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 第37章 终将美好
    梁羽乔装进入长安城后,立马便感受到了这座都城的气势不凡。而且他还特意去了传说中的重门楼,登楼了望,极目远眺,发现这长安城不愧是大师之作。长安城布局对应天上星宿,走势暗含易经八卦。

    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最为尊贵的紫微垣居于北天中央,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有十五颗星环抱着它。

    紫微垣即有皇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相对应,因此,只能把皇宫布置在北边中央位置。而且北边有渭河相倚,龙首原做屏障,从防卫的角度看,也比较安全。

    卦论认为初九是潜龙勿用。九二高坡是“见龙在田”,因此只能“置宫室,以当帝王之居”。九三之坡,“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把百官衙署放在这里,正可以体现文武百官健强不息、忠君勤政。

    于是宫城与皇城分别被布置在九二和九三坡地上。九五却最尊贵,所谓“九五至尊”,属“飞龙”之位,不宜常人居之,便在这条高岗的中轴线部位,东西对称地建筑了两座规模宏伟的寺观,西面是道教的玄都观,东面是佛教的兴善寺,希望能借用神佛的力量镇压住这个地方的帝王之气。帝王之气,冲天即为煞,道佛两教有镇压之效,可以很好地保护帝王不受天谴。

    之前光是看着纸上的长安城地图,梁羽已经能够想象其繁荣,没想到如今身临其境,更是被冲击得感慨无限。这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不管出身如何,一旦登上九五之尊,便会忘乎所以,只顾着自己。果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梁羽在西市的一处坊区内找了个小客栈,打点完毕后,在入夜之时去拜访康夫人和安庆宗所在的宅子。当然,他没有走正门,而是避开监视宅子的眼线,翻墙而入。

    梁羽并没有去见康夫人,而是见了安庆宗。他们两母子在该何去何从,安庆宗一言可决。

    临时的安府,虽然简陋,但却也十分精致,楼庭院落,假山池亭,一应俱全,只是守卫稀疏,完全不像是一方节度使的府邸。

    梁羽避过守卫,在院子里左寻右找,终于在书房里找到了安庆宗。此时,安庆宗正在挑灯夜读,旁边一位女子安静地为他添灯油。书房的门并没有关上,梁羽轻轻敲门,引起安庆宗的注意,然后躬身行礼道:“安公子,卑职梁羽求见。”

    在安府的时候,安庆宗曾经和梁羽见过几面,所以一眼就认出了梁羽,并没有丝毫惊慌。安庆宗将梁羽拉进书房,关切问道:“梁先生,这段时间你可还好?你不知所踪,可是闹得人心惶惶。”

    梁羽轻轻道:“发生了一点小意外,现在已经没问题了。”

    安庆宗皱眉道:“你作为父亲派进京代为述职的使者,一到长安城便不知所踪,风言风语四起,坊间很多人私下传是皇上秘密派人所为,说是和父亲彻底决裂了,不知是真是假。”

    “当然是假的。若是皇上想要我的命,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我。这位是?”梁羽看了一眼旁边的女子,问道。

    安庆宗笑道:“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我夫人李嫚,皇上亲自赐的婚。”

    梁羽行礼道:“见过荣义郡主。我听安大人说了,皇上赐婚,本是天大的喜事,只可惜他身体欠恙,不能亲自到京城谢恩,等安公子你们回到范阳,他一定替你们举办盛大的婚礼。”

    安庆宗摇头苦笑道:“皇上也说,让父亲养好身体,到时候来京城,在京城为我和致举办婚礼呢。”

    梁羽两眼发光,直视安庆宗,严肃道:“那公子心里是想在范阳举办婚礼呢还是在京城举办婚礼?”

    安庆宗无奈道:“那梁先生觉得我应该在哪里举办婚礼呢?”

    梁羽看了看李嫚,转而向安庆宗道:“我能单独和公子您说几句话吗?”

    安庆宗摇了摇手,叹息道:“我知道梁先生想说什么。我和致儿夫妻同心,没有什么是她不能知道的。梁先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嫚很识大体,明白来客是想和安庆宗谈论敏感私密的话题,于是站起来,行礼躬身道:“有客来访,都忘了奉茶了。我去取茶具烧茶,你们先聊着。”

    李嫚轻轻掩门,消失在廊道尽头。院落上空,玄月高挂,月光散落庭里,花影斑驳。夜深人静,蟋蟀蝉虫之音,清晰可闻。晚风透窗而入,灯烛摇曳,梁羽与安庆宗隔桌屈膝而坐。

    梁羽与安庆宗在书房里,屈膝长谈,月光透窗而入,别有一番意境。

    梁羽望向庭院,缓缓道:“荣义郡主可真是位知书达礼的女子。看得出,公子与她两情相悦。”

    安庆宗点头道:“她的确是位世间少有的女子。皇家的儿女,从小教化就与人不同,自然出类拔萃。我初到京城,皇上命她带我参观龙首原的皇家园林,自那时起,我俩便一见钟情。后来皇上亲自赐婚,我更是深感皇恩。”

    梁羽叹息道:“难道公子就这样弃范阳而不顾吗?安大人还命我进京营救夫人和您呢。”

    安庆宗摇头苦笑道:“其实从母亲和我自愿进京那天起,便已经表明立场。父亲此次派你进京只不过是想找一个死心的理由而已。只要他派人进京找过我和母亲,他日即使不顾亲情,天下人也怪不到他头上。父亲做事,向来决绝,想必梁先生使知道的。”

    梁羽沉声道:“无论如何,至少安大人他是在乎你和夫人的。你们如此做法,难免会伤透他的心。”

    安庆宗抚桌捏拳,无奈道:“梁先生是聪明人,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便深得父亲重用。难道您看不出父亲他已经被野心蒙蔽,残忍嗜杀,不择手段吗?”

    梁羽望向窗外,深深舒了口气,道:“欲成大事,有些事在所难免。若是瞻前顾后,就不能杀伐果断,那谈何争天下呢?”

    安庆宗激动道:“为人臣者,说出这句话,本就是大逆不道。这天下姓李,我等作为臣子,岂能不忠!”

    梁羽不以为然地道:“李家自作孽,大势已去,难道还要盲目愚忠,断送前程吗?”

    安庆宗笃定道:“为人臣者当怀仁义以事其君。忠就是忠,容不得丝毫怀疑。当为人臣者,却妄谈愚忠时,本就已经是一种不忠了。什么愚忠非忠,那不过是野心者的诡辩借口罢了!”

    梁羽慷慨激昂,斩钉截铁道:“即使不忠,又有何不可。天下兴亡,朝代更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外如是,此乃天意。变数法于自然,这天下凭什么就一定是李家的天下?曾几何时,还是刘家的天下,杨家的天下呢?忠诚,也要分是非对错。”

    安庆宗执着道:“我不愿与父亲同流合污,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知道一旦父亲起兵,一路征战,必然是行事魔征,无所不用其极,百姓万民在他眼中不过草芥而已。我和母亲都不忍看见这天下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所以才毅然选择进京的。父亲作为一方节度使,却不知忠君,实非大义。”

    梁羽笑道:“好笑,何为大义?天道无常,顺势而为才是大义。当年他李唐立国,有想过忠君二字吗?还不是顺势而为。今日李唐式微,天下有实力者奋起夺之,不过也是顺势而为而已。并没有对错之分,更谈不上忠不忠诚。”

    安庆宗摇头道:“致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难道这就是梁先生所追求的大义吗?”

    梁羽沉声道:“天下之所以陷入今日的局面,说到底是当权者所作所为的后果,我等只不过是添了一把火几根柴,烧得更旺一点而已。先乱而后治,乃天道之规律。这本身就是一种大义。”

    安庆宗惋惜道: “原本我还想劝说梁先生,看来是我痴心妄想了。”

    梁羽诚恳道:“公子有大才,讲仁德,即使安大人以非常手段得了天下,但将来你继承之,治理之,再造盛世,岂不是天下之幸?为何执着于眼前所谓的大义呢?一将功成万骨枯,公子这都还看不破吗?”

    安庆宗举手阻止梁羽继续往下说,决然道:“梁先生休要劝我了,你就当我执迷不悟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母亲常说,生而为人,当无愧于心。我等一生何其短暂,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粒尘埃,微不足道,应该珍惜眼前人。”

    梁羽叹息道:“公子真是深受康夫人影响呢。若是按公子所说,这历朝历代,有那一家配得上一个忠字,不都是取而代之吗。”

    此时,李嫚已经拿了茶具在书房外的廊道静静等候。她将茶具放置在廊道的栏杆上,倚着身子,抬头望月,若有所思。她长发低垂,发丝迎风飞扬,美得不可方物。

    安庆宗透过格窗看着她,露出了微笑,然后招手让她进来。李嫚将茶壶挂在炉子上烧水,然后静静地添茶,全程不出丝毫声音。

    看看茶壶冒出来的氤氲水汽,漂浮于上,如梦似幻,梁羽的心境忽然缓和宁静了许多。梁羽拱手恭敬道:“公子和郡主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天下如何也就无妨了。或许公子说得对,天下兴亡,相比于宇宙洪荒,也不过弹指一挥。”

    安庆宗点了点头道:“时代洪流,非我辈所能纵横。若先生能放下执着,也能潇洒自在。”

    梁羽摇头道:“我喜欢置身于洪流中的感觉。我要参与到这天下兴亡之中,哪怕只是一粒尘埃、一颗石子,也要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千层浪。”

    安庆宗表情没有丝毫波动,缓缓道:“先生果然非常人,只怕这天下真要被你搅得天翻地覆。若不是因为道不同,我想我和先生一定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梁羽知道想要说服安庆宗回范阳是绝无可能的了,此地也不宜久留,于是起身,拱手行礼道:“或许吧!但公子有没有想过,以公子您的敏感身份,若是不能掌握主动权,很可能会被这洪流淹没。一旦安大人真的起兵范阳,皇上首先就会杀了你们母子,以儆效尤。我只是善意提醒一下公子,别白白丢了性命。夜已深了,我就先回去了。”

    安庆宗忽然起身相送道:“梁先生明明有治世之才,为何却想要乱世呢?”

    梁羽向后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道:“你难道不觉得改朝换代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么?!”

    安庆宗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梁羽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他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梁羽话中的弦外之音。

    梁羽觉得安庆宗继承了康夫人的悲天悯人,却没有继承安禄山的雄心壮志。如果说安禄山是适合夺取天下的枭雄,那么安庆宗绝对是适合管理天下的明君。只可惜,安庆宗没有野心,所以他并不支持安禄山争夺天下。他深受其母亲康夫人那种独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497/7192214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497/7192214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