村庄中,数十户百姓竟然正在享用米面馒头,乃至新鲜蔬菜和肉类食品。这一幕,终于让朱允熥忍无可忍,决定停留此地调查真相。

    朱允熥走进这个村子稍作歇息,在村里走了一遭后,回到暂住的农家,脸色阴郁地坐下。此时,身边的赵青竹问道:

    “殿下,这些村民衣食无忧,为何您反倒不悦呢?”

    朱允熥冷哼一声,回应道:“你以为这些人真是寻常百姓么?”

    赵青竹一愣,不解地反问:“殿下何出此言?他们若非百姓,又是什么呢?”

    朱允熥叹了口气,说道:“你看那些村民们的手脚,他们穿着的衣服,哪像是一群生活在这样贫瘠之地的百姓?分明都是养尊处优之人,而他们居然还能吃得这般丰盛?莫非此地不用耕种五谷杂粮,天上的确会落下米面馒头,供他们果腹不成?”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9388/7337627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9388/7337627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