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末,我在海边种田 > 第37章 南通古称静海
    当天下工后的海陵城热闹非凡,顾氏商行门庭若市,大家都拿着筹争先恐后的换粮。顾瑜千金买马骨,基本都是发的二等筹,一等筹也发了一二十个。

    二三百号人手提粮食喜气洋洋的一边往家赶,一边宣扬着工地的饭如何如何丰盛美味。

    整个海陵城都在骚动不安中度过了一夜,负责征发的各坊里正家里都快被挤爆了,老百姓们体内的打工之魂被唤醒。

    余晨找到顾瑜,忧心忡忡:“当家的,这样下去,店铺里从王胖子家搞来的粮撑不过一个月的。”

    “明天你就遣人回庄子上拉粮,传话给二爷,留足庄子的口粮,其余的都陆续运来海陵。”

    “庄子上不用留些存粮以防万一吗?”

    “不用,挺不过这几年的乱世,存再多的粮都是为他人作嫁衣。把粮食用出去,做对我们有利的事。”

    余晨点点头,夹着裆去安排事情。

    第二天,砖窑厂一下子涌进了近千人,顾瑜和陆高不敢怠慢,打起精神来安置众人。

    下午时分,有衙役来请顾瑜,说虞县令回来了,让顾瑜去县衙一趟。

    顾瑜跟着衙役到了县衙,这次终于可以走正门……

    中厅,虞县令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笑着把文碟递给顾瑜:“顾县尉,你我以后要共事了,还望顾县尉多多指教。”

    顾瑜懒得配合他演:“虞县令有话就说吧,砖窑那边千余号人,我不放心。”

    虞县令笑道:“茅主薄跟我说了砖窑的事,顾县尉真正好手段啊。”

    看到顾瑜有些不耐烦……

    “我带着顾县尉给我的那个包袱去扬州办了三件事。第一件,当然是顾县尉的县尉告身。第二件,三日后有一批大牲畜送过来,你安排人接受一下。第三件,拿到了建城的批文,先建子城。”

    说完,端坐主座,捋着胡须,一副智珠在握的架势。

    顾瑜无奈:“你真棒!我去砖窑帮忙,你也别闲着,赶紧带人把城墙地址划出来。”

    也不等虞县令回答,火急火燎的赶回砖窑。

    虞县令望着他的背影,沉思片刻,先是微笑,接着开始纵声大笑。

    在海量粮食的刺激下,整个海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天城里很安静,基本看不到男人,男人不是在砖窑烧砖,就是在砌城墙。商户基本也都关门歇业的,因为……伙计都跑了……

    城外则热闹非凡,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光秃秃的地面被七月的骄阳暴晒着,一阵风吹过扬起一片尘土。

    几十个砖窑不间断的冒着浓烟,熏得到处雾蒙蒙的一片,数以万计的砖坯堆得到处都是,灰头土脸的民夫穿插在其中不停的忙碌着。

    城墙也开始动工,一丈有余的地基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将海陵的商业、居民区包裹了起来,无数的民夫正在一砖一砖的把城墙垒高,顾瑜的要求是三丈有余。

    然而提出要求的顾瑜此时却不在海陵,他正坐在沙洲的聚义厅里喝茶。

    主座的苏禾黑壮了不少,原本微微弓着的腰也变得挺直了起来。

    “顾大当家的请茶。苏某总算不负所托,静海到运河口的这段江面,现在我们可以说了算了。有了出尘道长送来的猛火油,就算高骈,钱谬的水师来了,我们也能拼上一拼。”

    顾瑜有些无语:“苏大哥,眼下还是低调点的好,能不惹他们还是尽量不惹吧。”

    苏禾笑道:“当家的放心,苏某也不是那狂傲之人,只是现在的日子有了盼头,表一下决心而已。当家的找我什么事?直说无妨,能办的办,办不了的想办法办!”

    顾瑜也不绕圈子:“再过几个月,海陵可能有兵祸,到时候想请苏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没有问题,不说别的,我家小还在海陵呢。到时候当家的让人来送个信,我等倾巢而去。”

    顾瑜松了口气,苏禾的本质没变就好,他穿过来后就这么几个朋友,不想失去。

    “苏大哥仗义!不过,苏大哥的家小还是早些接过来吧,我怕到时候照顾不上。”

    苏禾摇了摇手:“我信得过当家的,还想请当家的有空把我儿子苏成带着历练历练呢。”

    这是什么意思,质子吗?顾瑜有意回绝,转念一想,这样也好,省得两人互相猜忌……

    “行,我正好缺个亲随。我这里有一份新的清单,是我最近需要的东西,还麻烦苏大哥多多费心,替我奔波劳碌。”

    苏禾接过看了一眼:“当家的放心,现在找东西方便了很多,尽快给你找全。”

    顾瑜起身:“那我先走了,还要去盐场看看。徐博他们我得带走了,人手不足啊。外面的船上有百张弩,千余箭,苏大哥安排人搬一下吧。”

    苏禾大喜,立刻安排人去接手,自己则亲自送顾瑜去码头。

    到了码头,徐博等人已经集合完毕,开始登船。

    顾瑜眺望东海:“苏大哥,那边怎么说?”

    苏禾顺着他的眼神看去,叹了口气:“损了三条船,几十个弟兄。不过当家的放心,等找到大木,造了海船,我等继续去探。”

    顾瑜有些过意不去:“都是我的不是,害了兄弟们。苏大哥慢慢来吧,不要向东,扶桑那个穷地方我现在对它们没兴趣。沿着海岸线向北,开拓燕地和渤海的航线,我们卖他们丝绸粮食,买他们的马。”

    苏禾点点头:“这条航线倒是好跑些,我打听打听,应该有人能带我们走。”

    顾瑜叉手施礼:“有劳苏大哥,不过千万不要冒进,等有船了再走一趟不迟。”

    苏禾应承下来,弩箭也搬好了,顾瑜便起航去静海找蔡清风打球去……

    静海盐场,原来衰败的迹象已经找不到,灌满海水的盐田在夕阳的余晖中,金光闪闪,几堆熊熊燃烧的木柴上架着大铁锅正在熬盐。盐场的大门修缮整齐,“静海盐场”四个字的匾额也不再随风摇摆。

    蔡清风带着几个人在大门口迎接顾瑜,顾瑜有种很奇怪的感觉,看到蔡清风就想捉弄他一番……

    不等蔡清风开口,顾瑜上前几步,拉住蔡清风的手:“蔡老板,我生意黄了啊,求收留……”

    蔡清风又开始表演脸色变换的绝活,一会红,一会白,一会黑,看得顾瑜啧啧称奇。

    咬了咬牙,蔡清风开口道:“我只能再给你两份份额,以后你五我三苏大哥二。”

    顾瑜有些诧异,也有些感动,决定以后尽量不捉弄他……

    一把搂住蔡清风就往盐仓走:“跟你开个玩笑,份额你自己留着吧。我就是来借宿一宿,打听打听静海的情况,明天去静海城里。”

    蔡清风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要份额,什么都好说……

    安顿好徐博他们,蔡清风坐到顾瑜对面,开始解说静海形势。

    静海自从王郢祸乱之后,朝廷一直没有派遣官吏前来,这个地方太偏了。于是,静海成了一个贼窝,城头变幻大王旗,杀戮不断。再加上这边田地也是盐碱地为主,产出有限,渐渐变成了一个鬼城。

    二年前,一个叫徐楠的人占领了静海,自领县令,开始组织恢复生产,清剿城内盗匪,慢慢的静海也恢复了几分生气。只是他终究是自领的县令,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二来没有朝廷的钱粮支援,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混蛟王在时,他的政令都出不了城。

    顾瑜听他说完,心中有了数,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645/727888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645/727888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