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末,我在海边种田 > 第15章 有粮就有人
    过了十来天,天气越发热了起来,土豆和山药的种粮都用光了,加起来种下了近五十亩地,就等着三个月后看收成了。

    二爷他们之前种下的冬麦还剩下六七十亩,也开始泛黄,过个大半个月就能收割了,看那长势,能收个六七十石就谢天谢地啦。

    最大的喜讯来自于杨建,他尝试着烧了几块半潮的砖,成品有些变形,但硬度杠杠滴。杨建跟顾瑜保证,等土坯晒干了,成品绝对没问题。

    于是,顾瑜大手一挥,都给我玩泥巴去。壮劳力挖河泥,其他人制坯、晒坯,玩得不亦乐乎。顾瑜心想,等你们新鲜劲过了,有你们哭的时候。

    顾瑜喊来二爷和杨建,准备就新建房子的选址、建造,开个小会。

    还没等顾瑜开口,就看到丁集方向一群人向村子行进了过来。所幸这边的树木都被二爷他们伐光了,要不然树木挡住视野,这群人到了村口才能被发现。

    顾瑜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随着流民越来越多,无主空地越来越少,他们这个小村庄迟早会被其他流民发现的,是福是祸就难说了。

    “抄家伙,跟我去村口。”顾瑜大喊一声,随手抓起根棍子就冲了过去。

    顾瑜赶到村口的时候,那群人差不多也到村口了。

    “止步!”顾瑜大喝道。

    村里的人陆陆续续赶了过来,对面的人群也停住了脚步,聚集在一起,双方在村口对峙起来。

    流民队伍有三四十号人,青壮就不下十来个,应该是长途跋涉而来,一个个衣裳褴褛,满面倦容。

    顾瑜从二牛手里夺过剔骨刀,心想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杀一儆百。要是对面的流民起了歹心,冲击村子,就凭他们四个男的估计凶多吉少。

    流民堆里一个看上去六七十岁的老翁拄着拐杖向前走了两步,微微欠身,“主人家莫慌,我等没有恶意,只想讨些吃食给老弱,拿了便走。”

    顾瑜也收了刀,叉手回了礼,“老丈恕罪,世道不太平,我等不得不有所提防。来者是客,管顿餐饭也是应有之义。只是不知道老丈从何而来,又去往哪里?”

    老翁回道:“我等从高邮来,黄巢部下秦宗衡攻扬州不克,便转攻高邮,高邮陷了。秦宗衡纵兵劫掠四乡,村里只逃出我们这些人来,一路躲避乱兵,只往偏僻的地方走,不想断了粮。小郎君能给点吃的,我等铭感五内。”

    灶上只有些野菜饼,顾瑜让小环拿来先给老弱妇幼分了,再去煮些粥来。老翁千恩万谢,直赞顾瑜乃当世孟尝。

    搬来两条板凳,请老翁坐了,互相通了姓名,老翁姓高,单名全。顾瑜问道:“不知高老丈接下来如何打算?”

    高老儿叹了口气,“我等断了粮,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也不成了,只能沿着海边继续南行,等到了静海看能不能找条活路。”

    顾瑜回到:“从此地到静海还有百余里呢,恐怕你等很难熬到啊。静海经历王郢之乱,现在百业凋零,连盐场都荒废了,到了恐怕也难有活计。”

    高老儿听着顾瑜话里话外的意思,心中一动,急忙起身,叉手行礼道:“请郎君收留我等,给口饭吃,我等做牛做马以报郎君。”

    二爷拉了拉顾瑜,附耳说道:“这伙人十来个青壮,收留了他们,只怕他们喧宾夺主啊。”

    顾瑜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怕呢,村里人手不足,不吸纳流民,根本无法发展起来。我看这些人还算淳朴,他们要是有歹心,前面那些村子估计就动手作孽了,哪至于断了粮。如今之计,也只能赌一把了。”

    两人嘀咕了一番,顾瑜对高老儿说道:“既然你等有意,便留下吧,我能管大家吃饱饭,不过活计有些辛苦。”

    高老儿听闻顾瑜收留他们,还能管饱饭,急忙喊众人聚拢过来,一起跪了下去:“谢过郎君活命之恩,我等皆是庄户人家出身,哪里会怕辛苦?但请郎君驱使!”

    众流民知道有了落脚地,再加上空气中飘来丝丝的粥香味,不少人恸哭出声。

    顾瑜等他们情绪发泄得七七八八,便领着他们进村去喝粥。二牛提着剔骨刀,作出一副凶狠的模样,看得顾瑜只想发笑。

    粥熬得差不多了,小环心善,多加了些米,粥浓稠得很。众流民自觉排队过去打粥,也不争不抢,顾瑜心中大定。

    趁着他们喝粥,顾瑜统计了一下,青壮有十三人,都拖家带口,没有孤身一人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645/7194728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645/7194728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