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三国人物那些事儿 > 第43章 孙坚:汉末勇猛短命的肌肉男与智谋家(三)
    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汉朝的皇帝汉灵帝不幸驾崩,这一事件在朝中引发了巨大的动荡。汉灵帝的去世留下了权力的真空,大将军何进与宫中势力庞大的十常侍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这场斗争异常残酷,最终导致了双方的彻底覆灭,无一幸免。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董卓这个野心勃勃的武将趁机崭露头角。他不仅废黜了年轻的少帝刘辩,还将皇位传给了陈留王刘协,以此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权势。董卓掌握了朝政大权后,开始在京城中横行霸道,他的行为肆无忌惮,完全不顾法纪和民心,使得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和恐惧之中。

    这样的消息传到了孙坚的耳中,孙坚是当时的一位勇猛将领,对于朝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回忆起过去,曾经向张温提出过忠告,希望能够防止朝政腐败,维护国家的稳定。然而,张温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导致今日的局面。孙坚感慨万分,不禁捶自己的胸膛,长叹道:“如果当年张温能够听取我的劝告,朝廷又怎会遭受如此浩劫!”孙坚的叹息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也表达了对那些未能采纳贤言的统治者的遗憾。这段历史的波折,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汉朝乃至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天下诸多州郡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誓要讨伐那权倾朝野、手握重兵的董卓。在这股汹涌澎湃的起义浪潮中,孙坚这位英勇的将领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场正义之战。孙坚,一位勇猛果敢的战士,他的名号在战场上响亮如雷,他的决心坚定如铁。起兵不久,他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了两件令人瞩目的大事,这两件事震动了整个江湖,也让他的名字更加响亮。

    首先,孙坚率领着他的铁骑,如同一股狂风暴雨般席卷到了荆州。在那里,他曾与荆州刺史王睿并肩作战,共同平定了零陵、桂阳的叛乱。然而,王睿作为文官,对武官出身的孙坚总带着几分轻蔑,这让孙坚心中早已埋下了不满的种子。王睿的骄傲和不屑,如同一根根刺,深深扎入了孙坚的心中。而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的矛盾,更是如同火上浇油,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在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的行动中,王睿竟然宣称要先铲除曹寅这个眼中钉。曹寅闻讯大惊失色,他不愿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机智地伪造了一份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巧妙地将这份死亡令下达到了孙坚的手中。檄文中列举了王睿的种种罪状,仿佛是天理难容,命令孙坚将其处死。

    孙坚接过檄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他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关乎忠诚与背叛、荣耀与阴谋的较量。他没有犹豫,立即点齐兵马,如同猛虎下山,直扑荆州。王睿在孙坚的铁蹄之下,如同风中残烛,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被逼至绝路。紧接着,孙坚的战旗又指向了南阳。在那里,南阳太守张咨正坐镇一方,却不知风暴即将来临。孙坚的军队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划破宁静的天空,直指张咨。在这场力量与智慧的较量中,张咨未能抵挡住孙坚的锋芒,最终被斩于马下。如此,孙坚的名号在天下间传得更加响亮。

    王睿,那位在乱世中仍保持着一丝天真的刺史,听闻有军队抵达的消息,他的心中既有几分忐忑,又带着几分好奇。他轻巧地迈步登上了城楼,目光穿过缝隙,试图捕捉到那些不速之客的动向。城下的景象让他心生疑惑,这些士兵,他们的目的究竟何在?于是,王睿派出了他的使者,一个机智而又善于言辞的家伙,前去与孙坚的前部接触,探明他们的来意。士兵们的回答似乎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他们说:“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啊,就像是被命运捉弄的棋子,四处奔波,日夜兼程,背上的汗水都凝结成了冰。我们所得到的赏赐,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换不来。今次前来,无非是想请您,这位仁慈的刺史,再施舍一些恩惠,赐予我们一些财物,让我们也能有个体面的样子。”

    王睿听到这番话,心中的戒备仿佛被一股暖流融化,他信以为真,心想:“这些士兵,也不过是些辛苦的人儿,他们的请求,又有何难呢?”他的语气中满是宽厚与慷慨,仿佛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的疾苦都是他要亲手抚平的伤痕。他说:“我作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难道会在这关键时刻吝啬吗?”随即,王睿下达了命令,那是一个充满信任与大度的决定。他命令手下,将那守卫森严的库藏打开,让那些疲惫的士兵自由地进入,就像进入了一座宝库。他告诉他们,可以随意挑选,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是他们需要的,可以用来慰藉他们劳顿的心灵,用来装点他们朴素的生活。就这样,王睿的府邸变成了一场临时的集市,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温暖,而王睿,也在他们的笑声中,看到了自己作为刺史的骄傲。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王睿一直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人物,直到有一天,他的命运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王睿正在楼上悠闲地品着茶,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一群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到了他的楼下。

    王睿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他的目光落在了孙坚的身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看到了死神的降临。他急忙问道:“这些士兵们自发来请求赏赐,为何孙府君也在这里?”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解和惊恐。孙坚站在那里,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回答道:“我是奉案行使者的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王睿听到这话,心中更是惊慌,他追问:“我究竟犯了什么罪?”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不甘。孙坚看着他,淡淡地说:“在下我也不知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解释的冷漠。

    王睿听到这话,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他拿起桌上的金器,刮下金粉,饮之而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带领大军来到了南阳。他下达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要求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的部队已经有数万人,而袁术也已经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收到公文后,询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坚的不屑和轻蔑。张咨听了手下人的话,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他对孙坚的请求置之不理,对孙坚的态度冷淡至极。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孙坚携带着珍贵的牛酒,作为友谊的使者,前往拜访张咨。张咨见到这般厚礼,心中暗自惊讶,知道这是孙坚在示好,于是决定第二天回礼答谢。次日,张咨带着礼物,来到孙坚的府邸。孙坚热情迎接,两人相谈甚欢,不久便摆开宴席,酒香四溢,笑语盈盈。正当酒兴正浓时,孙坚的主簿突然闯入,面色凝重地报告:“先前有公文送达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也未准备充足,此事颇为紧急,请将南阳太守逮捕,交付主簿审问清楚。”

    张咨一听此言,心知不妙,脸色骤变,想要起身告辞。然而,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被士兵团团围住,无路可逃。他的心跳加速,额头冒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主簿再次进入,向孙坚报告:“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话音刚落,主簿便命令部下将张咨带出军门,斩首示众。南阳郡府的官员们见此情景,个个惊骇不已,面面相觑。从此之后,孙坚的部队所到之处,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员,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而孙坚的名声也因此在南阳地区传得更远,更响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场宴会,一次意外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129/7183399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129/7183399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